孫超 薛嬌 劉寧
摘要: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農業的發展關乎我國各方面經濟的發展,隨著近年來在農業方面出現的問題,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綠色農業的指示,加強農業植保工作便顯得尤為重要?;诖?,本文首先介紹了農業植保的定義以及重要性,并進一步分析了農業植保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將農業植保工作真正落實到農業工作中去。
關鍵詞:農業;植保;綠色
前言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的急速發展,農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而農業發展與自然環境和病蟲災害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加之近些年由于市場出現惡性競爭,人們在土地上大量施用化學肥料,直接影響了人民的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因此我國引入了植保這一方法,利用科技方法科學種植,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從而增強土地使用率,達到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這符合當今的發展觀念,因此植保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一、中國農業現狀分析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于農村農業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有利于發現農業發展的問題,及時調整農業發展方向,更好地加強農業植保工作。
1.可利用資源人均面積少
我國可利用的農業資源在農業發展中占比較高,但是人均使用面積較少,近年來,個別地區由于過度開采造成湖泊斷流,導致地平面下降等后果,進一步導致農業發展困難。
2.土壤肥力破壞
古往今來,農業種植一直是民生重要的內容之一。古時人們多采用自家產肥和土木灰炭來增加土壤肥力;現今人們運用各種科技手段生產出化肥等化學肥料,雖然達到了增產創收的效果,但是卻因長時間的化肥施用使土壤肥力遭到侵蝕,從長遠來看,不利于百年后農作物的發展。
3.自然災害頻發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相對較好,基本解決了農作物單一、農產品下降的問題,但是利弊相對,物極必反,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也對農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水土流失、泥石流、植被覆蓋率低等問題開始陸續出現,這對農業發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
二、農業植保工作的定義和重要性
(一)農業植保工作的定義
農業植保工作是指根據每個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及各自特點對農作物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和保護,從而保障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健康生長。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健全農業發展系統,將農業效益進行系統的分析,并運用電腦技術對其進行計算和分析,以達到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目的。
植保即植物保護,隨著經濟的發展,在農業發展中越來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農業植保工作的重要性
1.增加農作物產量
社會發展有其兩面性,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農作物多次面臨著病蟲害的破壞,自然災害的頻頻發生,導致農作物減產,質量低下,損失嚴重。因此,農業植保工作可以結合農作物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大大減少了病蟲災害,增加農作物產量。
2.提高農作物質量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加之自然災害頻發,有些黑心商人為了增產創收,不惜在農作物上大費周章,進行大量農藥的噴灑,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加強農業植保工作,有利于綠色種植,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進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3.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植保工作是根據農作物特點進行科學種植,是一種綠色健康的植物保護方式。多年之前,我國曾大力提倡毀林開荒,造成如今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植被受損嚴重。此種植保方式有利于綠色種植,保護植被不受損害,提高土地養分,從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農業植保工作的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并指出“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因此質量和綠色應成為農業發展的總基調。在農業發展上,我們要緊跟習總書記的指示,重點推進農業植保工作,促進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一,應提高農民的植保意識。農業發展靠農民,農民是習近平“三農問題”的關鍵,農民普遍存在著教育水平較低、綠色意識不強的特點。由于農民只有通過土地進行創收,因此大量的農民依然存在著開荒毀林,提高種植率的思想,導致社會上存在著毀林開荒的社會現狀,極大地破壞了綠色植被的覆蓋率,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采取措施提高農民的綠色植保意識,如通過下鄉宣講、舉辦講解座談會等活動,讓農民了解到綠色植保的優勢以及為農民個人創造的好處,以及對于千秋萬代的影響,從而提高農民們的自主意識,使其主動進行綠色植保工作,并主動學習植保的技術,更加有效地促進農業植保工作的進行。
第二,應加強植保技術的學習。通過不斷地講解與宣講活動,使農民了解了植保的優勢,提高其自主意識,但是若農民尚不能正確合理地使用植保技術,依然會對農業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國家應選擇一些優秀的農業技術方面的專家學者,親自下到農村進行教學,幫助農民進一步正確地掌握農業植保技術,合理高效地使用此技術來提高農作物產量與質量,促進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第三,應提高植保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在農業植保工作中,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及時進行對該類人才的培訓,農業工作只有輔以一定的技術指導,才會實現質的飛躍發展。資料顯示,某地曾對當地農民進行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曾有32戶農民較少地施用化肥農藥,而這32戶中有28戶曾受到過專業人士的指導,并且有些農戶的農作物產量也要高于平均玉米產量??梢娍萍既藛T的重要性。因此,不僅農民要掌握農業植保技術,農業的發展更需要有更為專業的植保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隨時觀察植保工作的進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植保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更好地保護農作物,為農民創設收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第四,合理進行農藥和肥料的使用。自古以來,農作物的生產離不開農藥和肥料的使用,但過度使用對農作物會造成嚴重影響,雖會短期內創收,但卻不是長久之計,是農業植保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大量使用農藥和肥料,不但有損農作物的質量,而且會在土地和水源方面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并使農作物的農藥殘留量過高。所以,為了更有利于農業植保工作的展開,應對農民在植保技術方面加強指導,幫助農民科學高效地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從而促進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因此,在農民方面,應從思想意識這一源頭入手,提高思想意識,提高技術能力。在專業人員方面,應提高專業人員的綠色植保的專業知識能力,及時給農民提供科學合理的植保建議,合理使用肥料和農藥,統籌高效,促進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金山銀山”的盛況。
總結
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它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的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因此,農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現如今,植保工作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建設,雖然仍存在許多不足,但是加強農業植保工作,就能保證我國農產品的產量,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也是促進我國農業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蘇慧俠.加強農業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及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6(3):29-30.
[2]潘有勝.加強農業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江西農業,2017(12):34.
[3]張愛香.試論農業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及措施[J].農技服務,2017,34(8):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