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月 機械工業出版社
圖書出版是信息、文化、知識傳播的重要渠道,在鞏固意識形態陣地、引導社會輿論、抵制各種思潮和腐朽文化的影響等方面,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社會結構的變動,以及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也呈現多元化特點,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更加多樣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必須高度重視書稿中的導向問題,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增強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確保導向正確。
導向問題主要涉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政治理念觀點、民族宗教、港澳臺的表述、核心價值觀等。有些導向性錯誤很容易被忽略,對此需清醒認識,高度重視,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在論述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時,要杜絕曲解和片面理解。某書稿表述:“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執政為民,是要根本扭轉只讓一部分人富裕,多數人長期不能享受改革成果的狀況”,這種說法實際上否認了鄧小平理論中共同富裕的概念,錯誤認為長期以來共同富裕是只讓一部分人富裕。黨和政府一直強調,多數人通過改革開放生活富裕了,當前是要讓更多的人享受改革成果,并不是說過去多數人不能享受成果。
有一本管理隨筆的書稿中講到:“商業大力發展,商品就可以賣到更遠的地方去,賣給更多的人,賣個好價錢。這就能大大提高產業的積極性,提高生產活動領域的效能。“一帶一路”的提出,原因就在于此。美其名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一帶一路”倡議是要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冀望通過加強交通、能源和網絡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以此來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而不是打著和平發展的旗號獲取巨大的商業利益。
在一些引進版圖書中,由于作者的意識形態、政治觀點的差異,書稿中可能存在一些對我國政治制度和經濟體制的映射、質疑和攻擊,一般表現為說中國政治體制不民主、中國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等。
某金融教材在“中國的公司治理改革”中談到:“另一家大的中國公司的公司治理問題是政府試圖對這些企業施加更多的影響……公司高管都認為他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來迎合政府……”政企分開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就已經提出來了,政企分開明確了各級政府部門不再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我國的政企分開改革是企業成為了自主經營的市場競爭主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活力。在講一外企進入中國時說:“它們知道中國的企業擅長打價格戰,這會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競爭態勢。日本的家電企業,還有歐美的家電企業,在上一輪競爭中基本上被中國的企業亂棒打死。”這些內容都與我國主流情況不符,有捕風捉影之嫌。因此,對帶有西方政治觀點和違背我國基本國情、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文字要進行刪改。
圖書內容要以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為主線。主旋律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價值觀,代表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弘揚主旋律就是反映時代最強音,用主旋律來鼓舞士氣,提升覺悟,動員全體人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所謂正能量,即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事、理,正能量體現了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社會精神力量。
例如,在探討互聯網發展的一書中提到:“迄今為止,經濟領域遵循的依然是‘叢林法則’與‘強盜邏輯’,這可以追溯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前者是世界觀,后者是方法論。所謂世界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后來人們把它概括為弱肉強食。所謂方法論,就是事物的內在統一性:物理世界統一于力,人類社會統一于錢。當媒體反復宣傳有錢人就是財智人物時,人們更加敬畏有錢人,追捧一夜暴富的財智神話。”不管這是一種對觀點的陳述,還是一種對現象的調侃,都是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表述。
出版不僅是知識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它是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傳播,從事出版工作要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科學精神是實現出版采集、加工和傳播功能的巨大動力,但唯有人文情懷的引導,科學精神才能擺脫功利主義的藩籬,否則,求真的沖動會被功力所擺布,很難出現影響時代與社會發展的精品力作。總之,守土有責,要始終把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