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甘肅 蘭州 730000)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是一種傳播速度更快、表達更直接的媒體,最重要的是讓公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全球各地之間的大事小情。而傳統新聞節目相比較而言時效性和地域性有了很大的限制。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已經成為社會向前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它們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的創新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發展,但是還不足,發揮兩者最大的價值是互聯網時代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的步伐越來越快,日常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在一個放松的環境釋放壓力,電視節目的出現正好緩解這一壓力。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展現在人們眼前,與此同時大量的商業廣告開始植入電視節目中,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以電視機為主的新聞媒體獨占媒體中老大的位置。
電視節目不僅僅給觀眾提供五彩繽紛的畫面,還能通過豐富的畫面傳播一系列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提倡的生活理念和價值取向是積極的、向上的,并且還提高了人們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
21世紀互聯網等新媒體應運而生,隨之而產生的是PP機、大哥大、電腦、平板等,一系列電子產品以及傳播媒介的出現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提高了傳播速度,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時觀看,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一些不為人知的事件或者一些國外稀奇事件通過互聯網以及通信工具讓人們了解。互聯網的誕生大大的改造了人們的主觀視角,大大提高了人們對世界的進一步認知。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電腦、手機甚至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
長期以來,傳統媒體得以前進的原因:新聞是需要專業化生產的。誰擁有資訊,誰就擁有話語權。以前傳統新聞節目絕大部分是國家壟斷行業,它所報道的相關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必須通過國家的渠道傳播。然而,在新媒體時代,卻完全不同,根據觀眾的需求多樣化,呈現出很多媒體,甚至出現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媒體的情況,并且是以多種形式播放,最重要的是傳播速度非常快,人們通過互聯網看到了傳統電視新聞中一切能看到的,最重要的是電視新聞中所沒有的東西通過互聯網也能找到!
現在看來很多傳統媒體的盈利大多數來自于“廣告費”,這種盈利模式在傳媒處于優勢。但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的競爭已經從最初簡單的內容競爭上升至生態環境的競爭。而傳統新聞節目現在正面臨著用戶流失、關注程度直線下降、廣告越來越少等情況,這樣就導致處于媒體老大地位的電視媒介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尤其是對于年輕的一代來說,視線漸漸由電視新聞節目轉移到互聯網媒體上來。這樣一來對電視媒體的打擊是巨大的,傳統電視新聞節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電視新聞媒體在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顯得有些落伍,但是不能不承認在一些節目的收視率上,網絡媒體還是很難超越的。例如電視新聞節目具有色彩鮮明的畫面、真實的載體、使用的便利以及多年來的固定的客戶群體等優勢,這些縱然網絡再發達,一時半會也很難超越。但是如何將自身的弊端通過現在網絡媒體來彌補正是電視新聞媒體所要尋求的新的發展道路。而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如何更好地利用傳統電視新聞節目促進自身發展更是當務之急。
首先新聞電視節目擁有著固定的用戶群體,這部分用戶群體從二十世紀電視機產生后就一直存在,這部分群體大部分是四十歲以上的用戶,他們習慣了收看電視節目而不習慣使用新媒體,所以很多新媒體上有的東西他們收看不到,這就要求新媒體通過電視新聞節目的方式傳達給這部分用戶。其次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很快,尤其是加上它的開放性,導致很多國內外的事件第一時間被報道出來,這就給謠言的滋生和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假如沒有電視新聞媒體去傳播正能量,正面引導這部分人群,將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隨著現代新媒體的廣泛發展,電子產品的大量出現,尤其是以便捷為條件的,出現許多較小的電子產品,這對很多用戶的視力是一大考驗。如果不能很好地克服這一缺點,將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相反電視節目雖然也屬于電子產品,但是相對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而言對視力的損傷降低了很多,所以將新媒體內容以電視節目的形式播放到電視機的大屏幕上將會大大降低對視力的危害。
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很多青少年是網絡交流的主要群體,他們的傳統文化語言能力或者對漢字的認知能力大大下降,因為他們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更能快速接收新鮮事物,但同時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并不強,在傳統語言文化學習中,大量地接觸網絡語言,接觸很多不規范的表達和詞匯,造成不使用規范字和規范表達的毛病,特別是在寫作上,有些網絡語言存在嚴重的語法錯誤、拆字現象,對于正常的語言學習將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這是新媒體自身所不能更正的,必須依托傳統電視節目再三強調,否則青少年一直自以為是正確的,導致語法錯誤不能及時更正。
“媒介融合”最早是由美國人提出的,其主要意思就是表達不同的媒介之間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發展趨勢。傳統的新聞媒體只有創新自身的發展,才能更好地進行媒體轉型,更好地保證收視率。新媒體要借助傳統媒體固定的客戶資源,發展自身快捷便利的優勢。所以兩者真正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為人們喜愛。
傳統新聞節目媒體和新媒體通過很好融合,能研發出更加準確、更有競爭力的媒介產品,這樣的產品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傳統新聞節目是有時效性的,只能在某個時間段停留,而自從有了新媒體之后,無論何時想看就看,多加了一個保存按鍵,這樣的結合,不僅僅滿足用戶視覺上的需求,更滿足了用戶時間段的需求。這樣一來,雙贏的效果就越來愈好,再就是通過平板電腦或者手機這樣的新媒體設備隨時隨地可以觀看傳統的新聞節目。
我們現在收看內容非常便捷,隨時隨地,想起來就看。而且是不分時間段,相對于傳統新聞節目來說不再有時間的限制,這就表明了在傳輸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無論是電視節目還是新媒體,都必須學會為自己的受眾提供多種獲取內容的方式。你不能滿足受眾群體,受眾群體自然就會放棄選擇你。
傳統新聞節目要擠垮新媒體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都有各自的用戶以及受眾人群。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少工作量,傳統新聞節目應該學會充分利用別人的經驗與資源,同時學會同別人分享利益。例如說:和其他機構相互交換資源,通過策略性的合作,甚至在關鍵時刻可以考慮兼并收購,甚至是重新組建新的媒體機構。發展新媒體業務人才是一個重要方面,更需要同新媒體相適應的股權結構和獎勵機制,相關配套制度完善了,才能更好地發展新業務。
我們都說不管是傳統新聞節目還是現代新媒體都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把握好這把雙刃劍,讓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才是最終的目的,所以要揚長避短,只有充分把握好兩者之間的融合才能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