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子學院,山東 濟南 250300)
以瑪雅、阿斯特克和印加人所創造的文明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農業、建筑、科學等方面都對世界文明的發展有過重要貢獻和影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社會變遷,很多傳統歷史文化與文明也在逐漸消失,但是印第安人卻有著強烈的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其中,美索美洲球戲,這個在其發展中保存大量文化傳統的體育儀式,至今已延續了3000年,從有球戲比賽記載的第一批居民奧爾梅克人(Olmecs),到球戲盛行的阿茲特克人(Aztecs),球戲體現的相關文化特征,有著極大的歷史研究價值。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通過資料記錄和研究分析,系統地了解美索美洲球戲的文化淵源、規則、儀式化屬性等,加深對美洲古文明的綜合認知。
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美索美洲地區所出現的采集、狩獵文化形態各異,比較著名的文明有:奧爾梅克、特奧蒂瓦坎、瑪雅、薩巴特克、托爾特克和阿茲臺克等。這些文明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球戲,通過對這些文化的追根溯源和對比研究,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美索美洲球戲發展中最重要的文化特征。
球戲形式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化是奧爾梅克(Olmec,公元前1500~200)。奧爾梅克文明中最重要的儀式中心是圣洛倫索,大約在公元前900年廢棄,以及拉斯蓬達(公元前800~400),奧爾梅克文明鼎盛時期的文化中心。在這兩個中心,均出現了用于練習球類比賽的球場,不過球場中并沒有特殊的構造或建筑物(Castro,1973)。同時,在1995年,美索美洲球戲最古老的球場公認位于恰帕斯地區的奧爾梅克人的拉瑪達大道遺址(約在公元前1400年到1250年之間建成)(Taladoire,2000)。
在奧爾梅克文化消失殆盡之時,吸收了其文化精髓的特奧蒂瓦坎文化(公元前100~600)出現了。特奧蒂瓦坎文化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代表了中美洲文明中的最高成就,正是因為特奧蒂瓦坎人對農業、建筑等方面的側重,在此時期,球戲文化的發展有所減弱,而且特奧蒂瓦坎人的球戲活動與美索美洲其他文明大相徑庭:在由兩個石頭標記劃定的區域內,用手杖推球(Castro,1973)。無獨有偶,EricTaladoire(2000,p.27)指出,恰逢特奧蒂瓦坎衰落之時,美索美洲球戲開始了其頂峰時刻。
幾乎在特奧蒂瓦坎文明崛起的同時,出現了瑪雅文化(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200年)。在最著名的瑪雅城市奇琴伊察(Chichen Itzá),保存了最著名的瑪雅球戲Pok'ta'pok的球場,那里有高聳垂直的墻壁和展示球員成為祭祀犧牲過程的浮雕墻面。在公元800年左右,瑪雅文明進入全面衰落階段,引發了瑪雅人向尤卡坦半島遷移大潮,在尤卡坦半島這個移民區,逐漸出現了新的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在特奧蒂瓦坎文明消失、瑪雅文明衰落之時,托爾特克文化(公元950~1250)將美洲古文明的中心帶到了圖拉。Florescano(1995)在他的作品中指出,圖拉王Ce Acatl Topolitzin Quetzalcóatl是印第安神話中的羽蛇神的原型,羽蛇神即美索美洲球戲所敬之神和祭祀對象,這一托爾特克傳統也由后來的阿茲特克人廣泛流傳下去。
在球戲方面,阿茲特克人延續了托爾特克的傳統,因此也酷似瑪雅的Pok'ta'pok,只有些許空間尺寸和模板上的細微差別。球賽球場位于圣地中心,緊鄰主祭壇,由此,阿茲特克人對于球戲活動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通過美洲球戲與上述幾種古文明的密切聯系,我們可以看出,球戲除了是一種有著數千年歷史的祖先習俗之外,還有著與儀式、政治和經濟相結合的特質,被置于美洲古文明的權力和歷史范疇之內。
貝爾納迪諾?德?薩阿貢修士在其所著的《新西班牙諸物志》,即《佛羅倫薩手抄本》中,關于球賽有如下詳述:“……那個把球穿過那里的人贏了比賽;大家沒有用手踢球,而是用屁股頂球;他們帶著專用手套,臀部上綁著皮帶,以方便傳球?!?/p>
Taladoire(2000)通過不同文明區域的史料,對球戲有了進一步的研究。據其觀點,球戲比賽分為兩隊,每隊7人,并且有一個裁判站在球場中間直接投擲或傳球,球為橡膠材質,約三公斤重??梢杂蒙眢w部位或規定的輔助器件(甲板、手套、髖、手、前臂等)擊球,接觸部位也會有時間限制。當球被未允許的身體部位碰到時,視為死球或失點。當用腳踢球而犯規時,對方球隊能得到1到4個點(具體分數按照事先約定)并控球,當有人穿球過石箍之后,即視為贏得該場比賽。
截至目前,已經發現了1500多個美索美洲古球場,數量遠超希臘和羅馬的古運動場。這些古球場,不僅是球戲的運動場,更是美索美洲關鍵的傳統宗教和儀式場所。
薩阿貢修士在其研究中對球場做出了詳盡描述:“這場比賽在土著語中被稱為tlaxtli或tlachtli,場地里有兩面墻,相距約二十或三十英尺,每面墻的長度在四十和五十英尺之間,約一個半人高,場地中間有一條分隔線。分隔線與墻面交接的地方,放有類似磨石的圓形石頭,石頭中間都有很大的孔洞,球可以輕松穿過。”
關于其文化內涵,歷來的假設都圍繞在土地生產儀式、戰爭祭祀和天文象征三方面展開,尤其以后者居最。就像所有的體育比賽一樣,踢球的對手之間會進行一場競爭,每一場美索美洲球戲的兩個對抗陣營則分別代表了白天的Quetzalcóal(羽蛇神)和晚間的Xólotz(黑暗之神)。一次球戲的展開,就代表了墨西加神話中光明與黑暗之間的較量,也就是太陽,即理性、男性的象征,和月亮星辰,即非理性和女性的象征之間的競賽。而每次比賽的結果,必定是白天戰勝黑夜,太陽戰勝月亮,陽剛征服陰柔,由此宇宙秩序才能得以維持。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每一場球戲結束之后,都會進行殘忍而血腥的人祭。在美索美洲球場上,人祭也成了維持宇宙秩序和土地生育力相關聯的因素,因為古印第安人認為從球場流出蔓延到土地上的血液能促進植物萌芽和莊稼繁榮,從而養活更多的人口。據相關記載,瑪雅人經常在旱季期間舉行球賽并舉行人祭活動,以祈求雨水、增加土地肥力。在墨西哥的一處奧爾梅克遺址中,浮雕墻上生動再現了球戲結束后斬首球手進行血祭儀式的過程。也有跡象表明,在瑪雅人之中,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示威方式,可以在球場上向他們犧牲的被俘國王挑戰,因此,此時的球類比賽不只是一項運動,而且有一定的軍事戰爭上的外交意義。
美索美洲球戲作為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歷經古中美洲的印第安文明興起和消亡、殖民者入侵、拉美獨立運動,時至今日,在墨西哥及南美洲地區,仍然保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瑰寶。研究這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老球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古印第安文明。
我們追根溯源,美索美洲球戲和奧爾梅克、特奧蒂瓦坎、瑪雅、薩巴特克、托爾特克、阿茲臺克等文明之間淵源,又研究了球戲的規則、球的材質,進一步探究美索美洲球戲的文化內涵,發現美索美洲球戲遠非一項簡單的體育運動,而是與信仰、祭祀和戰爭相關的體育儀式。可見球戲體現的相關文化特征,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有待于我們日后做出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注釋:
①Sahagún(1999,p.459-460),引文為筆者譯,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