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東
(蘭州日報社,甘肅 蘭州 730000)
現在社會的在快速發展,隨著自媒體方式的興起,人們通過自己的手機、電腦就可以了解社會熱點、時事新聞,不再是傳統地通過報紙和電視來接收信息從而被告知對與錯。人們可以在微博上、論壇上、貼吧上自由地討論,甚至是視頻的彈幕上都可以討論劇情,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受眾,也是傳播者。可以說新媒體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電子產品,手機、電腦、電視、平板,處處都可以見到電子產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身影。因這些電子產品的存在,電子圖像、音影方面也在快速發展。人們在手機上就可以及時地了解到各種新聞和社會熱點,不用再傳統地去購買報紙了解昨天發生的事情,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新的時代潮流,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來了解新聞時事,并且隨著手機上一些短視頻的興起,每個人都可以拍下自己的身邊事,人人都成了自媒體平臺,那么報紙行業相對來說就更加會變得沒有吸引力。而傳統紙媒的時事新聞的編輯模式也變得越來越不符合以及不滿足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因紙媒的制作工序,需要經過編輯、排版、制作、審閱等過程,相對于新媒體來說時效性差,會讓新聞失去原本的傳播價值。所以新聞工作采編人員要加快行業的改進力度,使行業盡快地適應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需求,才能夠更好地促進紙媒的發展,和新媒體這一新生力量相抗衡。
另外就是紙媒行業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報紙行業的運作體系不僅僅是依靠報紙的銷量來完成所需的業績,也需要擴展報紙上廣告的板塊來維持經營成本,廣告的板塊要與報紙的銷售數量一起完成整體的銷售體系。通過刊行成本,廣告費的收入等工作,從而建立起可以長期維持運營成本的發展方式也是報紙行業能夠生存的條件。但是由于新媒體行業的強勢侵入,紙媒行業逐漸落后,一些商家的廣告資金投入和報紙的出版印刷方面不能夠相互抵消,使得紙媒行業的整體資金受限,因新媒體帶走的讀者使得紙媒行業的傳播發展受到限制。
雖然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讓新媒體行業快速發展,但從媒體行業整體上來看,紙質媒體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購買人群存在。因紙質媒體的傳播方式整潔具體直觀,所以習慣于紙質媒體的人群還是會購買,但缺點就是紙質媒體的傳播效率較低,當天發生的事情需要第二天才能夠在報紙上登出,人們才會了解,傳播方式較為保守。相比之下,新媒體的傳播范圍更為廣泛,進入人們的視野更快,完全符合新聞傳播的時效性的特點,相對也存在風險和誤導性。就像是人們經常會說的網絡噴子,還有一些會亂帶節奏危害風氣的人的存在,這種情況就是新媒體的弊端。新媒體與紙質媒體同樣的有利有弊,現如今的發展現狀也是讓廣大的新聞傳播工作者立足于自身工作的實際,來選擇更加適合自身的發展形式。
因報紙行業發展的歷史長遠,雖不同于現代的新媒體發展,卻也有自己一定的優勢。在從業人員、新聞素材以及工作人員的素質等方面都區別于現代的網絡新媒體。從時事新聞采編的寫作能力上來說,工作人員專業的寫作水平,長達十幾年的文筆累積都是報社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行業團隊中,時事新聞的編輯都是評論新聞的專家,他們對于當下的社會熱點以及人們的心理有很強的把控能力。因他們所具有的敏銳的觀察力,從而使他們對新聞的價值有獨特的見解,在報紙行業中,獨特的看法和熱點分析文筆,就是報紙時事新聞采編的優勢。
大家之所以能夠對報紙上新聞一目了然,就是因為報紙的排版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它對于讀者來說是直觀的,不同的板塊和時事新聞都可以充分地表達出藝術價值。通過排版和文字設計相結合,在整個報紙的版面上,想讓讀者了解的事情能夠第一時間看到,一些小的新聞就會放在不起眼的位置,所以,報紙排版能夠讓時事新聞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突出其“時事”特點,體現新聞性質。
報紙是一直比較輕薄且價格便宜的紙質媒介,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影響下,雖然面臨著各種問題,卻也可以呈現出它獨有的藝術價值。紙質報紙的價格低,新聞信息簡潔明了。相比較之下,新媒體的傳播介質則需要手機或是電腦作為信息接收的終端裝置,價格較高,而報紙的售價只需要1~2元,沒有經濟負擔。且就表現形式上來說,報紙更為簡潔明了。
在面對新媒體迅速傳播的壓力下,報紙行業應該采取各種創新方式,強化新聞的傳播效率,在編輯報紙時要根據時事新聞的實踐性,通過編輯的細心編輯,整理出新聞發展的過程后再加上編輯的寫作技巧將新聞時事表現得更加完整具體。同時,在面對新媒體的壓力下,廣大新聞工作者可以推出數字化的建設方式,比如“電子報紙”等方式來擴大閱讀和傳播。
新聞工作者在進行采編工作時,在新聞題材的收集方面可以選取一些更貼近讀者的生活的,有關于生活實際的內容來進行編輯,這樣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就會有親切的感覺,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能夠更好地實現紙質新聞的傳播價值。比如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時事新聞對于群眾來說可能本身就不是特別的有趣,再加上有時采集內容的角度過高,會讓讀者產生疏遠的感覺,容易不理解采集新聞內容的意思,還會把群眾和媒體之間的關系拉遠,讓群眾產生一種國家大事不關乎到我的實際生活的感覺,所以,在新聞采集方面應該選擇更平民化的新聞,讓群眾讀者沒有那么遠的感覺,讓報紙新聞成為群眾和國家政府之間的紐帶,實現媒體行業的真正價值,所以,新聞工作人員在進行采編工作時最好能夠多采集一些更貼近生活的內容,或者是在文章的編輯上從群眾容易理解的角度入手,提高傳播的效率。
在新媒體興起的環境下,人們利用空余的時間來進行看報讀書的行為在逐漸變少,更多人會把時間拿出來用于自己感興趣的一切方面,比如游戲、旅游、電影等。而人們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有足夠的耐心去面對它們。報紙行業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讀者對報紙的閱讀興趣。在此方面,廣大新聞媒體行業的工作者要加強時事新聞的創新方式,充分找尋社會中的熱門信息,用更加專業的寫作水平和獨特的看法視角來對新聞內容進行加工和完善,但也要注意不要斷章取義,破壞新聞核心,只有讀者感興趣的內容,才會引起讀者的購買欲望。
增加新聞的附加價值是最好的讓群眾感到特色的方式?,F在的人們已經習慣于從手機、電腦、網絡、電視上獲取新聞信息,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新聞不具有直觀的沖擊性,而報紙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在時事新聞的標題設置中,可以借助一些有沖擊力的詞語讓讀者耳目一新,比如適當地引用一些網絡熱門流行詞匯,少寫一些官方的客套的話語,用故事性的敘事口吻來敘述新聞,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最直觀的新聞內容,使讀者能夠對這樣的傳統傳媒感到新奇。
在這個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廣大的新聞工作者就面臨著挑戰和機遇,但報紙作為新聞傳播的表形式之一,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加以利用,一定能夠找到和新媒體求同存異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