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紅
大嶺山鎮新風中學 廣東東莞 523820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處于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下,社會逐漸變得復雜多樣,對于學生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著一定的影響,并對學校道德教育工作加大了難度和挑戰。初中道德思想課程教學一直停留在,對于教材上的講解表面,教師的單一教學授課模式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發展。而且大部分的課程缺乏趣味性和實際性,讓學生很難融入到深層次的思考。因此,現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運用生活化和多元化的教學案例重新吸引學生的課堂關注度,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提升道德教育的教學效率。教材從思想道德與法治的轉變,反映出教育部門對學生從道德與法治兩方面的同時教育,雙管齊下,這樣能夠有助于學生將來更好地適合社會生活環境。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模式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能夠讓他們掌握法治知識,并明白兩者的重要性。
現今初中生學習科目較多,每個科目包含很多復雜的教學體系和學習知識,而道德與法治教育又是一門專業理論課,如果還是以一味按課本教材言論的話,難以活躍課堂氛圍,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當前課堂講授的教材知識,選取相應的現實生活實況和實例結合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不是課本上的枯乏無味之談。例如:在講解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收到損害一課時,由于學生還未深入現實社會,有些理解未能意會。教師就可以介紹,我國株洲市曾經發生過工廠拖欠工資的典型案例,拖欠金額已超過十萬元,嫌疑人拒不執行勞動部門的指令,最終被公安機關抓獲,按照法律法規,嫌疑人被判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還要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教師就可以繼續延伸知識點,引導學生從道德與法治生活的角度分析這個案例,通過充分的講解,讓學生意識到法律武器的保護作用和重要性,提升學生自身的道德法治知識和理念,從而養成自身的良好道德修養素質和履行義務的責任意識。
其實道德與法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其囊括的理論思想和實踐經驗。例如:談論學生的正確消費觀念時,可以讓教學更生活形象一些。假設小紅同學說“同學買了一件名牌衣服,我買的要比他更貴更時尚”,而小紅媽媽說“商場正在促銷大減價,我也跟著買了現在特別流行的包包”,這時候小紅的弟弟也說“教師節我給老師做了一張DIY賀卡”。這時候,其實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討論,分析小紅的家人各自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以及他們個人是否有過和其中一個類似的心理。再分別向學生仔細分析介紹:小紅是消費心理中的求異心理;小紅媽媽是從眾心理,小紅弟弟則是比較值得大家學習的求實心理,屬于健康的消費觀念。這樣子將學生的生活內容融入到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教師改變以往乏味的教材導讀及分析的模式后,運用現實生活的法治信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在這種新理念指導下的道德教育課堂,相信一定會有更好的效果和體現,也能夠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深刻內涵。例如:在介紹《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時,教師可以通過舉例近年來的貪官污吏,以及他們的濫用職權、收受賄賂等性質嚴重的實例事件,正確引導學生“權力是把雙刃劍,需要監督”的主導思想,讓學生更了解國家目前面臨的道德法治壓力,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隨之教師就可以更加深入講解其他相關的道德理論知識點,順利地開展相關教學課程。
總的來說,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可以做到結合課堂內外,結合實際與理論,確保學習知識是能夠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平時也可以多積累實際案例,多挖掘一些生活教育資源,并將其引進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學習知識空間,培養學生對現實生活的多觀察與多思考,從實際生活中總結道德知識,學習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知識的同時逐步建立陽光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良好品德建立和對法治知識的認知,希望本文提出對道德與法治教育有一定的幫助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