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禮燕
永善縣茂林鎮(zhèn)文山小學 云南昭通 657300
進入新世紀、知識與創(chuàng)新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看,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更難,更有挑戰(zhàn)性,而在小學階段學會數學提出、善于提出數學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小學生如何學會提出數學問題。
首先,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方法仍然盛行,學生為了回答教師問題,疲于應對,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完全遭到禁錮。沒有自我展示才華的空間,更沒有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空間,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有疑,有問,然后再去探索解決之道,能正確提出相關數學問題,也就鍛煉了我們的數學“心臟”。其次,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到問題的存在,能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決定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方向和性質。因此在日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查找問題的存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日常數學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問題,想問題,解問題,學生思維才有方向;才有鍛煉思維的動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會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所以、我校針對"如何讓小學生學會提出數學問題”進行實踐探索研究。
1.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讓小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分析問題,并能找到解決方法,最終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突出意識,新課標中最突出的一個重點就是突出“過程性目標”,過程就是要學生“經歷、體驗、探索、解決”,而培養(yǎng)學生如何問題的意識,問題好壞關鍵在于問題的切入點,就是找到問題的爆發(fā)點。
2.構建數學問題理論。以學生為問題切入的中心點,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探索問題、主動發(fā)現問題和主動解決問題,對所學數學知識點進行主動建構,從而構建數學問題知識體系。構建學習數學問題觀,提出問題的途徑,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體系,形成數學問題多元化發(fā)展。
3.教育教學數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引導學生不斷發(fā)現、提出問題直至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和途徑,實現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知識體系。
4.名人的論著:從中國的毛澤東、孔子、朱熹、陸九淵、陶行知、顧明遠到外國的愛因斯坦、布魯納、費賴登塔爾、波利亞、蘇霍姆林斯基,他們無不強調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實現數學問題得到合理解決的重要性。數學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試驗、猜想、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
1.小學數學低段(1—2年級)學會提出數學問題的培養(yǎng)。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旨在“讓學生參與知識建立起來的過程”,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初步培養(yǎng)低段1、2年級學生會發(fā)現、提出簡單,直觀的數學問題。通過探索與研究,讓教師能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組織教學,真正讓低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教師設定問題,學生被動解決問題,依據教育教學規(guī)律進行教學活動,大膽地鼓勵低段學生進行問題尋找,只要他們能提出不管什么樣的數學問題,都應積極鼓勵。
2.小學數學(3—4年級)中段學會提出數學問題的培養(yǎng)。通過低段的培養(yǎng),在中段我校教師更應該加大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提出有質量、有水平的問題,找到問題的精華,切中問題的要害就顯得十分重要和關鍵,鼓勵學生敢提,敢深入提出數學問題,是我們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一環(huán),因此提出好問題就是數學能力得到提升的展現。
3.小學數學高段(5—6年級)學會提出數學問題的培養(yǎng)。讓學生參與知識構成的整個過程,努力挖掘學生的探索數學問題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提出好問題、找到分析問題的好方法、解決問題的好途徑,從而養(yǎng)成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樹立遇到數學問題不退縮,不害怕,敢于向數學問題開戰(zhàn),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為推進數學教學新課程改革,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基礎。通過探索與研究,教師能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依據教育教學規(guī)律進行教學活動,讓呆板的數學課堂活起來,動起來,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樂園,最終實現學生樂于提出數學問題的目的。
1.營造數學課堂和諧、輕松的氣氛,擁有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積極引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去尋找問題,讓學生體驗提出問題的成功感和榮譽感,逐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問題,同時樂于提出問題。
2.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主動提問題。誠然,影響“提問”的不僅有智力因素,還有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說問題的產生除了問題情境的重要條件外,決不能排除課堂物理環(huán)境,對心境的影響,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因此,我們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以真誠的耐心和熱情的鼓勵送給學生,讓學生們能在寬松、愉悅的心態(tài)中敢于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