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在這個急于表達的時代,動畫創作借助新媒體技術廣泛蓬勃地發展起來,一方面動畫創作可以在新媒體環境下與各種電影、廣告與自媒體創作需要相結合,另一方面動畫創作表現出極大的獨特性與直觀性的特征。
動畫創作具有直觀表現和抒發情感的作用,它包括了造型、聲音與攝影等藝術的基本形式,可以在一定的視聽語言藝術的基礎上展示出更具有想象力、表現力的畫面,從而賦予動畫作品極大的生命性特征。動畫作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在戲劇藝術、造型藝術與電影語文藝術基礎上的構建活動。
動畫創作具有風格多樣的特征,動畫創作可以進行豐富的藝術形象塑造,可以在題材選擇主題多樣、風格多樣的特點上更好地展示民族的審美取向,實現綜合性、直觀性、全面性的文化展示,從而滿足人們對動畫時代性與當代性藝術的需求,更好地體現動畫作品的財富意義與價值。
自媒體環境下的動畫創作有較強的傳播性特征,動畫創作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方向發展體現出更強勁的生命力,并且逐步地形成了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動畫作品的可以更好地體現溝通、關聯與多樣化的傳播效果。首先,新媒體環境下的動畫作品的表現力與準確性有了更大的提高,動畫作品可以給人極大的視覺沖擊力,動畫作品可以在傳播的過程中開辟更多的渠道,一些電視或影視媒體的動畫創作可以實現全方位立體性的傳播,動畫創傷可以更好地打破傳統的時間與空間方面的限制,基于新媒體的動畫創作可以更好地實現作者與受眾的有效互動。其次,動畫藝術作品可以運用形象化的方式進行創作,可以為受眾提供一個客觀感受對象的可能性,可以使每個個體對動畫作品都有一定的話語權。動畫作品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快速地進行傳遞,從而形成極大的影響力。第三,動畫藝術作品的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觀眾可以及時地對動畫作品進行反饋,還可以運用投票與測評的方法讓作者根據觀眾的意愿對動畫作品進行改編,從而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心理需要,達到及時進行網絡溝通,有效圍繞動畫作品實現情感互動目標。
基于新媒體的動畫作品可以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可以突破主客體之間的限制,可以促進受眾打開全部器官進行聆聽,從而獲得完美的視聽體驗。尤其是在虛擬現實技術的輔助下,基于新媒體的動畫作品可以提高人們對動畫作品的感知力,人們可以在各種VR眼鏡、數字頭盔、數據手套的基礎上參與到動畫作品當中,例如,動畫作品可以出現在一片真實性較強的草原上,或者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芳香的效果,也可以讓受眾在動作場景中真正地感受子彈擦身而過,可以更好地增加受眾對動畫作品的體驗感。動畫作品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可以給受眾帶來別樣的情感體驗,都可以讓受眾與動畫作品做出交互性的反映,從而在動畫作品的輔助下激發受眾豐富的想象力,達到不斷加深動畫探索、提高創作水平,以及滿足動畫藝術發展與探究的現實需要。一方面動畫作品來源于現實,借助動畫人物實現了娛樂、體驗與互動功能。另一方面新媒體環境下的動畫合作可以提高動畫藝術的表現力,可以在賦予其獨特情感特征的基礎上,實現受眾對動畫的情感共鳴。
新媒體環境下的動畫創作還有具有較好的構想性特征?,F代動畫作品可以自由的進行古今穿梭,現代動畫作品已經從以往的形象向著神似的方向快速發展。動畫作品更注重傳遞獨特的精神內涵,強調根據觀眾的心理與思想需求進行動畫作品的溝想,從而讓學生在流行性的文化傳播中豐富創作題材,更好地迎合觀眾喜好,達到滿足時代需要,產生多種動畫語言的效果。基于新媒體的動畫創作更好地拓展和完善了流行文化的發展空間。
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支撐下,自媒體平臺的動畫創作變得更加簡單方便,動畫創作的專業技術性雖然不斷增強,但是動畫創作得到了極大普及擴展。基于3DMAX軟件,可以在模塊化的動畫創作理論下實現動畫作品的優質呈現。首先,多元化建模方式。各種虛擬軟件為動畫創作搭建了多個有效的直觀性操作平臺,作者可以根據自主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動畫創作與資源開發。動畫創作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建模方式,從而可以更好地用動畫元素對事物進行雕琢。其次,虛擬軟件具有較強的操作識別性,動畫作品可以在現代自媒體環境下進行格式轉換,使得動畫模式可以被廣泛識別。動畫的位置、尺寸等都發生了變化,因此可以進行有效的動畫作品設置。第三,作者根據個性化的需要進行細致全面地測試,可以對各種屬性進行添加修改,從而達到完善具體屬性的目標。第四,為了更好地豐富動畫作品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還要進行必要的動畫渲染,注重在基本動畫形象定形的基礎上根據作者的情感需要進行必要的視覺與聲音優化,在場景渲染的基礎上實現背景、氛圍的改進,從而滿足提高動畫作品體能性和交互性效果。
新媒體背景下的動畫創作更注重在新型技術的支撐下實現動畫藝術與動畫技術的結合,注重運用數字化的技術手段通過數字手繪與電子捕捉技術的運用,從而在多樣化的領域實現動畫創作的廣泛應用與綜合實施。目前,互聯網自媒體環境下的動畫創作已經可以廣泛的應用于手機、游戲、演示動畫領域。首先,動畫創作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與游戲公司的可玩性體驗的結合,強調動畫有效地融入移動設備。例如,在體感電子游戲中可以讓玩家親身感受動畫世界的肢體觸碰,因此可以突破游戲單純的手柄按鍵限制。動畫與游戲結合已經成為重要應用方向,并且有著廣闊應用空間,可以在VR等虛擬技術輔助下實現體驗升級。其次,動畫還可以與多種廣告品牌、社會媒體網絡等結合,可以在多種媒體廣告上實現商業營銷目標,從而體現形式多樣、有觀賞性、互動性強的廣告畫面效果。第三,動畫還可以達到與交互設計融合的目標,可以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下借助新媒體實現手機頁面的滑屏動畫、互動媒體動畫,以及手勢感應、語音識別功能,從而實現人機交往效果,更好地滿足交互體驗需要。
在新媒體背景下動畫創作越來越注重沖突傳統題材、材質、技術方面的限制,動畫可以用于表現不同物質形、不同材料、不同光澤紋理的形象理念。動畫可以在新媒體環境下營造出木頭、黏土、油彩、玻璃等多種材質的特征。在自媒體環境下的動畫還可以實現對傳統文化藝術形象的有效移植和復制。首先,在現代自媒體環境下的動畫創作更有寫實造型的風格特征,可以在現代光色原理的應用下提高動畫作品的直觀性和通俗感,可以在簡明的風格特征下實現動畫與各種商品形象的結合,從而達到直觀化呈現,能夠根據主題需要實現有效內容表現的目標。其次,動畫還可以在自媒體環境下實現夸張變形的效果,動畫可以用來進行強化與概括自媒體的多重設計。基于新媒體的動畫資源可以更好地實現變形、概括、夸張、扭曲等多種藝術呈現,從而形成靜態與動態動畫的有機結合,在各種錯位、組合、嫁接技術實現運動變化效果。
新媒體時代的動畫創作應當在先進技術支持下實現動畫作品精神與文化層面的多元追求,并且實現動畫作品從簡單到復雜的有效創作,更可以體現動畫作品的交互性特征,在虛擬現實技術上展示動畫創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