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云
(漯河市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專題部,河南 漯河 462000)
廣播作為傳統媒介之一,主要是傳播新聞信息,同時具有監督職能。而在當前新媒體強勢崛起背景下,為了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新聞需求,應該積極迎合時代發展需要,對傳統編輯工作進一步創新和完善,發揮廣播媒體的輿論傳播優勢,可以推動廣播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但是,由于很多廣播編輯的理念陳舊,仍然無法突破束縛,導致廣播新聞傳播生命力不足,難以吸引更多的聽眾,因而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由此,全媒體時代下廣播編輯工作的創新研究,是新時期推動傳統新聞媒介發展的必然選擇,對廣播媒體的發展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推動廣播編輯工作創新,應該積極承擔新聞傳播載體的作用。當前社會環境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愈加多樣化,移動電子信息產品逐漸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廣播媒體相較于其他媒體而言,缺少生動形象的圖像,只能憑借單一的聲音來傳播新聞信息,所以信息傳播途徑過于單一。廣播節目主持人由于朗讀聲音不同,可能受眾由于某個特殊聲音而關注節目。這就需要廣播編輯在節目策劃中,能夠根據手中的反饋信息調整播報者的語速和語音,吸引受眾。同時,還可以加強聽眾與節目的互動交流,讓聽眾可以參與到廣播節目策劃和編輯中,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廣播需求,使其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編輯創新需要迎合受眾需要,對于廣播內容進一步整合與創新。諸如,在奧運會期間挑選聽眾比較感興趣的體育內容播報。促使廣播編輯、播報者和受眾可以進行深層次的互動交流。廣播編輯的業務創新,只有主動與聽眾建立溝通渠道,才能播放質量更高的廣播節目。所以,廣播編輯應該積極溝通和交流,注重聽眾信息反饋,豐富節目內容,提升節目質量,從而吸引更多聽眾關注。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以往的廣播編輯工作局限性較大,工作理念和方法陳舊,難以滿足新時期的受眾需求。故此,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加強廣播評論能力的提升,賦予新聞報道更強的感染力,聯系社會熱點,從獨特角度切入來吸引受眾眼光,提升廣播新聞報道傳播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廣播評論能力,應該注重廣播編輯工作者自身文化底蘊的培訓,通過不斷提升和完善,實現對新聞內容的精準評論。在評論中,可以有獨到的思維和見解,貼近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實現信息的有效傳輸。
面對新媒體強勢發展帶來的挑戰,為了可以推動廣播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在廣播編輯工作中加強廣播互動、調動聽眾參與積極性是很有必要的。諸如,某廣播電臺為了可以提升競爭優勢,創新性地將電視、網絡媒體平臺引入其中,在微博和微信平臺上設立話題討論區,與聽眾實時互動和交流,聽眾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廣播編輯感染力,還可以吸引聽眾注意力。此外,江蘇音樂臺在廣播編輯工作創新中,對節目播報形式進一步創新,在微信平臺上播放多種類型音樂進行推廣,迎合聽眾心理需求,廣受聽眾的歡迎。
廣播新聞編輯工作創新中,一個關鍵點在于做好政治把關。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在微博、微信等媒介平臺上傳播信息,盡管可以更好地滿足受眾信息接收和傳播需求,但是由于信息傳遞方式過于自由,可能存在違規信息傳播問題。所以,廣播編輯人員應該履行自身職責,做好政治監督和把關工作,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走向,確保新聞信息實事求是的傳播。同時,還要充當黨和人民的喉舌,明確自身政治立場,正確看待新媒體沖擊,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
綜上所述,以往的廣播編輯工作局限性較大,廣播新聞傳播生命力不足,難以吸引更多的聽眾,從而制約廣播事業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吸收和借鑒新媒體優勢,充分發揮廣播媒介優勢,取長補短,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吸引聽眾,獲得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