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桂茹
富平縣張橋鎮南莊小學 陜西渭南 711700
激勵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激勵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運用激勵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信心,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教師在采用激勵式教學方式時,需要針對學生的性格開展激勵式教學活動。教師要針對學生個性開展激勵式教育方式,充分地發揮激勵作用,例如,在講解《落花生》這一課時,教師提出問題:作者僅僅是在談論花生嗎?教師組織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性格比較活潑的學生,會主動地與其他同學溝通與探討問題,并充分地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對于此類學生,教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文章不僅僅是在談論花生。而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不善于與其他同學交流,面對這類學生時,教師要善于采用激勵性的語言,積極地鼓勵學生。多說“老師相信你”、“快去和其他同學討論問題吧”這類語言,促使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激勵教學分層,促使所有學生都得到發展。
口頭語言激勵即教師以談話形式、提建議或是發表見解等將激勵信息傳達給學生。此種激勵形式的展開方式是多元化的。例如,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會重述前面學生所說的話,此時教師不應責難學生,而應以幽默的形式來化解“尷尬”,“重要的事情要強調三遍,這位同學很好地做到了陳述第二遍。”當一些學生思考性較強,且能夠發掘別人所不易發現的文章關鍵點時,教師應適時夸獎和認同道:“果真是火眼金睛,能一眼識別別人所難以發掘的‘神魔鬼怪’”。當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間配合得十分和諧,并取得學習成效時,教師可贊許道:“你們之間真是默契十足,宛若福爾摩斯與華生啊!”通過這樣的激勵語言教學,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僅被大大提升,且更愿意開動腦筋來思考問題。這顯然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古詩詞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資源,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要能吟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而這些古詩實際上也蘊含著深厚的勵志教育資源,對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也大有裨益。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應當善用古詩文的激勵作用。例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人生的意義,是想要在白發蒼蒼年紀后悔沒有多讀書而徒留遺憾,還是在青春年少發憤圖強,然后在年老時候能夠暢心所欲的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借此來勸導學生珍惜年少讀書時光,發奮苦讀。
小學生生性好動,若要維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顯然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激勵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將游戲帶入課堂之中,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如教學《將相和》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展開小組合作形式,讓學生分別扮演藺相如、廉頗等人物,并鼓勵學生在人物扮演過程中充分思考文中所要傳達的思想主旨,而教師可適時地提出問題,如“藺相如立功靠的是什么?”、“廉頗為何負荊請罪?”等,以激勵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
激勵教育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來采取欣賞教學手段,如欣賞音樂、圖畫、文章、詩歌等,使學生獲得心靈上的激勵,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有效提高語文學習質量。如教學《秋天的雨》時,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秋雨圖片,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體驗到秋天那獨特的爽朗豐收之美;又如,《生命生命》,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作者杏林子飽含對生命熱情的世界,讓學生在品讀文章的過程中,能珍惜生命,并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努力,發揮出人生的無限價值。
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之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大多爭強好勝,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多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采用激勵的方式使學生學習熱情得到提高。例如,針對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生字詞的背寫比賽,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背寫比賽,看哪個小組寫得又多正確率又高,對獲勝組的學生進行表揚,也可以準備小紅花等對這些學生進行物質上的獎勵。同時要對落后的學生進行鼓勵,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稍差的學生。通過激勵,使全班的實踐熱情得到提高。由此,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高漲起來,使整個課堂氣氛得到活躍,學生也會在這種競爭情景之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激勵法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愛上語文這門學科,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