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娜
(河西區新聞中心,天津 300210)
新媒體的形勢之下,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且范圍非常廣,通過計算機或者是移動終端設備,只要是網絡通暢運行就都能夠進行信息的傳播與獲取,并且網絡新聞的種類非常多、內容廣泛,再加上很多的網民都在使用該設備,所有網絡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新路徑。這些新聞信息的傳播,基礎條件就是前期的新聞采訪,新聞采訪的主要任務是提供素材,從而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因此,新聞采訪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有較高的技巧,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和有效,從而為人們提供需要的信息。
一般情況下,任何工作的開展都具備一個特定的原則,新聞采訪也不例外,具體新聞采訪的原則如下:
眾所周知,新聞的真實性是其基本特征。新聞工作者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要秉承真實性的基本原則,尤其在采訪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采訪的真實和有效。任何虛擬的報道都要負法律責任,同時還要避免給社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新聞記者在采訪前要根據需要采訪的內容做好準備工作,必須要保證采訪的真實性。
新聞體制改革主要就是從當前的新聞現狀來進行,正是因為這方面因素的存在而導致了行業內競爭力的加大,同時也使得人們對于新聞更加重視,希望可以通過新聞的傳播來獲取社會信息,還應該進行深入的挖掘,從而可以引發社會的關注。因此,新聞工作者應該從新聞報道的角度、內容上下大力度。因此,從這方面來講,任何的新聞的都具備突變性,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地傳播。
一方面就是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任何的事件都會關系到當事人,這些當事人都具備獨特的心理特點。要想提高新聞資源的質量,記者就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采訪以保證所獲取的信息更加的全面,同時還應該真正地了解被采訪者的心理特征以及真實意愿。在該層面上,新聞記者應該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心理素質,可以更好地了解被采訪者的所感所想。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在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不僅僅只是一個新聞工作者,而是要代表人民群眾來了解事件的真相,其所影響的是絕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應該充分地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和有效,避免出現虛假的信息而影響人們的利益。
科學有效的新聞采訪技巧是提高新聞質量的關鍵,新聞記者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大致為以下幾點:
新聞敏感性主要就是記者能夠及時發現新聞的能力,也是獨特洞察力的體現。
首先,新聞記者要具備較強的發掘新聞的能力。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始,記者就要進入到一線現場內進行新聞信息的發掘,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社會中的很多事件都存在較高的曝光率,這些事件都會關系著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記者要具備敏感性,進行深度的挖掘與報道,從而可以將真實、全面的新聞信息傳遞到人們大眾面前,從而可以保護人民利益。
其次,新聞記者還應該對于新聞事件的發展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信息高速運行之下,網絡上存在很多的信息,只有那么直接關系著人民根本利益的新聞才是人們所關注的重點,進行深入的報道才能使得新聞更具看點。
最后,新聞工作者要具備較強的責任感。新聞工作者應該以保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工作主要內容,新聞采訪工作的進行,要從社會熱點出發,想人民所想,要做人民所不能做的事件,同時還應該注意到這些事件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盡量地弘揚正能量,要能夠影響輿論的導向。
新聞采訪進行中,記者需要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同時還應該進行細節的考慮,這些細節問題往往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具備較高的新聞價值,所以需要對這些新聞進行深度挖掘,從而可以反映出更大范圍的問題。
例如,對于一些影響某些個人里的問題,采訪應該采取暗訪的形式,此時記者要具備較強的觀察力,不能忽視任何細節問題,否則將會導致整個采訪的失敗。在新聞采訪過程中,在與當事人溝通的過程中,認真地觀察當事人的反應,及時地發現所存在的細節問題,從而可以挖掘出更具價值的信息。
新聞采訪工作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在進行采訪之前,應該充分地了解被采訪者以及訪問內容。在對特殊人物進行采訪的過程中,要掌握被采訪者的基本信息,從而才能保證采訪的有序進行。新聞報道過程中,要對于新聞內所報道的領域和行業有初步的了解,還要進行精心布置,從而可以更好地體現出挖掘事件的新聞價值。在進行報道過中,需要充分地做好準備工作,及時地了解相關的信息,從而保證新聞更具有效性。
新聞采訪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獲取更加全面的信息,這就需要采訪工作人員耐心地傾聽被采訪者,還要準備進行記錄。采訪工作要進行采訪空間的有效布置,還應該認真地傾聽被采訪者的內心傾訴,同時還應該全面地記錄采訪內容,盡量地將新聞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還原。此外,采訪的過程中,盡量使用一些非語言的符號,然后與被采訪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從而能夠真實地了解新聞事件的真實情況。
會議采訪是當前的新聞采訪工作中主要的內容,目前的會議新聞采訪還有很多的問題存在,比如,主題不突出、鏡頭不連貫等等。因此在采訪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從而可以有效地提升采訪質量。首先,應該合理確定采訪的主體,特別是在非常重要的國家會議報道中,記者要根據大綱來確定具體的工作內容,還要加強深入挖掘,從而可以有效地傳遞給人們真實的信息。
以民生問題為例進行分析,這是老百姓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所以在進行該問題的報道中要保證真實性,同時還要以人民群眾所能夠接收的方式傳播,從而可以體現出新聞價值。其次,會議要進行同期聲錄制。在該過程中應該與攝像人員積極配合,從而可以真實的發布新聞畫面,實現聲音與畫面的有效配合。
該種新聞應用在新聞采訪工作中,可以更好地保證新聞信息更加真實,同時還能夠發揮出主觀思維的能力,并且能夠在多角度方面進行新聞事件的報道,還原真實的信息。
例如,在進行“霧霾”的報道中,從霧霾的角度來全面分析,要讓人民群眾更加真實地了解霧霾發生的原因、造成的影響以及具體的治理措施等方面,從而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讓人民更好地了解全方位的信息。此外,主觀思維創新還要應用到采訪中,對于采訪問題精心布置,要掌握好采訪的節奏,從而深入地了解新聞的真實狀況。
新聞采訪的過程中,人們對于新聞的重視度比較強,特別是一些關注社會利益的大事件。在媒體的高速發展中,人們對于新聞的要求高,新聞采訪中要積極地進行創新,從而滿足人們對于多樣化新聞的需要。
新聞內容創新要從下面的兩點來進行:其一是內容的創新。新聞事件的報道要更多地關注關系人們根本利益的小事,深入地挖掘社會新聞的價值;其二是新聞角度創新。新聞采訪中,要以當事人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進行新聞的采訪。此外,新聞的選題要能夠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能夠表達人民的意愿,從而可以體現出新聞的價值,比如,房價上漲的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以及交通運行的問題等等,這些新聞都是群眾所關注的。
綜上所述,媒體的高速發展之下,行業內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人們對于新聞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所以新聞工作人員要不斷學習,全面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從而可以掌握采訪技巧,在采訪中注重細節,深入挖掘新聞的價值,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