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河北 石家莊 050031)
2018年河北經濟生活頻道進行了兩次大幅調改,索福瑞數據顯示,收視出現較大波動。作為省內首屈一指的地面電視平臺,河北經視的兩次調整及之后的收視走勢,為省內業內人員關注,現就編排中的利弊得失,與大家討論。
首輪調改后的前四個月,經視晚間重要時段同比省網份額下滑42%,市網份額下降31%,在頻道到達率和忠實度上也基本呈現下降態勢,對頻道收視造成的損失較大,未達到改版效果。
這次調整體現出對編排重要節點,新節目設置方向的主觀預判過強,對競爭平臺和收視觀眾的客觀調研不足。
(1) 節目設置大而全,頻道特色不夠鮮明。新版編排設置十檔日播節目(含引進)及三檔周播節目,節目內容在原有民生新聞、情感、綜藝娛樂的基礎上,增加了兒童秀、養生、財經、益智、婚戀的主題。多種類型節目同時上線,湮沒了頻道多年形成的民生特色,稀釋了既有品牌,造成原有受眾分流。
(2) 節目銜接不流暢,觀眾黏性逐層削弱。經視在20:00到23:00時間段順序安排為一集劇場及四檔新上節目《開心有方》《健康朋友圈》《今日財經》《家有喜事》。這幾個版塊中,有播出時間與受眾錯位的問題,如綜藝兒童秀《開心有方》在晚8點播出時主要受眾少兒群體多在寫作業或準備休息。也有內容缺乏勾連,觀眾群互不相關的情況,如劇場與《開心有方》的接檔,《健康朋友圈》與《今日財經》的銜接都不能達到觀眾的順流,削減受眾黏性。
(3) 黃金檔劇場壓縮自辦節目支撐乏力。新上節目外,經視在編排上的一個重要動作是減少電視劇的播出比例,黃金檔劇場只設置兩集體量,用節目填充20:30分之后的空檔。其初衷是降低劇場成本,增加廣告時段,以貼地氣的自辦節目提升收視和創收,弊端是改變了觀眾五年來的劇場收視習慣,新節目甫一上線就被迫面對各大衛視黃金時段劇場(此時段衛視均在播劇),收視被壓制在所難免。
今年5月經視再次對編排做出調整,此時頻道收視已至近幾年的低谷。4月末的調改可以說是上次改版的修正,首先頻道將電視劇恢復黃金檔劇場三集連播的體量,播出時間為晚間19:30至21:40。其次解組晚間檔新節目群,將形成晚間檔收視低谷的幾檔節目拆分,分別調整時段。《開心有方》由原20:30提前至19:00播出。《健康朋友圈》調整為一周雙播,播出時間段為17:30。《今日財經》《家有喜事》保持開播時間21:40,播出順序不變。
二輪調整后,省網整體收視回暖,幾項調整指標全部飄紅,但市網表現不如人意,收視貢獻最大的19:00至21:00時段過于低迷,前期黃金時間丟失的觀眾未能像省網一樣快速回流。
從經視的兩次改版中,可以看到,頻道編排的調整應著眼于“改不足,保優勢”,要考慮現有受眾的接續,新版編排與舊有編排的關系不應是全盤推倒,重新再造。
頻道設置應著眼于專業化,摒棄大綜合的思想。河北經視成熟品牌民生資訊類節目,多年來收視穩定,觀眾口碑超高,但在改版過程中,卻少有以此為核心做相關的增量,使頂端節目的優勢資源閑置。其實我們也看到像山東齊魯,河南都市,天津新聞等地面強勢頻道,都是圍繞特定內容,塑造品牌,向專業化發展。這種細分受眾,增強特定觀眾忠實度的做法,遠比“取悅所有人”更有實效。
播出平臺的激烈競爭,為觀眾帶來多種選擇,而節目的體量過小,可能影響到觀眾對該節目的關注。如新節目時長設置30分鐘,每期節目除去片頭片尾及中插廣告,有效內容最多25分鐘。這么短的播出時間,想要觀眾從多檔節目中去關注它,自然加大了成本。
目前傳統電視媒體的收視主體依然是新聞、綜藝、電視劇,特別是電視劇常被稱作是地面頻道的收視穩壓器。黃金檔的電視劇場從播出時間到播出集數乃至播出劇目類型的調整都會影響到受眾手中遙控器的選擇,進而帶來收視的大幅震動。故而每次改版中,首先要明確頻道收視主體,需要對其調整時,要慎之又慎,杜絕出現撼動收視根基的操作。
頻道編排是一個快節奏變量,這個變量受觀眾、季節、競爭對手、節目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科學編排需要符合目標受眾習慣,運用避實就虛的競爭策略,合理規劃節目資源,對節目有序搭配,這樣才能真正成為頻道節目品牌發展的推進器,幫助頻道收視快速提升。
注:文中提到所有收視數據均來自索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