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軍 藺亞麗
(1.甘肅省卓尼縣第一中學,甘肅 卓尼 747600;2.甘肅省卓尼縣藏族中學,甘肅 卓尼 747600)
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和發展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注入的新嘗試、新方法。該如何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怎樣使其發揮最佳的效果等問題暫時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而是要基層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學習和總結后逐漸才能弄明白的,這就使得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學方式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因此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便成了語文教學不得不研究的一個課題。筆者談談自身幾點經驗心得。
多媒體教學的第一大優勢在于能將音頻、視頻、圖畫有效結合,其展示效果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接觸到的只有課本中的有限內容以及通過教師講述的關于課文的相關內容,在長時間的口述教學下,學生很難保持整節課都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特別是在一些內容較為枯燥的課文講習時。而在擁有多媒體教學的情況下,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首先教師通過精美的課件把課文內容要點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屏幕上,使學生對整個學習框架一目了然,其次通過多媒體把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展示出來。通過鮮活的背景資料視頻,搭配相應的背景音樂,把課文的前期背景和大概要旨展現在屏幕上,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時候教師應同步講解教學重點,讓傳統教學和多媒體展示有序進行,已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個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帶動全班同學的學習熱情,同時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地融入到課文內容中去。例如在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夕陽西下、黃昏古道、單人瘦馬的場面,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側面映襯正面的手法展現西風凜冽、黃葉飄零的畫面。多種技術成像,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深秋夕照圖,天涯游子獨自騎瘦馬西行在一片凄涼的背景上,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音頻,配以凄涼的背景音樂,在音、影結合中營造出一種凄涼、孤獨、倦于漂泊,同時又凄苦、愁楚的氛圍。同時請同學們在強烈的背景音樂渲染下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小令,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感覺,真實感受到此情此景下的游子思鄉之情。這樣的寓情于景的課堂氛圍顯然是傳統教學所無法做到的。
由此可見多媒體的運用在豐富課堂教學,營造課堂氛圍,把學生們帶入到課文的情景中去,而語文教學的精髓恰恰是身臨其境,情景和一,讓學生們深入其中進行探索。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利用板書的引導,通過對課文的層層分析,抓住一條中心思想延伸多層次課文內容從而展示課文框架,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板書規劃合理,同時學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跟隨老師的思路進展,然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板書書寫錯誤或者安排不合理需要重新整理,或者課文細節太多一時無法確認等諸多問題。這樣學生在聽講之時,課堂筆記難免記得有些粗糙,這樣就會影響課后學生復習時的思路。因此傳統教學課堂往往出現教師多次強調,多次講解,而學生始終無法抓住要點、重點,導致思路不清晰,復習不到位,從而出現事倍功半的狀況。
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后,多媒體課件成了教師的一件教學利器,教師可以在課下利用多媒體充分準備完整、有效的課堂課件,可以利用PPT等組件把課堂內容,重點、難點逐一理清,逐一注釋等,這樣在課堂上就不會出現差池。而學生也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課堂要點,同時在有效的課堂四十五分鐘內針對問題展開有效地問答互動,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節省了課堂時間。同時課后教師也可以把課件通過新媒體渠道發送給學生,這樣在后期的復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復原課堂場景,重現課堂內容,從而使傳統的筆記記錄模式發生質的變化。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顯然不止這些,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發現,更好地通過和語文教學結合,并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效利用。相信我們可以掌握更加成熟、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傳統教學融合多媒體教學的活力。當然多媒體教學的展示也離不開傳統教學的教師引導和講解。總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需要所有教師在每節語文課堂實踐中去磨煉。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科技進步帶來的新媒體工具,把它更好地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