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芳
(常德市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湖南 常德 415000)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了全媒體時代,這使得廣播媒體行業發展的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因此,廣播記者必須了解到重新定位的重要性,并通過具體措施的實施,實現自身重新定位,提高廣播節目的質量與實效性,從而為廣播媒體行業在全媒體時代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全媒體背景下,廣播記者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對工作內容與發展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實現自身轉型,從而促進自身與廣播媒體行業共同發展。廣播記者進行新定位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下面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在當今社會,全媒體的應用可以豐富人們接收信息時的視覺效果。若廣播記者仍使用傳統的模式進行廣播,那么聽眾的興趣就會逐漸消散,從而阻礙廣播電臺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廣播記者必須對工作進行重新定位,合理選擇聽眾感興趣的信息與廣播方式,并通過有效處理,提高廣播內容的整體質量與趣味性,吸引廣大聽眾的注意力,讓其產生共鳴,從而為廣播電臺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廣播記者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對淺層新聞進行收集與處理,而這已經無法滿足聽眾在全媒體時代對廣播內容的需求。因此,廣播記者必須做好轉型工作,并通過資源共享,合理運用各種渠道與信息技術,拓寬信息來源,豐富廣播內容,從而使聽眾感受到廣播電臺獨特的魅力,進而推動廣播媒體行業快速發展。
在傳統的廣播模式下,聽眾只是被動接收廣播記者講述的內容,而這種模式使得聽眾無法接收到自己感興趣的針對性內容,不利于廣播電臺的發展。因此,在全媒體背景下,廣播記者必須合理運用網絡技術,加強與聽眾的互動,激發其興趣與參與熱情,提高廣播內容的質量與趣味性,從而促進廣播電臺的健康發展。
進入全媒體時代后,廣播記者要想實現新定位,促進廣播媒體行業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拓寬信息接收的途徑,并對其深入地進行解讀。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國內,對國外的消息也有著一定的需求。因此,廣播記者應該樹立起正確的新聞傳播理念,將自身目光適當投放到國際新聞,并找出其中與中國相關的內容進行播報,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還可以為廣播媒體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廣播記者應該拋棄以往局部思考問題的方式,并樹立大局觀念,從國際角度分析國內各種事件,從而有效提高廣播新聞的立體感。同時,廣播記者還應該對國際事件進行有效分析,從新聞中與中國相關的內容入手,客觀、合理地播報并分析受到世界矚目的國際新聞,從而有效促進廣播新聞傳播的深度與廣度。目前,我國中央電臺在拓寬國際視野,加強本土化聯系方面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通過對新聞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進行追溯與分析,可以有效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有利于廣播電臺的進一步發展。例如,該電臺推出的《新聞縱橫》欄目就對中美輪胎特保事件進行過報道。從聽證會開始,廣播記者就事件的不合理性對相關的專業人士進行了采訪。在特保案批準之后,該欄目又邀請經濟學專家講述中國產業發展的方式。在這一系列的報道中,中國如何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有效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是主要的報道內容。廣播記者的追蹤性報道與專家的解答,既表明了中國維護國際貿易秩序的立場,又對新聞背后的深刻含義進行了全面分析,有利于聽眾客觀了解特保案這一新聞事件。
在當前網絡普及的情況下,廣播新聞也逐漸向著趨同化發展。因此,廣播記者要想實現新定位,就必須結合實際情況與經驗,塑造獨特的廣播媒體形象,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滿足其對新聞的需求,從而促進廣播媒體行業更好的發展。廣播記者不僅要對新聞事件的起因、具體經過以及最終結果進行報道,還要通過有效的分析,讓聽眾了解到新聞事件中蘊含的深刻含義。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廣播記者必須對新聞事件進行合理選擇與深入挖掘,并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將其講述出來,保證聽眾接收到準確、真實的新聞事件,從而有效提高廣播電臺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在全媒體時代,廣播媒體行業要想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強對廣播內容的創新。時間、地點等是新聞的主要要素,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新聞效果。因此,廣播記者必須提高自身觀察能力、收集材料能力以及信息整理能力,對廣播內容進行合理構想和創新,充分發揮廣播電臺的優勢,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廣播媒體行業的競爭力。在當今社會,對廣播內容進行創新指的就是廣播記者要從電視、手機以及網絡等多個渠道獲取信息,并通過一定的處理與融合,最終將新聞內容播報出來。廣播記者應該合理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做好信息的采集工作與初步處理工作,之后相關的編輯人員應該充分考慮行業發展目標與聽眾的實際需求,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加工,從而為廣播電臺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廣播記者還應該合理運用先進網絡技術,充分發揮廣播電臺的優勢,吸引年輕聽眾的注意力,從而促進廣播媒體行業快速發展。廣播電臺應該轉變傳統觀念,建立起獨具特色的網絡平臺,并開通點播收聽以及在線收聽等服務,滿足人們不同時間、不同內容的聽取需求。同時,廣播電臺還應該積極開發視頻廣播,加強與聽眾的互動,讓其主動參與到廣播節目中,激發聽眾對于廣播的興趣,從而為廣播媒體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另外,隨著網絡技術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廣播電臺還應該積極研發廣播APP,并開發出推薦功能,讓聽眾可以接收到感興趣的、針對性的新聞,促進良好廣播品牌的建立,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從而推動廣播電臺進一步發展。
在全媒體時代,要想提高廣播新聞的質量,促進電臺更好的發展,廣播記者就必須從提高綜合素質與轉變自身身份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廣播記者只有提高自身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才能對新聞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從而保障廣播內容的質量。因此,廣播記者必須積極參與各種專業培訓,增加廣播專業知識的儲備量,并對涉及的其他專業的知識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同時,廣播記者還要接受相關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自身責任意識與職業素養,促進自己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為廣播電臺的工作質量與效率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廣播記者還要定期參與電臺舉辦的交流會與座談會等活動,加強與其他工作人員的溝通,并通過適當的交流,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有效解決自己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使自己更加勝任廣播新聞業務。
另一方面,廣播記者還要轉變自身身份,向著主持人的方向發展,加強與聽眾的互動,從而促進廣播媒體行業進一步發展。廣播電臺可以建立起相關的網絡交流平臺,如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直播間以及建立網上論壇等,使廣大聽眾可以在平臺中就新聞的某一方面和廣播記者進行交談,這樣不僅可以通過交流推動廣播新聞的廣泛傳播,還可以使廣播記者了解到聽眾的喜好與實際播報過程中的不足,從而進行有效改正。同時,廣播記者還要在做好把關工作的同時,在聽眾交談過程中充當主持人。廣播記者應該根據熱點新聞與聽眾的關注點,對相關的交談活動進行合理設計,將聽眾的注意力集中到廣播電臺上,從而促進廣播媒體行業更好的發展。廣播記者還應該做好聲音收集工作,并通過適當的剪輯,將聲音播放給聽眾,提高廣播內容的趣味性與針對性,從而為廣播媒體行業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廣播媒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因此,廣播記者必須認識到重新定位的重要性,并通過拓寬信息接收途徑、加強對廣播內容的創新、合理運用先進網絡技術以及轉變廣播記者身份等措施,對自身定位進行改變,提高廣播媒體行業的競爭力,從而促進其在全媒體時代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