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廣播電視臺,湖南 益陽 413000)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其并非展現出獨立性的媒介形式,更多體現出了信息化的融合特點,具體來說體現在融合相關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在此復合媒介的影響下,希望能整合相關的互聯網、紙質媒體以及廣播電視的優勢,并能通過有效的方式來體現出不同媒介的特點,更好體現出資源互補的特點,加強相互彌補、相互合作以及相互依賴的發展模式。由于融媒體具有上述的優勢,其為傳統的新聞采編發展提供全新的發展平臺和空間,廣大新聞采編工作者則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特點來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傳統的新聞采編模式不符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聞制作理念較為落后。在傳統采編模式下,相應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并沒有采用先進的思想理念,難以實現創新節目內容的要求,自然無法激發大眾對于新聞的興趣點;第二,新聞內容質量整體上比較差。在傳統的新聞采編過程中,大都集中于細節制作等方面,這樣會造成內容呈現出冗雜的情況,難以展現出清晰的新聞事件,不符合大眾的心理需求,無法保障新聞內容的長期持續化發展要求;第三,傳統新聞采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經濟的影響。結合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新聞采編模式受到地方經濟水平發展的限制,特別是相關的硬件設備受到很多限制。同時,在節目內容方面,缺少對于群眾生活實際問題的關注和報道,難以反映出群眾的真實利益所在。
首先,新聞內容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會存在一定的以偏概全的問題。由于這種非全面性的影響,會造成歪曲事實的可能性,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要求,不利于媒體的長期發展。同時,如果不加以重視,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第二,部分新聞事件缺乏一定的可信度。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部分媒體則關注于點擊量,造成出現違背客觀事實的新聞報道,出現了新聞事件的夸大、隨意擬定新聞標題等情況;第三,存在大量雷同新聞的情況。部分媒體為了獲得大量的大眾關注,進行新聞內容的隨意編寫,甚至出現虛假新聞信息的杜撰,大量的虛假新聞必然會擾亂社會發展。部分媒體人不假思索進行簡單復制,并沒有考慮其真實性問題,這樣會造成大量的雷同的虛假新聞的出現,不利于新聞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基于上述分析,在融媒體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網絡媒介的作用則不可忽視。考慮網絡信息所具備的較強的流動性特點,新聞采編工作者應該在工作實踐中重視網絡信息的開放性問題,加強相應的管理工作。同時,不同的新聞內容由于其性質存在差異化,應該有效確定好網絡信息尺度的控制。在利用網絡開展新聞素材信息的搜集過程中,應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考慮,重視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新聞內容的搜集。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應該對于事件和人物關系進行合理把控,并能從特定的角度進行深度探索。在進行新聞素材的搜集和整理中,重點對其真實性進行思考,避免造成大量的虛假新聞信息的存在。對于廣大新聞采編者來說,應結合融媒體時代背景,應該正視存在的新挑戰,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可變性問題,積極引導新聞工作者的健康發展,用正確的方式和方法來進行新聞內容的采集以及傳播。
在傳統的媒體新聞中,主要是進行國家相關的法規政策的宣傳工作,在當前發達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量的自媒體平臺層出不窮,導致傳統媒體的市場競爭力明顯下降。對于傳統媒體新聞采編來說,應重視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方可有效推進工作轉型,實現創新發展。只有獲得更為廣泛的群眾支持,方能進一步實現媒體的最大化價值。在融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各式各樣的新聞內容非常多,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部分媒體受到地域發展水平的限制,依然不能擺脫傳統媒體中明顯具有強烈的商業性的特點,而忽視了群眾的需求。所以,廣大新聞采編者應從實際內容的情況出發,加強節目內容的創新發展,切實反映出民生問題,只有通過接地氣的方式進行創新發展才能保證整體節目質量的提升。
對于廣大的新聞采編者來說,應重視新聞制作內容方式的創新發展,改變傳統媒體給人們的呆板、死氣沉沉的印象,增強新聞內容的趣味性,激發觀眾對于新聞內容的興趣。同時,采編者從采訪內容出發,選擇性地進行內容創新,有目的地實現采訪信息量的增加,保證新聞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有效提升。廣大編輯在處理相應素材中,則應該結合相關編輯技巧,保證新聞內容趣味性的加強,幫助傳統新聞媒體獲得更大市場。
對于當前的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來說,傳統的單一化傳播模式存在很大問題,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發展應該重視新聞內容傳播形式的創新,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傳播模式。首先,加強新聞報道質量的提升。在新聞報告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進行報道。要求新聞小編采用接地氣的方式選擇圖文內容,加強新聞編輯制作質量的提升,積極拓展新聞報道的發展渠道,不斷提升節目的吸引力。充分發揮好新媒體的優勢,擺脫傳統的時空限制,實現新聞媒體和受眾間的距離進一步縮短;其次,實現新聞傳播途徑的創新。對于新聞采編者來說,應該加強使用新媒體,積極考慮受眾的信息需求,通過和新媒體不斷碰撞來進一步創新傳播途徑;第三,加強新聞的關注度,廣大新聞采編者應該重視新聞背后潛在價值的挖掘,積極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不斷加強形成系列化的新聞產品,實現新聞報道影響力、關注度的不斷加強。
第一,廣大新聞工作者應該具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實現新聞編輯手段的有效創新,以便進一步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第二,新聞采編者應重視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具有較強的新聞稿件的編輯能力和撰寫能力,通過培養復合型人才來提升傳統媒體新聞節目的影響力;第三,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這應該重視信息化軟件應用水平,比如,可以加強圖像處理軟件等應用水平,保證實現傳統媒體新聞內容整體質量的提升;第四,新聞采編者應該重視開展新聞內容的監督活動,保證傳統媒體與網絡傳播監督制度進一步完善,符合新聞質量的整體要求。
在融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的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該具有較強的策劃能力以及工作的積極性,只有不斷深入分析相應的新聞事件才能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廣大新聞采編者應進一步加強把控新聞事件的能力,強化新聞選題的擬定以及策劃工作,積極拓展新聞內容的深度,以求實現較高的社會效應。
一般情況下,傳統媒體是黨政的喉舌,其具有明顯的大眾化特點,這就要求相關的新聞采編人員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能夠用政治敏銳性與清晰的思辨能力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不斷提升采編人員的政治素養,才能符合當前社會和諧發展的總體要求,才能進一步正確引導社會新聞熱點的發展,以保證新聞內容的健康性。
在融媒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者在互聯網時代面對眾多的信息,應不斷提升相應的篩選信息的能力。結合新聞編輯策劃的內容,開展相關的信息選擇工作,從而進一步保障新聞節目的編排方針,體現出新聞采編者的個人專業水平。所以,應不斷加強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實現正確的價值取向。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新聞媒體應加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創新新聞采編工作。同時,在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應保障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進一步加強新聞節目質量,符合和諧社會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