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杰
(四川路橋華東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610299)
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工程建設前后,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材料的日常管理,而管理中又涵蓋了運輸、驗貨和核算等多項內容。材料的日常管理同工程的質量與成本控制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基于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要求現場的管理人員應該根據材料的性質進行合理化的分類,避免出現材料浪費的現象。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將利潤放置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這是任何企業都會考慮到的事情,施工企業也同樣如此。一個企業的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同基層項目的材料管理工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現場材料管理的好壞,實際上也是衡量路橋工程是否文明施工的一項指標,所以,加強對現場材料的日常管理工作,對于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在路橋工程建設中,施工材料所需要的量比較大,因此占據的成本比例比較高,因此是所有施工企業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可以說,現場材料的管理和質量好壞將直接干擾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目前企業保證自身利益的重要內容,所以就需要針對現有的材料管理方式和質量管控方式進行改善,只有這樣才能降低企業成本,在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保證工程質量。
從現階段路橋工作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投資方,在經濟方面都是屬于一種獨立的狀態,這就導致施工單位對于節約材料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此外,還有一部分施工單位,在工程結束之后,沒有對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進行相應的處理,導致浪費的現象越加的嚴重。加上工地上一些缺乏職業素養的管理人員,私自倒賣材料,最后使得工程花費的材料遠遠的高于實際的需求,這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現階段,路橋施工一般都是企業物流和人流比較集中的區域,這也是工程產品最后形成的主要場所,因此,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但是由于我國路橋中施工中部分建設單位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對于材料環節的管理沒有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例如在倉庫材料轉換和對接中,有些步驟則是刪減掉了這就導致一級和二級材料庫之間的驗收工作難以進行有效的銜接。
通常情況下,在工程造價中,原材料的費用一般會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對于路橋工程原材料的選擇,應該由專門的項目經理所負責。在施工過程中,也要加強對材料的重視程度,但是從實際的發展現狀中可以看出,水泥在保管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受潮或者是底部結塊等情況,鋼筋出現銹蝕的問題。這種不健全的監管機制,不僅增加了工程的投入成本,還降低了企業的經濟利潤。
在材料存放的時候,管理人員應該按照根據材料的性質和種類,存放在不同的材料庫房中,避免出現淋雨和腐蝕等情況。由于一個場地的材料比較多,有的材料又有許多中不同的規則,如鋼筋的直徑,有的是幾毫米,而有的則是幾十毫米。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熟練記住其中的標識,進行合理化的分類,避免出現材料浪費的情況。此外,還要注意的是從廠家采購來的石灰是不能直接用于施工的,而還要對其進行熟化,在熟化的過程中,不可以在石灰的附近堆放易燃品。
例如水泥的管理中,采購水泥的時候,首先要根據實際施工的進度來制定一個合理化的采購日期,從水泥出入廠的日期開始計算,常規的日期是三個月,所以一定要根據實際的量來開展相應的采購工作。其次,就是要適當的延后,當裝袋的水泥進入工地的臨時倉庫之后,管理人員一定要按照不同的品種來堆放。尤其是在南方一些比較潮濕的區域,最好是在倉庫下面,利用木板在上面墊上一層布,這樣有助于防潮,也避免材料的浪費。最后,如果是倉庫中的水泥已經過了保質期,就需要重新的檢驗水泥的強度,根據實驗的結果,來作出合理化的使用。
材料在進場的時候,應該根據進口材料的計劃,列出相應的計劃清單,對產品合格證的數量與質量進行層層把關,驗收工作也要由現場的工程師和材料員一起負責。在驗收過程中,還要對材料的品種、型號和證件等進行相應的備注,開具發票和手續,對于不符合的材料是不允許進入到施工場地的。材料入庫的時候,也要辦理相應的手續,建立臺賬,賬目要同實際的情況相符合,做好現場的防火、防損等措施,確保材料的完整和安全。在出庫的時候,也要辦好出庫的各項手續,出庫單是一式三份,將最后的盤點清單交給企業的財務部門。
在路橋工程項目實行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出現材料誤用的情況,通過制定材料管理來規范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管理人員應盡的責任,以此來實現科學化的管理。第一點,就是對材料的標識工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統一的規劃,確保應用的時候,能夠有章可循。第二點則是加強對臨時三級材料庫的巡查工作,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定期對材料庫進行選擇,在高峰期,可以規定每周 5-6次的巡查。第三點則是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控制,對入場的材料進行抽查,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抽查的比例。
施工企業應該加大監管的力度,盡量消除掉材料管理中的盲點,根據施工的進度,來安排材料的進場,抽樣檢查之后,應該將檢查的結果匯報給甲方和設計單位,進行相應的整理與分離,然后按照施工的要求,將材料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其次,則是在材料的采購中,面對種類繁多的采購基地,采購人員應該做好以下的各項工作。
第一點,就是要掌握市場的基本情況,明確的認識到材料的價格,確保材料的價格符合市場的實際情況。第二點,則是充分利用市場的優勢,合理化的安排運輸工作,運輸支出也是材料采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節省了運費,在某種程度上來看,也降低了采購的成本。當材料的質量和性能都符合實際需求的時候,采購人員最好是在施工附近的地點進行采購,這樣可以減少二次倒運和裝卸等額外的費用。第三點,則是要構建一個合理化的采購模式,施工的材料一般是由甲方和乙方共同控制的,對于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權利不允采用。
路橋施工實際上是一項比較長期且系統性的工程,現場的施工量大,需要投入許多的人力和財力,如果日常的材料管理控制不到位,就會產生一些安全隱患,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出行安全。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加強對現場材料的管理力度,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采購,以此來降低材料的造價。加強對材料入庫和出庫的管理工作,仔細判斷各類明細和賬目,確保材料質量的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優化現場的材料管理工作,確保路橋工程得以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