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賢會

國務院《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實施一年多來,從全國各地看,改革順利推進,各地政企分開有序實施,實現了食鹽跨區經營,食鹽價格市場化,取消了工業鹽進入市場的各類限制,改革食鹽儲備體系,增加了食鹽儲量,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但在看到大好形勢的同時,仍有少數鹽業公司沒有吃透“鹽改”方案精神,特別是部分縣區鹽業公司,他們在改革中感到困惑、焦躁,甚至產生埋怨。從事鹽業經營的部分職工覺得食鹽市場已經完全放開,“食鹽專營”是句假話,對企業的前途悲觀失望,對“鹽改”政策表示不滿。從事鹽業管理的職工覺得鹽務局的鹽政執法和食鹽化驗兩項最重要職能移交出去了,鹽務局沒有實質權利,加之新的鹽業法律法規尚未修訂出臺,也不敢大膽監管,也有部分鹽業監管部門繼續抱著原來的鹽業法律法規進行執法,存在亂作為現象。還有極少數人仍然沒有從計劃經濟的藩籬中走出來,錢要拿、活不干、“要死一起死”……
這些思想和現象充分說明一些基層鹽業部門至今還沒有全面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鹽改”精神,仍處在鹽業改革轉型的陣痛期。因此,基層鹽業部門應該盡快轉變思想觀念,認真學習落實“鹽改”精神,克難奮進、開拓創新,努力做好新時期的鹽業改革工作,譜寫無愧于新時期的“鹽”文章。
新時期鹽業改革的核心是“完善食鹽專營,釋放市場活力”。國務院《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規定本次改革是:“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確保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為核心,在堅持食鹽專營制度基礎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依法治鹽,創新管理方式,健全食鹽儲備,嚴格市場監管,建立公平競爭、監管到位的市場環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逐步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鹽業管理體制”。其基本原則是“突出食鹽安全、釋放市場活力、注重統籌兼顧、堅持依法治鹽”。 通過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準運證,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讓更多的企業加入銷售市場,食鹽流通領域的壟斷被打破,鹽業管理部門應對食鹽的生產、銷售過程進行監督,讓食鹽整個流通過程更具安全性,使得食鹽管理相關辦法和食品安全法能夠較好地銜接,目的是實現鹽業資源有效配置,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這對鹽業企業發展來說是長期利好。
面對鹽業體制改革的新形勢,基層鹽業部門究竟該如何做好鹽業工作?如何在殘酷的競爭中做好鹽業市場經營管理,確保平穩過渡?筆者認為,鹽業體制改革對基層鹽業經營部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于監管部門同樣如此。我們基層鹽業部門應該有信心、有能力做好新時期鹽業工作。
一是要認清形勢,轉變思想,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鹽業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涉及利益調整,帶有不確定性和一定風險,面臨的阻力不少。縣區鹽業部門如果還固步自封消極等待,對改革面遲疑不前,必將被市場拋棄。為此,我們必須立即從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中走出來,學習掌握市場經營知識和方法,靈活運用,積極投身到當前的市場經濟中來,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用我們的智慧、毅力和能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適應新常態,打贏攻堅戰。
二是鹽業經營部門要結合實際,提高核心競爭力。基層縣區鹽業公司直接面對的是終端市場和消費者。當前,行業形勢嚴峻,前有生產廠家自建渠道圍追,后有當地食鹽經銷大戶堵截,還有相鄰縣區鹽業公司的競爭,縣區鹽業公司原來獨占的食鹽市場多被蠶食、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經濟效益迅速縮水,部分底子較差的基層鹽業公司面臨生存危機。在殘酷的市場爭奪戰中,縣區鹽業公司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與發展,關鍵取決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決策、人才、品牌、銷售等方面,只有勇于創新,不斷改革,提高能力、提升素質,努力做強做大自己,基層鹽業公司才能抓住機遇、實現轉型,才能不被激烈的競爭淘汰,走上良性發展的健康軌道。
三是做好集中用餐單位食鹽安全管理工作。集體用餐單位是食鹽供應和安全管理的重點,只要做好這些人群用鹽管理工作,就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基層鹽業管理部門要對集中用餐單位開展摸底調查和風險排查,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動作快,并要求各集中用餐單位從具有食鹽批發資質的鹽業公司購進食鹽,簽訂《食鹽安全配送管理協議》。對供餐人數500人以上的集中用餐單位要求配備食鹽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食鹽安全責任制,建立落實食鹽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食鹽安全自查。集中用鹽單位食堂必須保留食鹽配送票據和質量檢驗證明,確保食鹽來源可追溯、質量有保障,從而有效防控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確保群眾舌尖上的食鹽安全的同時保障了基層鹽業企業效益。
四是推進整合,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有條件的鹽業經營部門,可以推進市、縣、區整合,實現產銷一體化。本次鹽業體制改革,實際上是為原來的鹽業市場引入了競爭的機制,特別是對實力強大的鹽業生產企業來講是一個利好消息。在這種情況下,鹽業生產企業在發展鹽業科技和降低食鹽成本方面將更加積極,并且會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因此,這次改革后,鹽行業會經歷一輪洗牌,一些產銷一體、跨區域經營、具有資源品牌技術優勢的大企業會脫穎而出,基層區縣鹽業部門一定要抓住這次整合機遇,實現各自單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是鹽業管理部門要盡職盡責,發揮應有作用。面對鹽行業的嚴峻形勢,鹽業管理部門一方面要理順經營管理思路,做好政企分開工作和員工思想工作,維護內部安定團結,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另一方面要做好食鹽專營管理工作,執行國家和省市相關鹽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負責食鹽市場供應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食鹽儲備和供給管理,建立全區食鹽電子追溯體系,開展“安全用鹽”、“科學補碘”知識的宣傳教育,協助有關部門建立食鹽市場價格監管預警機制,協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食鹽質量,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轄區食鹽經營單位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找準工作重心,發揮基層鹽業管理部門應有的職責。
六是做好人員安置,確保社會穩定。這次“鹽改”對那些底子差、包袱重、轉型慢的基層鹽業企業無疑是重磅一擊,有些市縣區鹽業企業甚至會面臨倒閉破產。所以,特別困難的基層鹽業企業要利用這次“鹽改”之機,向政府和人社等部門反映實際情況,爭取政策支持,做好職工安置,避免產生大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