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大偉
(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26)
隨著信息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其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云儲存、資源終端以及數字媒體等信息軟件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加快了各行各業數據化發展速度。傳統出版編輯工作更應順應數據化、信息化的轉型趨勢,利用數據信息技術將傳統出版編輯工作轉化為數字化編輯工作,提高編輯工作的效率以及市場競爭能力。
數據信息技術應用于傳統出版編輯工作,意味著其要打破傳統的商業出版模式,形成全新的數據化、信息化商業出版模式,在此,我們要特別關注幾種數字出版編輯趨勢。第一,基于出版編輯工作市場化信息的精準性,出版營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第二,市場化個性閱讀需求日益顯著,私人定制閱讀平臺重要性凸顯。第三,數字化信息產品使消費者的付費愿望不斷增強。第四,編纂觀念以及人才能力的更新速度決定數字化出版編輯行業的未來。第五,出版編輯工作流程和出版單位企業結構將全面實現數據化。這五種數字化出版編輯趨勢給傳統出版編輯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就傳統出版編輯工作而言,出版編輯工作包括題材選擇、編撰文稿、審查文稿、加工修改以及篇幅整體設計等內容,根據出版編輯工作中的每一環節進行職能劃分,這種出版編輯工作模式具有顯著的線性特征,它是根據市場閱讀需求調查結果而做出的出版編輯工作決定。市場閱讀需求千變萬化,不可能長期保持單一閱讀需求,在此情況下,傳統市場閱讀需求數據的滯后性十分顯著,在數字化閱讀需求市場條件下,靜止、滯后的市場閱讀調研數據無法為出版編輯工作提供準確的理論參考,因而出現了傳統出版編輯工作線性化問題。數字化出版編撰工作流程的立體化是指出版編輯工作的每一工作環節都建立在市場閱讀數據基礎之上,利用數據信息技術運作出版編撰工作流程,使工作環節更具立體性、針對性。由于每一環節都有市場調研數據做支撐,因此,各環節工作部門之間數據信息聯系性更強,市場閱讀反饋數據更精準。數字化出版編撰工作流程的立體化向傳統出版編輯工作流程提出了挑戰。
大部分傳統出版編輯內容來自于作者對某一事物的看法與觀點,因此,這些內容具有較強的個人主觀性,同時,受個體認知局限性的影響,該內容缺少時代性特征和創新性特征。文稿作者對讀者閱讀需求的認知是模糊的,他無法確認讀者在未接觸到圖書內容前是否具有較高的閱讀需求,因此,依靠文稿作者主觀思維來開發內容編輯資源,是難以適應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的。但是,在編輯內容數據化的潮流下,文稿作者可以根據讀者在網上的閱讀行為、圖書種類選擇行為等數據進行分析,編撰出符合讀者閱讀興趣、圖書購買傾向以及閱讀思維方式的文稿內容,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增強文稿內容的針對性。在信息數據化模式下,文稿作者除了可以從自身以及讀者獲取編撰資源外,還可以充分挖掘網上的優良信息,對相關內容進行主題劃分,尋找內容編輯切入點,編輯出版符合市場閱讀需求的內容。雖然編輯內容來源的多樣化可以促使文稿作者編輯出更多類型的閱讀書籍,滿足市場閱讀個性化需求,但是對文稿作者的題材選擇能力以及信息數據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內容來源的多樣化向傳統編輯內容來源提出了挑戰。
就傳統出版編輯模式而言,出版編輯單位根據市場閱讀者的總體需求編輯相關書籍,然后讓讀者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相應的圖書種類,這種大眾化、整體化出版編輯內容很難適應大數據時代下市場個性化閱讀趨勢。信息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出版編輯個性化定制成為可能,出版編輯單位不必編輯整本圖書,而是根據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以及內容形式提供出版編輯服務。在數據化時代,出版單位以讀者為主的服務原則不僅沒有改變,還因數據信息的應用表現得更為突出。隨著移動網絡、數據傳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閱讀趨勢呈現出“碎片化”特征,相比在家里花費一小時讀書看報或者通過電腦瀏覽網絡信息等方式,大部分人們會在空閑的時間利用移動網絡進行碎片式的閱讀,并且閱讀內容是根據自己個性需求而定制的。
據我國有關研究單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十八歲至七十歲的人群中,采用數字化閱讀方式的約占75%,其中大約52%的人表示可以接受個性化定制閱讀付費要求,這就意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可以與出版單位的個性化定制實現無縫連接,打開閱讀市場。只有出版的編輯內容符合讀者閱讀需求,才能讓閱讀者為個性化定制內容買單,實現個性化產品的閱讀價值,進而增強出版單位在未來閱讀市場的競爭力。市場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要求出版單位管理者具備敏銳的需求感知能力,能夠準確挑選出個性化閱讀題材,并將編輯內容推送給讀者,這一切都需要依靠數據信息技術來實現。市場讀者閱讀個性化向傳統出版編輯工作提出了挑戰。
在數據信息時代,各行各業的服務工作都建立在數據分析基礎之上,出版單位在編選文稿題材時,不能一味地依賴于文稿作者的主觀思維,而是應通過網絡數據分析出讀者閱讀需求、市場閱讀容量以及讀者總體購買傾向等內容。網絡信息數據的獲取途徑有許多,例如:微博閑聊話題圈、微信朋友圈動態以及圖書銷售網站等,這些途徑都可以實時為出版編輯工作者提供數據參考,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市場閱讀需求導向,出版編輯與市場需求內容對接的文稿。以市場閱讀大數據為參考,將其數據分析結果作為出版編輯內容的理論依據,增強出版編輯工作的針對性和專業性。
隨著數據技術的普及,人們的個性化閱讀特征更加突出,誰能優先獲取閱讀者的個性需求數據、誰能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誰就可以增強自己在未來閱讀市場的競爭力,因此,把握市場閱讀個性化需求導向,推出定制閱讀服務,成為出版編輯工作的工作方向。個性化定制閱讀需求服務可以有效定位出版編輯工作方向,使出版單位有針對性地編輯閱讀內容,提高閱讀產品的出版效率。出版單位可以與相關網絡公司進行合作,通過信息技術建立網上閱讀服務平臺,根據讀者的閱讀需求提供線上個性化閱讀服務,同時可以通過網上閱讀服務平臺獲取閱讀反饋數據,進一步加強個性閱讀定制服務能力。此外,還可以與網絡第三方達成付費協議,便于讀者在線上購買個性化定制閱讀產品,提高讀者的閱讀質量,真正做到為讀者的個性化閱讀服務。
無論處于何種數據時代,優質的編輯內容資源和人才資源是出版單位保持永久生命力的法寶。沒有優質的內容編輯資源,再先進的數據技術也無法保證出版單位編輯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閱讀產品,再精準的市場閱讀數據,也無法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保證內容編輯資源與人才資源的優質性,有助于增強出版編輯工作競爭力。傳統出版單位已在閱讀市場“縱橫”多年,其合作團隊已經成熟,因此,強化資源整合調配能力成為傳統出版編輯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保證編輯內容資源與人才資源優質性條件下,加快出版編輯工作數據化轉型,將有效增強傳統出版編輯單位的生存力。
隨著大數據技術應用范圍的擴大,傳統出版編輯工作的轉型勢在必行,為此,我們可以采取樹立信息數據分析出版編輯理念、堅持個性化需求導向,推出定制閱讀服務以及合理調配優質作者和編輯內容資源,增強出版編輯工作競爭力等措施,加快傳統出版編輯工作的轉型速度,實現數字化出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