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話說 我要上經視》傳播模式初探"/>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鄒文欣 浙江省衢州廣電傳媒集團
社區作為城市最基層一級組織,也是新聞資源集中的地方。社區里發生的各種瑣細小事,是新聞的富礦。只要以適當的方式將它們呈現出來,就能使新聞更加貼近百姓生活,使節目更加具有鮮活魅力。
衢州廣電傳媒集團電視經濟信息頻道于2016年9月在《經視新聞》中開設社區新聞板塊《社區有話說》,對社區里的新風新貌、愛心故事、文明達人、絕活能人等進行深入挖掘報道。為增加節目可看性,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記錄社區的新發展新變化,讓更多的人參與文明城市創建,2017年6月節目改版,增加了特別板塊《我要上經視》:邀請社區居民當主持人,通過居民的視角來講述社區發展變遷中的大事小事新鮮事。新聞記者隱身其后,樂當“巷子記者”“百姓記者”,把“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很好地結合起來,在新聞內容和形式上充分反映群眾的需要和特點。節目改版以來,已累計播出100余篇,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一是重現場,增強社區小事可看性。2017年,衢州市區不少社區都開設了綠色銀行,如果采用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這將是一條“淡然無味”的短消息。但在《社區有話說 我要上經視:社區居民董師傅帶您逛綠色銀行》中,荷花街道朝陽社區環保達人董師傅帶著記者進行了體驗式報道,展示了他用“垃圾”兌換生活用品的日常小事,非常直觀、生動地告訴大家進入綠色銀行如何操作,有什么好處。
再如坊門街社區的垃圾再生館,如果要把市民如何用垃圾兌換物品、館內有何亮點都“寫”清楚,篇幅會過長,觀眾也看不住。在《社區有話說 我要上經視:坊門街社區 一站式服務讓垃圾回收更便捷》報道中,通過垃圾再生館工作人員現場描述,僅用三分鐘,不僅將上門回收、館內兌換以及館內兩個垃圾再分揀主題展區等內容說清楚了,而且通過描述,觀眾也了解到了記者常規采訪不太會注意到的有意思的細節:主題展區一本《制圖字體》,是70年代做黑板報用的字體;廢舊瓶罐是如何變成花盆等藝術品的等等。
二是強互動,擴大節目傳播面。現在的電視觀眾不再滿足你播我看,更希望媒體能成為自己發表意見、展示主張的窗口和平臺,實現其強烈的“表現欲”。過去電視節目與觀眾互動往往局限于表面,如公布熱線電話、信箱、微博微信等征集新聞線索,獲取意見建議。《我要上經視》則是更高意義上的互動,讓互動滲透到信息加工、節目編排中,讓觀眾真正參與到節目內容的制作和播出中。節目好的創意、好的作品,也非常適合進行網絡微信傳播,這些社區的播報達人也很樂于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參與制作的節目,許多節目播出后都在新媒體上有較高的閱讀量和轉發量。
三是接地氣,提升新聞關注度。根據新聞接近性原則,人們最為關注的其實是眼皮底下的事情,或者說與他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在電視中看到熟悉的人在播報和自己相關的事,能夠讓社區其他居民產生興趣,并覺得新聞離他們更近、更親切了。而且這樣的節目創意,在激烈的電視節目競爭中獨樹一幟,有著自己的個性魅力。
這樣的電視節目形式也受到不少街道、社區的歡迎,為節目的收視聚攏了一批忠實觀眾,夯實了社區層面的宣傳陣地。
一是鍛煉了挖掘新聞的能力。做社區新聞,要求記者勤于與社區居民溝通,積極主動尋找具備新聞價值的新聞源;同時又要求記者具有見微知著的能力,從看似平常的現象中發現具有價值的新聞,從細小的新聞線索中看出其對居民的影響,從發生在一個社區的偶然事件中看出必然性。
2017年7月,坊門街社區的草根藝人向觀眾展示了教社區居民利用家里廢舊布料制作布貼畫。這種廢物利用行為對小區的居民來說很實用。這條新聞給記者的觸動很大,記者由此想到別的小區有沒有這樣的手工藝達人,于是進行了聯系,各社區踴躍報名,在《我要上經視》中,展示他們的廢舊物品循環利用小妙招。
二是鍛煉了新聞策劃能力。社區新聞的線索可能是豐富多彩的,但也可能是雜亂無章的。怎樣把一個看似“雞毛蒜皮”的小活動做得出彩,特別是以群眾參與的形式進行報道,保證群眾出鏡詞的精彩,出鏡狀態符合節目需求,采訪問出意想不到的點睛之語,這些都需要記者進行事先策劃、溝通和啟發。
今年元宵節,花園街道安裝社區組織了鬧元宵活動,記者選定一位氣質形象頗佳的社區干部,整個報道幾乎都在他的現場描述中進行,在他淡定從容、流暢的介紹下,觀眾被“帶入”活動現場,和大家一起“體會”猜燈謎的樂趣、吃元宵的幸福。最后一位居民的采訪令人印象深刻,他說“老年人能過上兒女安康、鄰里和睦的日子就是幸福”,給整篇新聞增色不少。
三是鍛煉了新聞采編業務能力。《我要上經視》報道模式,要求記者必須具備采、寫、編、攝、播的綜合能力。文字記者作為一期節目的主策劃人,必須擴大自己的業務范圍,成為多面手,才能統籌完成這一期的采編任務;而攝像記者面對“群眾記者”,也必須要有編導的意識,才能帶著他(她)組織好畫面,順利完成拍攝任務。
一是社區宣傳積極性得到增強。近一年時間,一些社區頻頻在電視熒屏亮相,進一步提升了社區形象,也為其他社區提供了參考。衢州經視建立的“社區有話說”微信通聯群,從最初十幾人發展到目前的近八十人,城區的所有社區通訊員都加入到群中。通過一年多的磨合,部分社區通訊員也從毫無頭緒、無從報題,到大體知曉新聞規律,練就了發現新聞的“慧眼”,懂得了怎樣去放大一個看似普通的消息,挖掘事件背后的新聞價值。這種能力的提升,不僅促進了欄目報道質量的提升,也促進了社區自身宣傳工作的提升。
二是社區群眾露臉成了草根明星。《我要上經視》板塊開播后,不少群眾成了社區代言人,在電視熒屏頻頻露臉,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驚喜、新鮮又自豪的事,他們也因此成了觀眾羨慕的草根明星。如在采編團隊的策劃編導下,花園街道安裝社區的通訊員楊芳菲、方靚幾次將社區服務群眾的活動,以個人出像、采訪的模式流暢地串聯下來,把一個小小的社區活動,做成鮮活的現場新聞。紫荊社區小朋友李昕南小小年紀不怯場,和記者一起順利完成創建文明城市社區小小志愿者在行動的報道……不同年齡段的群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只要敢想、努力做,看似遙不可及的新聞工作,自己也能做得很好,從而增強了他們做其他工作的自信心。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社區有話說》欄目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頻道全體采編人員在今后的采制中不斷改進提升。
從報道題材分析,很多社區希望在電視上多露臉,但又缺乏發現社區新聞的能力,一些講座、培訓成了報道內容,削弱了新聞可看性。因此今后需要記者多與社區通訊員溝通,邁開腿,多往社區跑,與社區群眾打成一片,利用自己的經驗,幫助社區通訊員挖掘社區亮點,做好策劃編導,多出鮮活作品。
目前大部分記者對報道形式、報道樣式已掌握,但仍有個別記者能力有待提高,說明前期缺乏策劃,出現了“斷片”現象。
應該說目前部分社區通訊員在報題、參與策劃方面已有了一定經驗,但想成為個中高手,不論是在尋找新聞線索,還是“上經視”成為出鏡記者,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欄目部也計劃在今年舉辦兩次社區新聞評比,邀請社區通訊員參與,并且通過評比舉行新聞策劃培訓,進一步提高社區新聞宣傳水平,同時也希望能多成就幾個社區“新聞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