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薦秋 邢啟超
(1.寧夏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報寧夏記者站 2.寧夏檔案局,寧夏 銀川 750002)
古語有云,“衣食住行”乃民之大事。氣象是影響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因素,宣傳氣象信息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氣象宣傳工作不僅僅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日常所需的氣象信息,同時也是改進氣象工作、實現氣象工作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在融媒體時代,氣象新聞宣傳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必須不斷調整自身的宣傳政策,適應各種大眾傳媒形式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新局面。
時代的發展必然帶動產業的進步,傳媒行業的新發展要求氣象宣傳工作擺脫傳統大眾傳媒時代依賴單一媒介平臺的現狀,迎合新傳媒時代發展要求,推動自身的進步與發展。
(1)多渠道、全范圍的進行氣象宣傳。在傳統大眾傳媒時代,氣象新聞宣傳主要借助廣播、報紙和電視等傳媒形式,以固定時間的播放向人民群眾傳遞氣象信息為主要模式。融媒體時代的來臨主要在于新傳媒形式的出現,對傳統大眾傳媒形式提出了挑戰,其占據了較大的傳媒行業空間。為了更好地實現氣象新聞宣傳,必須擺脫原有的依賴較為單一的傳媒形式進行宣傳的現狀,借助新的傳媒力量,實現更大范圍的宣傳。
(2)提高氣象宣傳工作的交互性。進行氣象新聞宣傳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氣象新聞的需求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在氣象新聞宣傳過程中,注重提高與人民群眾的交流,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的根本需求能夠為氣象新聞發展指明道路,同時也能夠幫助人民群眾了解氣象新聞工作與精神,最終達到宣傳目的。
(3)提高氣象宣傳工作的趣味性?!翱旃澴?、高壓力”的工作導致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緊張,因此脫離工作后,人們更加期待輕松的文化環境實現自身壓力的紓解。氣象新聞宣傳是以更好地向人民群眾提供氣象新聞服務為目的。傳統的氣象新聞宣傳以較為刻板的形象向人們介紹氣象新聞的相關信息,而新形勢下,只有改變原有的刻板風格,加入更加新鮮有趣的因素才能夠更好地吸引人民群眾,真正達到宣傳的效果。
(1)借助網絡平臺,與新傳媒平臺相融合。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新聞內容的傳播已經成為融媒體時代大眾傳媒行業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氣象新聞的宣傳工作上,借助網絡平臺是擺脫傳統大眾傳媒時代依賴單一媒介,實現與新媒體平臺相結合的重要舉措。網絡平臺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借助網絡信息化平臺,能夠擺脫原有的區域傳媒的局限性,實現最大范圍的氣象新聞宣傳。同時,網絡平臺的存在為信息的發布者與獲取者搭建了溝通的平臺?,F階段中國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九億,占據中國絕大多數人口。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氣象新聞宣傳,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完善氣象新聞自身建設提供有效支持。
(2)不斷開發氣象宣傳新產品,實現信息多元傳播。氣象新聞宣傳工作應根據時代發展的節奏,調整自身計劃,既要不斷優化與傳統大眾傳媒形式合作,也要拓展與新傳媒形式合作,開拓更多合作平臺。原有的氣象新聞宣傳主要為在電視或廣播媒介插播廣告,融媒體環境下,微信小程序、公眾號、微博平臺的出現更好地適應了人們碎片化閱讀的需求,成為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形式。氣象新聞宣傳可以借助此類平臺,開發氣象宣傳新產品,將宣傳工作與移動互聯網平臺結合,更快、更便捷地進行信息傳遞,擴大受眾群體,更好地提高宣傳效果。
(3)建立健全宣傳機制,組建優秀宣傳隊伍。宣傳工作的推進主要依賴宣傳人員,因此宣傳人員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氣象新聞的宣傳效果。當下的氣象新聞宣傳在宣傳氣象基本知識外,還具有引導氣象新聞甚至進行輿論引導的作用,提高氣象新聞宣傳效果。在進行宣傳隊伍組建時,應注重選拔高素質人才,為宣傳打下堅實的人才儲備基礎。在宣傳工作進行時,宣傳人員應加強策劃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宣傳計劃,使氣象新聞宣傳工作能夠真正為推動中國氣象工作改革進步做出貢獻。
(4)遵循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氣象新聞宣傳同時也是黨和國家進行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的重要平臺,因此宣傳工作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氣象新聞的宣傳中,應及時反饋黨和國家對全國氣象工作開展的指導意見,展現氣象工作者在工作開展時迸發的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應的氣象工作精神,不斷強化氣象新聞宣傳效果,強化氣象工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階段的服務功能。
總之,新的傳播時代,信息的獲取和傳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氣象宣傳工作也要與時俱進,打造更具服務性的內容,創新氣象宣傳產品,利用新媒體傳播平臺,增強氣象新聞宣傳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增強其服務性、交互性、趣味性,使氣象宣傳工作更好地為大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