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蘭鳳 長春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11年,全國所有縣域單位普及了義務教育。2012年,教育部與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各省還與各地(市)或縣(市、區)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協同推進機制。2017年,在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入尾聲階段,教育部發布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在原有的監測標準基礎之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 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在縣域范圍內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量化的均衡。我們看到了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階段性勝利的成果,見證了我國義務教育的變化歷程。有人說,走進偏遠的山村,最漂亮的建筑肯定是學校或者幼兒園。明亮的教室、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豐富的圖書、各種功能教室......城市與鄉村、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在硬件上的差距越來越小。但是人們心中仍有一些憂慮與牽掛,我們教育軟實力,即教育教學質量上的差距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些邊遠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還沒得到本質上的改變,與百姓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還尚有距離。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著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彪S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一桶水的概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一名優秀教師的要求,教師更應該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是源源不斷的活水。
(一)鉆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備課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必須深入掌握教材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能夠脈絡清晰的將知識教授給學生,使知識融匯貫通,深入淺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知識和本領。
(二)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能力。教師不只掌握教材,更要了解教學的對象---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興趣愛好等,在教學導入或是教學過程中,能夠依據學生水平決定講授知識的難易度,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通過開展系列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單調的學生生活更有趣味性,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也能夠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給予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展示的平臺和機會,培養一個有活力的班集體。
(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傳道受業解惑也。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文字是溝通和交流的工具,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作為一名教師,要身正示范,為人師表,樹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威信和地位,更好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五)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教師要有活一輩子,學一輩子的思想。要與時俱進,審時度勢,站在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深入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探尋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方法。
(一)優質教師引領。各地要以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為核心,制定系列配套文件,規范學校管理,強化監督指導,實行“師資互派、資源共享、統一教學、捆綁考核”的片區管理模式,形成優質引領、以強帶弱、優勢互補、同步提高的發展格局,極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整體提升城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師交流置換。在這方面,日本的經驗值得宣傳、效仿。在校際差距和地方差距較小的日本,都設立了各種補償項目如偏僻地區津貼、寒冷地區津貼、單身赴任津貼等對流動教師進行補償。湖北十堰市、河南南陽、江蘇徐州等地也開展了教師交流的探索,目前因為政策制度、客觀條件等多項因素制約著該項政策的全面普及,但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視角來看,教師交流更換教育教學環境,能夠督促個人成長,打破教師久在一個學校,安逸的理念,從自尊、自愛的考慮,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三)加強培訓自學。積極參加國家培訓項目和省培項目,學校也將積極開展校級培訓。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結合,既能夠了解到基礎教育前沿的教育信息和理念,又能夠通過線下的培訓,更好地學習和交流??h域或校際間可以創建學科優秀教學團隊,既能加強學科建設,又能潛移默化影響教師學習。當然,學習必須有內在的驅動力,要有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在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之余,認真地開展自學,實現集中培訓與個體學習良好結合,取得較好培訓效果。
(四)參加各類競賽。競賽是對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更好的檢驗,也是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印證。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通過競賽,開拓視野和眼界,更好地激發自己認真教學。通過競賽也為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和機會,相互學習,彼此借鑒,實現教學互長,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
教師教學能力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和成長。教師教學能力作為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實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