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富,林 瑜
(1.福建江夏學院公共體育部,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保健系,福建福州 350003)
科技的進步,使社會生活和生產智能化程度逐漸提高。伴隨著智能化生活的普及,由于體力活動缺乏而導致的健康問題也日趨嚴重。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狀況報告》顯示,每年約有320萬人口死因與體力活動缺乏有關[1]。近年來,國內對于體力活動量水平的研究雖然逐漸增多,但針對體力活動測量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年兒童、上班族和老年人群中,缺少大學生群體的相關研究。大學生體力活動不足、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2],大學是學生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是社會與校園的銜接紐帶,大學生身心逐漸發育完全,學習模式、生活環境和社會活動等都與其他群體有很大差別,所以有必要修訂一份針對大學生群體的體力活動測量問卷。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是國際體力活動測量工作組于2001年制定,問卷包括工作、交通、家務、閑暇時間的體力活動以及靜坐5個部分組成。該問卷已在十多個國家應用,并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由于教育程度、地理差異和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導致問卷對不同國度、不同對象的測量結果之間會存在較大誤差,所以本文對IPAQ進行中文版修訂,并將其在大學生人群中進行信度和效度評價,旨在為我國大學生體力活動研究的發展有所裨益。
2017年9月選取未患有慢性病且愿意參加調查的福建江夏學院大一至大四身體健康的學生(非體育專業學生),在測試前向調查對象說明研究的內容、目的和意義等,告知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便等,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CNKI、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以“體力活動”、“體力活動問卷”、“Physical activity”、“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等關鍵詞進行相關資料檢索,為本研究的順利完成奠定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英文版問卷由3名醫學碩士單獨翻譯后,整理成1份中文稿后,對問卷中部分不適合我國體力活動內容的項目進行替換。例如,由于測試群體是學生,所以將第一部分工作有關體力活動改為學習有關體力活動等。最后由2名運動人體科學的專家討論定稿。
樣本1:用于初測和驗證問卷條目。選取大一至大四各年級男、女生各20名,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153份。其中男生問卷77份,女生問卷76份,7份問卷因未完成等原因無法采用。樣本2:用于信度檢驗。選取大一至大四各年級男、女生各30名,共發放問卷240份。間隔15日后,對該樣本再次發放問卷進行重測。樣本3:用于效度檢驗。選取大一至大四各年級男、女學生各10名,佩戴一周加速度計(Actigragh3x+),并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80份。考慮到加速度計數量有限,所以該樣本的調查分為8批次完成。
加速度計(Actigragh3x+)是被國際上公認的測量體力活動的有效并可靠的工具[3]。本研究要求調查對象佩戴7天(5個工作日和一個周末),1天應至少佩戴12小時且沒有過大的計數值(>20000counts)。加速度計要求統一佩戴在左髖部位,除了洗澡和晚上睡眠時間外,其他時間均需佩戴。在佩戴7天結束后,立即填寫問卷,并使用軟件對加速度計測試數據進行處理。對于問卷中一周內體力活動轉化為能量消耗算法公式為:能量消耗(min/周,MET)=活動強度(MET)×活動時間(min/d)×周活動天數(d/周)。
1.2.3 數理統計法
測試數據錄入Excel后,用SPSS 21.0對所測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問卷的信度采用兩次重復發放問卷各條目間的組內相關系數檢驗來評價其重測信度。效度采用皮爾遜相關檢驗問卷測量與加速度計測量結果的相關關系。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信度反映的是問卷測量值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程度,即問卷的穩定性[4]。信度檢驗最常用的方法是重復性試驗。本研究的信度檢驗采用重測信度,即分兩個不同的時間段對同一調查對象進行問卷發放。將問卷翻譯完成形成初稿后,對樣本1進行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將原問卷中個別體力活動的項目更換后,中文版的問卷符合我國學生的生活、運動習慣等。對樣本2調查者間隔15日的2次問卷發放,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
注:**表示P<0.01。
在重測信度中,計算兩次測試結果的相關系數,相關系數值越接近1則說明相關性越高,測量的結果越相近。當值在0.4~0.6之間時,說明具有中等強度相關;在0.6~0.8之間,說明具有強相關;在0.8~1.0之間,說明極強相關。表1中,總體力活動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81,學習、交通、家務、閑暇和靜坐時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在0.76~0.88之間,因此可以說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在本研究中,由于不同時間段個體的體力活動可能會存在差異,且不同的個體對強度認知的不同等,是造成兩次調查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之一。但是,當前學術界對于問卷重復性試驗在時間選擇上的觀點各不相同。國際體力活動專家組建議問卷重測信度的研究,應該對同一個時間段的體力活動進行測量,可以較好地減少因不同時間段體力活動不同而產生的誤差[5]。但也有學者提出,若重復兩次對同一時間段的體力活動進行調查,可能會因為記憶效應而導致第一次調查影響第二次調查的結果[6]。因此,對于重復性測試中測試時間的把握還需要進行更細致的商榷。
效度是反映問卷測量結果的客觀真實性。調查對象在佩戴7天加速度計后,立即完成中文版修訂問卷的填寫。3位加速度計佩戴者因為未依照佩戴要求進行佩戴等原因,其測試結果被剔除。對剩余的77名佩戴者進行加速度計和問卷測試結果的數據統計,其中加速度計測量結果為(3323±1226)(min/周,MET),問卷測試結果為(3638±892)(min/周,MET)。將加速度計的測量結果與問卷結果進行效度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兩者間pearson相關系數為0.543。
在測量體力活動時,理想的測量方法應該具有準確、客觀、操作簡易、低成本、無干擾、能記錄體力活動細節以及可在大樣本中應用等特點[7]。雙標水法是專家學者公認的最理想的方法,但由于其價格昂貴,且不能提供體力活動能量消耗的具體信息,所以不適合在大樣本人群中的研究[7]。計步器因為其價格便宜、便于攜帶的優點,對于步數的測量精度較高,正在快速地被越來越多的人群使用。但是由于計步器不能記錄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以及間歇等,所以在進行體力活動測量中并不適用。加速度計由于價格低廉、測試方便,能夠較準確地測量體力活動水平,被廣泛應用于體力活動監測和效度的研究中[8]。許多文獻表明,采用加速度計作為參照標準的效度研究中,其相關系數在0.2~0.6之間[9]。本研究加速度計和問卷測量結果的相關系數為0.543,雖然數值小于0.60,但是與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相近,說明修訂的中文版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隨著科技現代化、全球化的影響,當代大學生身處科技成果日新月異的科技社會里,“低頭族”“宅男”“宅女”等詞語正悄然走進他們的生活中,運動缺乏癥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對其體力活動及健康問題都產生不良影響。本研究的國際體力活動問卷中文版在大學生人群中的應用具有較理想的信效度,能較準確地測量大學生群體的體力活動水平,為促進大學生體力活動提供可靠的測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