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在以知識為基礎,創新創業為動力的時代,人才成為各組織競爭的關鍵。管理專業培養的是未來企業高級管理人才,更是首當其沖。如何將管理專業學生培養成創新創業型人才?其影響因素具體有哪些?這些都成為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涉及教育理念、培養模式、師資資金資源和考核評價體系等影響因素。本文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和管理專業的實踐進行分析。
國務院和教育部先后頒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改革的意見和政策,湖南省教育廳也頒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開始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培養應用型人才,而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能識別機會、整合資源以及適應社會,即具有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抵御各類風險,抓住被他人忽略的機會,并整合各種資源將創意付諸實踐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到底如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目標?有哪些步驟、手段?如何實施?如何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這一切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論證。而管理專業學生具備基本的管理理論,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整合資源能力相對較強,其走向創新創業實踐的幾率更大。因此,對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進行研究,有利于應用型本科辦學定位的實現,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
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管理專業因其專業性與實踐性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日益增強,管理學科的發展面臨許多新的難題。這一切對管理教育帶來巨大沖擊,單純依靠傳統教育辦法已無法培養出合格管理人才。影響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因素很多,經過研究,我們發現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影響因素主要有:
理念是行動的指導,創新創業理念的樹立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前提。而當前管理學院的師生普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創新創業的動機和熱情。
雖然管理學院作為培養企業未來高級管理人才的地方,其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許多的教育工作者沒有深刻的認識,或者有認識,但原有的教育理念固化著他們的思維,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傳統的專業教育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向學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關注不足。
當前管理學院培養模式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仍未能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主要表現在:培養目標重專業能力輕創新創業能力;課程體系單一,專業知識面狹隘、孤立;教學內容局限于專業知識,創新知識擴展緩慢;教學方法與手段陳舊,抑制了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形成;理論教學比重過多,實踐機會過少。
師資力量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主體,而資金則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實施的物質基礎。而當前管理學院以師資和資金組成的支撐體系無法滿足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一方面,隨著管理學院校的擴張,師資隊伍卻未能得到相應的發展。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師資力量主體基本是專業教師,他們普遍缺乏創新創業實踐經驗,難以承擔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擔。另一方面,因為高校擴張,原本稀薄的教育資源一再被稀釋,難以滿足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物質需要。
考核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與活動中起著導向、激勵、監控、指導性作用。但現在大多數管理學院的并沒有一套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細化可行的績效評價標準和考核評價體系。現有的評價體系有失偏頗,缺乏對創新創業的有效引導。
在此影響因素基礎之上,結合管理專業實踐,確定培養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實施路徑,制定相對應的措施。
理念決定行動,思想決定行為。首先理性定位,樹立創新創業的辦學理念。對于高校而言,辦學理念就是其深層次價值觀的體現。科學的辦學定位是制定長遠規劃的起點,是區別于其他高校的重要特征。管理學院應該理性分析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找準定位,結合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需求,走特色辦學的路子;其次,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對教學質量起直接影響作用,因此,改變教師教學理念,使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育觀念,深入領悟創新創業教育的精髓,樹立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教育觀;最后,積極引導,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理念。傳統教育中,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的被動學習。因此,應該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人才培養模式是與教育活動并存的。是指為達到一定的培養目標,人們在教育活動遵循一定的教育理論與教育思想,通過選擇一定的方式、手段,選擇相對應的教育內容,在特定的場所或環境下,由特定的人員來組織實施的過程的總和。經過研究顯示,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巨大。
第一,改變教學目標,構建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系統。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管理專業學生的一項長期教學目標,將其作為一項系統性、全局性的工程來執行。第二,優化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拓寬專業口徑,促進學科融合。事實證明,管理學科只有和其他學科相互交叉、融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調整知識結構。第三,提高管理專業教學大綱與人才培養方案的靈活性,增加創新創業內容。
缺少師資與財力的支撐,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只是一句空談。為了更好實現管理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就必須要積極謀劃,多渠道擴充師資與資金資源,做好人才培養所需的物質保障,并成為順利開展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堅強后盾。
一是充分利用現有師資,同時補充新的師資。師資是創新創業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而我國管理專業的教師大多本身就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對企業的認識和了解不深入。因此,我們應該一方面充分利用現有師資,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方式,從企業、社會等引進新教師。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密切產學研合作。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資金的投入,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同樣如此,同時,推動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基地。
動機指導行為,行為指引方向。評價標準與體系將激發人們的行為,促使人們為達到目標而努力。作為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兩大主體,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體系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尤為明顯。
一是扭轉教師評價體系中重科研輕教學的局面。現行管理學院教師考評體系嚴重偏離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需求,重科研輕教學現象嚴重,對教學重視不夠,嚴重影響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二是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構建全面的、多元化的、全方位的評價體系。改革現有學生僵化評價體系,構建多元化、全面評價系統,改變原有重結果輕過程,關注過程評價等。實現以考促評,以評促教。
綜上所述,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只有針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其實施路徑,并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更好地實現對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