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山西省晉城廣播電視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加,國內電視臺就開辦了一些真人秀調解節目,這些節目在社會上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應,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調解類節目一般是在黃金時段播出的,所以,相關負責人應該意識到這類節目對于社會輿論的影響力。因此,有必要對這類節目的發展方向,進行相應的探討。
調解類節目作為一種創新性的節目形式,一方面通過真實的人物為大眾提供一種真實的感受。另一方面,也以真實的案例為內容,對受眾進行一定的法律教育。為此,調解類節目具有法制宣傳的意義,也可以將其看作是宣傳的一種方式,調解人員一定要滿懷期待,勇于在溝通中促成和解。而在電視節目上所傳播的調解案例,傳播的范圍更廣,更具有輿論引導力。所以,節目編導也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促進調解類節目的長遠發展。
在信息化時代下,大眾傳媒占據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它的傳播能力以及具備的影響力不容忽視。而調解類的節目編導制作的每一單節目,最后都是要呈現給觀眾的,并向大眾傳遞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將社會輿論引去一個正確的方向。因此,要對節目的質量作出一個客觀的評價,并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集合,充分發揮出每一個環節的優勢,這樣才能獲得一個理想化的社會效果。
媒體倫理,這是調解類節目受爭議最多的一項問題,也是電視媒體應該關注的主要問題。現階段,部分調解類節目僅僅是一味的模仿和復制,并將核心點放置在收視率上,只為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雖然在市場環境下,受到資本商業的影響,這類節目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其仍然作為電視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何在節目中凸顯人文關懷,才是這類節目應該考慮的主要問題。因此,調解類節目編導要想傳遞一個正面性的價值觀念,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就必須要實現節目價值最大化,才能提升大眾的關注度,增強節目的生命力。
2016年,晉城廣播電視臺推出了調解類節目《調解現場》,欄目和晉城市司法局合作,將電視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功能相結合,從基層司法所、律師事務所、街道(社區)選拔熱心、公正、敢于直言的司法從業人員擔任調解員,以調解社會矛盾,化解人民群眾的關系為主,每一期都會深入現場、調查了解當事人的矛盾,然后由調解員和律師以及心理咨詢師進行引導調解。節目雖然開播時間不長,但是欄目的收視率和收視份額不斷攀升,已經成為了晉城地區的一檔王牌欄目。這項節目的成功之處在于,促進了人和人之間和諧相處,也體現了當下主流媒體的文化追求。從節目開播以來,調解的成功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大部分都是家庭矛盾,利用電視臺,實現了人文關懷的同時,也引導了一個正確的社會輿論,傳承了我國優秀的文化。節目在播出之后,讓大眾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受到教育,進而自覺的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讓人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減少那些不必要糾紛,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電視媒體在大眾文化傳播中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當大眾文化在吸收和借鑒先進文化的時候,也應該維護自身的傳統文化。所以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媒體應該作為文化的傳承,為振興民族文化做出相應的貢獻。因此,調解類節目編導在制作節目的時候,要不斷地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主動的去學習和接受新事物。擁有一個大局觀念,以一個開闊性的事業去策劃文化,讓調解類案件也能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
例如晉城廣播電視臺的《調解現場》,在欄目的定位上,則是以服務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設為基礎,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輿論的支持與導向。其目的在于弘揚人和人之間的愛情、友情和親情,還原了人們真實的情感經歷。同時該項欄目還凸顯了法律服務的特點,在節目中以真實的案例,宣傳法律知識,真正的做到了以理服人,常常為了讓雙方當事人都滿意,一個糾紛要調解半年之久。同國內部分情感調解類節目相比,《調解現場》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節目編導在創新的基礎上,摒棄掉了傳統的演播廳,在節目中充分體現了熱心幫忙的欄目態度,以此來突出現場的調解功能對于事件的推動作用。在整期節目中,不僅了解調查的事件發生的經過,更為事件發展提供了一條特殊的線索,借助電視平臺,普及了法律知識,也為當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調解類節目中,節目編導應該重視節目的制作水平,在節目的選題上,盡量選擇那些有社會價值,且大眾更為關注的話題,多制作一些既貼近現實,又能正確引導社會文化發展方向的節目。調解工作即便不能立即解決當事人的困難,也應該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引導他們早日走出困境,而觀眾也能從中受益,找到合適的調解方式,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晉城廣播電視臺《調解現場》欄目中播出是《仨兄弟的糾紛》,這一期節目講述的是三個兄弟在父親去世之后,為父親工資本上顯示的收入和消費情況發生了的口角和矛盾,他們相互猜忌對方冒取了父親的錢。選擇這個題材之后,編導和調解員就深入現場,看到他們三兄弟從小生活的院子叫孝悌院,而且通過調查他們的親戚、鄰居,得知他們的父親在當地是一位老校長,而且還是十里八鄉都很有名大孝子,并且還得知他們三兄弟從小居住的老院子就叫孝悌院,父親對他們三個兄弟的要求非常的嚴格,收集到這些信息之后,節目將孝悌和親情做為了節目的主旨,經過調解,最終三個兄弟都認識到了各自的錯誤,握手言和,表示今后一定要互相寬容、和睦相處,將父親的孝悌精神傳揚下去。這一期節目看似是調解了仨兄弟之間的糾紛,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大眾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利益和親情之間的關系,不要因為利益而忽視掉親情。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大眾能夠遵循主流的價值觀念,而不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
編導在制作調解類節目的時候,應該加強自身的職業意識,在面對物質誘惑和社會壓力的時候,一定要抵制那些低級和粗俗的節目,始終堅守自身的職業素養,向社會塑造一個正能量的形象。同時,節目編導在選題上,不能一昧的去迎合觀眾,注重收視率,也要讓媒體文化發揮出真正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