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中國優秀的競技體育運動員因長期往來于世界各地參賽,其不僅僅代表著個人形象,同時也代表著國家形象,他們的形象從古至今都是競技體育乃至國家的寶貴資源,尤其在新媒體時代與當前中國發展的新時代。因中國在傳媒方面一直處于劣勢,如何利用好競技體育運動員的親和力、滲透力和影響力,突破信息繭房傳達中國的政治主張、價值觀與政治發展訴求以及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是運動員媒介傳播的重點,而其中挖掘、利用和培養優秀競技體育運動員的核心素養更是重中之重。
良好國家形象是一國發展的有效助力,關乎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的聲譽及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十九大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現如今,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不僅站起來了,而且逐漸富強起來了。隨著各方面的快速發展,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在日益利用大事件如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展開外交,擴大話語權,展現文明大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競技體育及大型賽事作為政治活動展示窗口被賦予了特定時期的歷史使命,可以代表和展示國家的政治榮譽與威望,亦可以借機擴大國家話語權和展示國家形象或威望。
競技體育賽事在構建國家軟實力和提升國家形象方面有著直觀、可信、感性和滲透力強等優勢,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一直被諸多國家作為先行力量而利用,如日本借助1964年東京奧運會擺脫了二戰的陰影并逐漸崛起;韓國借助1988漢城奧運會展示了新興國家形象并實現經濟崛起;英國借助2012年奧運會契機幫助英國民眾重拾信心,同時向世界展示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塑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國家形象;中國借助北京奧運會輸出了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開放、友好、和平、進步的國家形象;2014年俄羅斯借冬奧會實現了大國復興的國家形象;印尼前總統蘇西洛兩次申辦亞運,在蘇西洛的兩個任期內,他一直強調印尼需要復興和崛起,一直視舉辦亞運會為提高印尼國際地位和國際聲望的重要機會,印尼認為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是一種非常直接有效的推銷活動,不需要做任何宣傳,全亞洲和全世界的目光都會通過電視直播集中到印尼,這可以極大提升印尼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當前中國的發展需要借助各種大型活動、大事件展示中國的璀璨文明與文化,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后達到的新景象,同時中國也要借助各種大事件增加發音機會,公開中國的外交與政治主張。
雅加達亞運會孫揚200米自由泳奪冠后領獎時面對三面國旗突然掉落,在國歌奏完后其從容與組委會要求“one more time”,這一刻很多人都更為孫揚驕傲,孫揚不僅證實了自己的運動才能,同時體現了一個新時代中國運動員該有的國格擔當、尊嚴感與綜合素質。回望2017年中國體育,創歷史奪得男子仰泳世界冠軍的徐嘉余走下領獎臺,將金牌掛在恩師徐國義的胸前;新“鐵榔頭”朱婷屢屢力挽狂瀾,率領中國女排重捧大冠軍杯。體育這面鏡子,折射的是一個民族的精氣神。從近百年前“一個人的奧運”,到改革開放初期“學習女排,振興中華”,再到里約奧運會“用盡洪荒之力”,一代代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奮勇爭先,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由此鍛造出以為國爭光、自強不息為核心的中華體育精神,成為全體華人的公同精神財富和珍貴記憶。
運動員的核心素養涵蓋了運動成績、個性偏好、社會參與乃至言行舉止,是國際大眾認知和感知某個國家的重要渠道,屬于國民傳播,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徑。通過我國優秀運動員不僅可以塑造國家形象,還可以展示和傳播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和無痕倡導者。這樣的實例不勝枚舉,如2011年與2014年,我國網球運動員李娜在分別奪得法網公開賽冠軍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后舉起中國和亞洲第一座網球大滿貫獎杯時,她的那份自信、幽默、風趣與獨特在世界聚光燈下發揮得淋漓盡致且恰到好處,充分展現了中國新時代運動員與中國人的新形象,悄悄地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人原有的那種刻板、不茍言笑和不自信的印象。雅加達亞運會女排姑娘朱婷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女運動員。”朱婷給人留下的是陽光、自如、開放和輕松。這些不僅展現了我國優秀運動員的個人氣質、形象特征及相關核心素養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演變,更是直觀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日新月異以及中國人的自信與文明。
核心素養指的是“核心”的素養,即關鍵素養,是一個整體性、發展性特點的概念,是一種能力集合,而這種能力集合具備引領性和持續性且關乎事物全局,能促進個體不斷學習、滿足社會需要和更好地適應未來。運動員尤其是有機會參加國際大賽的競技體育運動員,身為公眾人員的他們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代表和體現著中國形象,在奧運文化場域中,奧運會運動員是展示國家形象的具象群體。隨著地球村的來臨與我國競技體育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不斷提升,更多的運動員會有更多機會出國參賽參訓,作為文化使者與傳播媒介,其實他們亦是中國國家實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新時代中國人精神面貌的縮影。新媒體時代,更多國家非常重視運動員的影響力與感染力,紛紛利用運動員龐大的受眾群體,采用議程設置理論輔導運動員如何利用好媒介和大事件建構好國家形象。由此可見,在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和世界杯等舉世矚目的競技舞臺上,運動員成為人們獲取、認識和感知其所在國家信息的重要途徑。遵守和服從規則,爭做文化使者,爭當公眾心中的“優秀體育健兒” “國家驕傲” “青年榜樣”和“道德楷模”。競技體育從來不只是體育與競技水平的較量場,運動員因其身份的特殊而被賦予了多種責任與義務,眼球經濟時代運動員的關注度更是不斷提升,作為公眾人物一定要謹記自己的使命,謹遵自己的社會責任,謹言慎行,運用自己的核心素養和人格魅力充分發揮好自己的正面影響力。
前幾年,奧運游泳冠軍孫楊的負面消息接二連三,與空姐的“姐弟戀” “耍大牌” “師徒反目”等一系列事件令其形象大損,圈內圈外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隨后杭州的無證駕駛估計令其形象跌到了谷底。但是,孫揚在雅加達亞運會的完美表現使得大家改變了對他的印象,他變得成熟穩重,不再是那個莽撞的缺乏紀律性的青年,而是一個有著個人智慧且能維護國家尊嚴與榮譽的中國新時代好青年。競技體育運動員的身份特殊,其核心素養包括道德品質、言行舉止、知識技能水平與能力才干等各個方面都非常關鍵,所以應加強其文化教育,突出文化知識學習在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加強管理并培養其應對新媒體的應變能力與傳播能力。
我國優秀運動員的核心素養可以塑造國家形象,展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將體育健兒爭金奪銀與提振民眾士氣、凝聚民族精神、體現和傳播中國文化等聯系在一起,有特定時期的特殊作用。競技比賽是運動員被了解和關注最重要的渠道,比賽的結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改變,但比賽過程中精彩難忘的瞬間和運動員的言行舉止以及相關個人氣質卻經常成為媒體和觀眾的關注焦點。鄒市明現在是家喻戶曉的拳擊手,通過關注不難發現他的形象是綜合而多元的,他有想法、有態度、有愛情、有親情,并以一個更加獨立和立體的“人”出現在大眾面前,不再完全成為中國拳擊的代名詞。從單一的英雄式的運動員形象發展為一位既尊重對手、有血有肉、為國家榮譽章戰沙場的“硬漢形象”,又浪漫、愛家、知恩圖報的“好男人”形象。
2013年,李娜入選美國《時代》雜志年度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名單。最后,《時代》雜志總編輯在談到選定這份名單的基本原則與為何選擇李娜作為封面人物時表示:“這一百人的名單選出的不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人和最聰明的人,它選出的是一百位最具有影響力的人。這百位獲選人因自己的思想、創造力以及他們的行為去改變這個世界,并對其他人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啟動《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的拍攝工作中選出的12位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選中有運動員5席,旨在塑造和提升中國穩定繁榮、開放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形象。
國際性體育賽事擁有廣泛的受眾,是運動員群體塑造國家形象的國際交流平臺,同時,像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和世界杯等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平臺為運動員塑造國家形象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運動員不僅要努力提升和完善自我,更要懂得利用個人智慧化解困境、窘境去約束、控制和表達自我。在體育賽事中不僅表現出高超的運動素養,還需展示出良好的應變能力與交流溝通能力,積極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維護體育精神,充分發揮名人效應促使個人塑造國家形象的可能性發揮到最大,這都是運動員在新形勢下要明確和完成的全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