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楠
(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 100037)
廣義來說,圖書封面文案包括:書名、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產品特色,名人推薦等,其作為文案中很重要的一種,要寫好寫出銷售力,還是需要技巧,具體展開闡述之前,舉個文案的例子做一對比,大家就會對如何將信息明確傳達給讀者,如何有效宣傳銷售賣點有更明確的認識。
舉例:如果給一間健身房寫文案,鼓勵大家來健身,你會怎么下筆?
A文案:一流健身器材,練出完美身材
消費者:什么算一流?什么叫完美?
B文案:每天堅持健身,減壓、減肥又塑形
消費者:這我都知道啊。
C文案:不開心的時候,流淚不如流汗
消費者:最近和男朋友總吵架,干脆去健個身吧!
你有160斤重,你的悲傷和恥辱比你更重
消費者:胖子的人生太艱辛,趕緊去健身吧!
每次洗完澡站在鏡子前,都舍不得穿上衣服
消費者:身材差穿什么都不好,身材好什么都不穿更好,健身才是王道!
A型文案很常見,使用了極端的形容詞和無意義的押韻。在各種網店的產品詳情頁上,消費者已經見過它們太多次,但卻像一群打了照面就消失的路人,始終走不到心里去。
B型文案開始拋棄云里霧里的形容詞,和消費者講道理,文字樸實。可是在信息爆炸時代,消費者聽過的道理太多,“道理我都懂,就是懶得動”才是現實。不把血淋淋的真相剖開,很難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C型文案懂道理,更懂洞察,也適當地使用了文字游戲。它洞察到了B型文案中“減壓、減肥、塑形”背后那些活生生的原因,每一句都有場景,有畫面感,在文字上也運用了一些小技巧,比如“流汗”和“流淚”的比照、將抽象的“悲傷恥辱”的重量和具象的“160斤”體重對比,以及對“洗完澡照鏡子”這一常見小動作的調侃。
圖書封面文案也是同樣道理,下面具體介紹一些寫作技巧:
想象讀者是你認識的人,然后給TA寫信,也就是“為讀者而寫”的文案,有一個技巧,就是直接在文案中用“你”這個稱謂,“以你為導向”。同樣是舉個例子來說明:
本公司最新設計的會計軟件不但功能升級,還有友善的操作界面,適合中小企業處理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以及會計總賬的運算。
更好的表達是:
我們的會計軟件能幫你平衡收支、管理現金流、追蹤尚未付款的顧客。最棒的是,這套軟件操作簡單,不需要額外接受訓練。
寫文案的時候,如何組織素材,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效果,所以表達賣點這件事要仔細斟酌。最大的賣點放在最前面,接下來可以加解釋這項賣點的細節,然后是相對次要的賣點。每項賣點最好獨立成行或成段。
不妨先寫下銷售賣點,然后用符合邏輯、更具說服力的方式編排,然后再通過語句依次呈現在文案中。
文案的每一個段落都應該簡短,太長的段落會讓讀者望而卻步。一個塞滿小字的封面,所傳遞的信息只是“這本書一定很艱澀”。
不妨先寫一個主要的段落,然后再細分成幾個小段落,必要時可以添加小標題。段落與段落之間要保留空間。
短句比長句容易閱讀?!伴L句會讓讀者精神疲憊、頭暈眼花,等到他們好不容易讀到最后,已經忘記前面在說什么?!?/p>
知名著作《為什么約翰尼無法閱讀》的作者指出:商業寫作的最佳句子長度是14~16個詞匯。封面文案的寫作也把簡潔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一般6~16個詞匯之間為宜。
如何把長句變為短句?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拆分,用標點符號把長句分成幾個部分。而且,同樣長的句子會顯得死板,得讓句子長短相間,使文案才會產生韻律般的流動。
簡單的詞匯比生難詞匯溝通效果好。通常難字會讓讀者不愉快或者分心。撰寫圖書封面文案的時候,任務在于“溝通”,而不是設法讓別人佩服,或滿足自我,要避免使用華而不實的詞匯,文案里的用字要像店鋪門口的櫥窗一樣,讓讀者對圖書一目了然。比如說:“市場走勢呈區間整理”就沒有“市場會上下震蕩”好。
創作簡潔文案的重要方法是多次重寫。第一次完成草稿時,一般都會忍不住多說幾句,多寫一些,在進入編輯階段,就應該刪除不必要的字句、浮夸縹緲的詞等等,然后才能創造出鮮活利落的文案,使讀者對圖書產生感興趣,一路順利走到成交。
假如讀者并非專業人士,就別使用術語。因為只有在專家互相溝通時,彼此的知識結構相近,知識領域相通,使用術語才有真正的用處。就像計算機專家之間交流使用“比特、字節、只讀存儲器”等詞沒有障礙,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詞匯的意思,還是慎重使用,大概有這樣兩個原則:
除非95%以上的讀者都懂,否則不要使用術語。如果一定要用讀者不熟悉的術語,就要解釋術語的意思。除非術語可以精確傳達意思,否則就不要用。
封面文案是通過展示圖書的具體信息來說服讀者購買的,所以懶得探究圖書特色的文案寫手,只能寫出模棱兩可、說服力弱的文案。
斯特倫克與懷特在著作《英語寫作風格的要素》中指出:如果說研究過寫作藝術的人有任何共同遵循的重點,那么一定是:“能夠維持讀者注意力的唯一確定方式是明確、具體、清晰的內容。”
舉個例子做一對比,一個是空泛的文案,一個是明確的文案:
《好管家》是美國最廣為閱讀的出版物之一。
每個月有超過五百萬讀者閱讀最新一期的《好管家》雜志。
假如書名是整個封面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文案第一段就是第二重要的部分,因為這一段如果達成了書名所做的承諾,讀者就會被吸引著繼續往下讀。但是,不要在文案前面過多的“暖身”,應該在第一句就開始推進銷售。
很多讀者喜歡閱讀清楚、簡單的文案,也就是要讓文字像講話一樣。寫作專家稱之為“對話式語調”。就是在審視文案草稿的時候,不妨反問自己,這篇東西能不能用講話的方式念出來而不拗口。
用“我手寫我口”的原則,寫出更接近對話式風格的文案,可以嘗試這幾種方法:使用代名詞,使用口語化的表達,使用簡稱,使用較簡單的詞匯。如果在語氣自然和文法正確之間選擇,還是選擇語氣自然吧。
學生會用彩色筆在課本里面劃線,這樣做可以節省讀書時間,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可以找比較重要的地方回顧,不必整本書重新看。
跟課本一樣,加粗字體、手寫體、下劃線、壓印部分段落等也可以讓封面文案里的部分字句凸顯出來,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注意到關鍵字句、段落和銷售賣點。
綜上,通過以上這些技巧,基本可以完成一篇優秀的圖書封面文案,再交付設計之前,請再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份文案是否落實了書名的充分解釋?這份文案夠有趣嗎?這份文案容易讀懂嗎?這份文案具有可信度嗎?這份文案有說服力嗎?這份文案夠具體明確嗎?這份文案夠簡潔嗎?這份文案節奏夠流暢嗎?這份文案能否鼓勵讀者實際購買?
如果答案大部分都是yes,那么,請放心設計出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