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魯玉 甄 鵬
圖書館報是圖書館與讀者溝通聯(lián)系的紐帶,是師生集學習研究、信息發(fā)現、知識創(chuàng)新與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文化學術中心,是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圖書館借助館報,可以實現以下目標:有針對性地建立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宣傳推廣圖書館資源和服務;拓展文化交流途徑,發(fā)揮文化育人功能;助推書香校園建設,提升圖書館文化建設水平,促進圖書館服務轉型升級。館報的發(fā)行是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水平,增進師生交流的又一平臺。為實現這些目標,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堅持“聯(lián)系讀者、服務師生”辦報宗旨,立足山東農業(yè)大學辦館實情,報道山東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和社會圖書館乃至國內和國際圖書界的重要新聞和重要信息,開闊眼界,圍繞高水平大學和“雙一流”建設目標,不斷提升本館的服務水平,創(chuàng)新我館的服務措施,成為國內一流的圖書館。
調研了全國23所重點高校和農業(yè)院校圖書館的館報出版發(fā)行情況。得出結論:全國23所重點高校和農業(yè)院校圖書館,其中有15所有電子館報或紙質館報。具體情況歸納如下:
館報期數: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報每年出版4期至10期不等,個別高校圖書館報僅有1期或者2期,或者不連續(xù)性出版,或者停刊。
館報大小:各高校館報的紙質版紙張大小有32開和A4,并裝訂成冊成為館刊,也有A3或4開大小的傳統(tǒng)報紙。
館報用紙:有新聞紙、銅版紙、輕型紙等情況。
電子館報:圖書館主頁建有館報網站,形式采用iebook、PDF/word制作模式,或專用軟件如indesign、photoshop設計的圖片格式。
館報稿源:稿件來源以圖書館各部門為主,兼有讀者來稿。
館報內容:主要涉及館情動態(tài)、資源服務推介和讀者來稿,主要以前兩者為主,且相當部分圖書館報以館情動態(tài)為主要內容。
同泰安市報業(yè)資深人士和校報編輯人員進行探討交流,根據當前山東農業(yè)大學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展開討論,考慮到人員狀況和技術力量,最后找出了適合館情的館報模式。從而規(guī)劃設計好館報的形式內容,以保障館報的高質量高水平,更重要的是保障連續(xù)出版。擬對館報策劃如下:
館報用紙:調查發(fā)現目前高校圖書館報一般用銅版紙、輕型紙、新聞紙等三種紙張印刷。通過考察,咨詢專業(yè)人士,我們得出結論:銅版紙體現圖片色彩的效果尤佳,適合畫報印刷;輕型紙適合文字印刷,即適合以文字為主的圖書印刷,重量較輕方便攜帶;而報紙內容圖文并茂,銅版紙和輕型紙都不適合印刷報紙,因此我們館報用紙定為新聞紙,報紙幅面大小定為4開,設4個板塊,印刷方式定為4色彩印。
館報名稱:通過調查表,不難看出,“圖書館與讀者、***圖苑”等館報名稱重復較多。經過館內外多方面的交流溝通,采納意見,考慮到山東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報既要具有圖書館報特色,又要有山東農業(yè)大學的元素,所以最后定名為“書香山農”,意為引領山東農大學子走入知識的殿堂,開啟書香之旅。報頭“書香山農”題字,請山東農業(yè)大學知名校友專家題寫或者著名書法家題寫,可以提高報紙的知名度。
館報印刷:發(fā)行紙質版館報,需要專業(yè)排版軟件,如indesign、photoshop、方正飛騰等。目前我館內沒有熟悉這類軟件的技術人員,需要尋找報紙印刷公司,借助他們的專業(yè)技術完成報紙的排版印刷,這就需要在我校所在地泰安市范圍內找到符合我們要求的印刷公司。最后,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泰安市范圍內正規(guī)的報業(yè)印刷公司有泰安市大眾報業(yè)印務有限公司,泰安日報社印刷服務公司,泰安農大印刷有限公司等三家報業(yè)出版廠家。通過比較,三家印刷公司中,泰安市大眾報業(yè)印務有限公司價格最高,泰安日報社印刷服務公司距離較遠,不利于排版印刷方面的交流,我們館報最后定在泰安農大印刷有限公司印刷,調查中我們欣喜地發(fā)現《山東農大報》也在該公司印刷,利于館報在排版風格上與校報一致。
館報出版:“書香山農”每年擬出版4期,時間定在3月、5月、9月、11月下旬,每次印刷1000份,除辦公室留存10份外,其余全部發(fā)放,發(fā)放范圍為:省外農林院校圖書館、省內全部高校圖書館通過郵局寄送;校內各部門資料室辦公室通過報箱送達;圖書館志愿者、圖書館全體職工、團委和研究生學生會共500份;剩余部分放在圖書館前臺方便學生取閱。隨著辦報經驗的積累,我們不斷提高館報質量,逐漸增加期數和印刷量,扎實推動館報的高質量出版發(fā)行。
語境:羅佳剛在辦公室走廊外和爸爸打完電話,情緒十分低落,根本沒有意識到部門主任手里正拿著一疊材料向她走來。主任看到羅佳,將材料遞給她。可此時的羅佳還沒有從低落的情緒中緩和過來,站著一動不動,沒有接過材料,看著它掉到了地上。
館報電子版:館報電子版,計劃在紙質版發(fā)行一周之內推出,以補充紙質版發(fā)行量的不足。
內容,是報紙最重要、最實質的部分。優(yōu)質大量的稿件是館報質量的根本保障,許多高校圖書館報停刊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稿源。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考慮,各方面挖掘稿源,解決稿源問題,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加強人員隊伍建設[1]。
第一,成立館報編輯部。為保障館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在全館范圍內選拔有寫作美術特長的館員成立編輯部,館長任主編,館報的采訪約稿、排版印刷都有專人管理、責任到人。同時,把館報定位于全館工作高度,館報宣傳圖書館的工作,宣傳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有全體圖書館人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保證信息來源全面,可以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宣傳圖書館。
第二,建立通訊員制度,利用好通訊員隊伍。報紙的發(fā)展離不開通訊員,通訊員是報紙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和強大力量。通訊員的主業(yè)就是為報紙寫稿。
學生通訊員活躍在學生群體中,能第一時間接觸到同學成長生活的實際,能夠提供大量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在館報與讀者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讓館報與讀者之間縮短了距離、密切了館報與讀者的關系,起到了“情報員”“聯(lián)絡員”作用。
通訊員制度就是給通訊員“充電加壓”,作為編輯部常規(guī)業(yè)務,在每年10月,新生入校一個月后,招聘有特長有熱情的新生加入編輯部,以充實通訊員隊伍,新老通訊員之間傳幫帶、新老更替,不斷為館報編輯部輸入新鮮血液,成為館報源源不斷的生力軍;每年12月評選表彰優(yōu)秀通訊員,實行通訊員淘汰制,這些做法保障了通訊員的數量和質量。
2.多角度、多層面設計版塊內容[2]。
館報四版中除頭版報道圖書館館務大事外,其他版面不固定內容,根據時事隨時調整更換。
行業(yè)交流:定期刊登世界著名高校圖書館及國內重點高校圖書館,介紹他們的館舍建筑、辦館風格、創(chuàng)新服務、歷史和卓越成就。在全館發(fā)出倡議,館員利用出國出差等機會學習先進圖書館的工作經驗,寫成文章放到館報上作為行業(yè)交流。讓每個員工都參與到辦報中來,增強他們的責任感,提升自身素質,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同時也能反映出圖書館工作形式的平凡而工作內容的不平凡,反映出圖書館人兢兢業(yè)業(yè)的奉獻精神。
資源導航:除了常規(guī)的好書推薦欄目,多種形式開展資源的推廣,例如:專家薦書、閱讀達人薦書、以讀者的微書評的方式薦書;或者教學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從不同側面介紹圖書館的電子資源。
讀者之聲:創(chuàng)新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方式,加強讀者之間的交流。設立專門的投稿郵箱,以迎新、送畢業(yè)生為契機向全校師生征集圖片或者文章作為稿源之一;編輯部每年依托館報開展一次《書香山農》征文比賽,獲獎作品發(fā)表在館報上,增加館報稿源,增添了館報的生機活力。平時有讀者來稿,如:詩歌、散文、微型小說、讀后感、評論等選優(yōu)刊登,讓館報成為讀者的心靈的家園,從而形成讀者之間的交流平臺、形象展示平臺,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自信心。
3.內容的深度報道——高質量提升館報[3]。
館報屬于傳統(tǒng)媒體,具有閱讀舒適、可以登載長篇稿件的特點,因此我們緊抓“內容”這一傳統(tǒng)優(yōu)勢,不斷開發(fā)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性內容,大幅壓縮資訊,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聞,可以大篇幅深度報道即分析性報道圖書館的大事,理論分析圖書館界的發(fā)展前景,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新聞調查、新聞評論、專題(系列)報道、長篇通訊、專家訪談等,它們都具有區(qū)別于一般新聞報道的本質特征,一般性的新聞報道可以放到新媒體供讀者瀏覽即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既是傳統(tǒng)媒體應對新媒體沖擊采取的收縮防守,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主動進攻,提高了報紙的質量和可讀性。
4.加強同行交流。
館報出版后,發(fā)往全國農林高校和山東省內全部高校圖書館作為同行交流。在同行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學習其他高校圖書館辦報方法,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服務方式,了解兄弟館的資源狀況,不斷提升我館的工作,擴大辦報影響,開拓辦報思路。
總之,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認識辦好圖書館報的重要性,從“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原則出發(fā),宣傳圖書館資源和服務,讓館報成為讀者了解和利用圖書館的窗口,成為師生交流的家園,成為引領學生走向成才之路的向導。
【參考文獻】
[1]蘭孝慈.大學圖書館館刊在信息時代的走向[J].圖書館雜志,2009(7):43-45.
[2]黃濤,王儉.淺談如何科學地辦好高校圖書館館報[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72-73.
[3]趙亞光,劉萬松.深度報道:揚傳統(tǒng)媒體之優(yōu)長[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1216/c372505-23854155.html,2013-12-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