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比阿牛 中共雷波縣委宣傳部
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的新聞報道工作乃至傳統的媒體市場格局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少數民族地區就應當順應時代的趨勢,調整新聞報道的策略,使新聞報道發揮出更好的成效,積極促進地方民生、經濟建設,切實維護社會與民族的穩定、和諧。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即新興媒體、新出現的媒體,例如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都屬于是傳統媒體。其他一些以現代互聯網為基礎構建起來的媒體,則屬于是新媒體,例如當前的各種資訊應用、視頻應用和博客、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等等。早期,由于互聯網的普及不是非常的廣泛,終端設備的技術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新媒體還屬于是“少數派媒體”,但是當前的互聯網已經實現了全面的覆蓋,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的技術能力也顯著的增強,這就使得新媒體成為了“主流媒體”,受眾群體的數量相當龐大。且新媒體的出現,豐富了新聞傳播的形式,加快了新聞傳播的速度,同時開放了媒體環境,使受眾成為了新聞傳播的主體[1]。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的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報道工作就必須要改進和調整新聞報道策略,這樣才能適應當前的新聞報道發展趨勢和要求。
融媒體主要指的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整合,傳統媒體的新聞發布平臺是較為固定的,新聞的發布時間也存在較大的時差,這其實是非常不便于受眾接收、了解新聞信息的,為解決這樣的情況,少數民族地區在當前必須要重視并強化新聞報道融媒體平臺建設,借助于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對新聞報道的形式、內容進行豐富,同時加快新聞的發布效率。例如,少數民族地區的各傳統媒體平臺,應當在博客、微博、貼吧等開設端口賬號,建立微信公眾賬號,從而拓寬自身的新聞報道服務途徑,構建健全的融媒體平臺體系。與此同時,地方傳統媒體還需要更新自身的新聞報道工作思想理念,調整新聞報道工作機制,通過調研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對新聞的需求,提高新聞服務的針對性和質量,另一方面要實現自身主要媒體平臺與融媒體平臺端口的協調、互動、互補,在主要的平臺上強調事件的真相和輿論引導,在融媒體平臺端口發布更多的數據、信息、文件證據,從而達到豐富新聞形式、內容的效果和目的。另外,主要媒體平臺的新聞信息發布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安排流程,所以會導致較大的時差出現,而在融媒體平臺端口,傳統媒體則可以提前發布簡要的新聞信息,首先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對新聞的時效性需求,這樣一來對新聞感興趣的群眾,就會進一步關注主要媒體平臺的新聞播出[2]。
當前,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們更加重視自身意見的表達。所以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新聞報道工作當中,我們應當進一步轉變新聞報道的工作理念,認清群眾的主體性,尊重群眾發聲、表達自我的權利,要基于自身的融媒體平臺體系,全面開放群眾參與新聞傳播、評論新聞的空間,或是接受群眾提供的新聞線索、新聞素材,讓新聞真正成為少數民族群眾自身的新聞,從而增強群眾的主觀參與度,提升群眾的新聞體驗。
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是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報道工作的關鍵環節,作為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強化自身的思想意識和能力建設,堅定自身的立場和觀點,采用信息化技術,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信息傳播進行整理,并對信息內容進行科學、準確的篩查,如果存在敏感的、帶有消極引導傾向的信息內容,必須要盡快做出管控和反映。從而防止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受到不良的信息和輿論引導,產生錯誤的思想和認識。在新媒體的環境條件下,信息的傳播本身就非常的開放,限制非常少,所以各種虛假的、反動的信息,都可能對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產生影響,這樣的情況是必須要防止的。例如,在實際的新聞報道工作當中,應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外界帶來的信息進行有效篩查,從而使垃圾信息在實際推送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遏制,一旦發現人民受到垃圾信息的困擾,新聞報道就應該及時對這一誤導進行辟謠,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正常輿論導向的建立,加強民族團結[3]。
在如今的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報道工作當中,我們必須要改進和調整策略,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與整合,以提高自身新聞報道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在促進地方民生、經濟建設,維護社會與民族的穩定、和諧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