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海燕 山東女子學院
高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會引導大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而閱讀推廣活動就是其中一項。高校中的圖書館作為大量圖書文獻集散地,能夠向大學生展現多種形式的閱讀,對于閱讀推廣工作來講,極為有利。
閱讀推廣人主要是將閱讀通過不同的方式,推廣給廣大的受眾群體,讓個人在閱讀推廣的影響中,能夠激發對閱讀的興趣,形成日常閱讀的習慣,促進終身閱讀的目標,從而逐步實現“全民”閱讀的發展目標。在閱讀推廣中,主要包含了四個重要的內容:閱讀主體、閱讀客體、閱讀內容、閱讀形式。
高校圖書館對于學生來講,是閱讀的圣地,學生能夠通過圖書館查閱自身需要的知識內容,豐富自身的知識涵養,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提高自身的知識層次。同時,學生閱讀愛好者能夠在相互交流的同時,互相影響閱讀的范圍,讓閱讀推廣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所以,圖書館閱讀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閱讀,進一步提升閱讀推廣的可行性,為不同階段的閱讀推廣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使培養學生閱讀推廣人的機率提升,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圖書館能夠讓學生推廣人的選拔和培養更具有科學理論依據,并且和時間經驗能有效的結合,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影響力。
1.緩和高校人力資源緊張
當前高校在建立圖書館的同時,沒有將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完善,使得閱讀活動的策劃和開展全權由讀者服務部館員負責。這樣的情況導致人力資源的嚴重不充足,培養學生閱讀推廣人能夠有效的緩和這種現象,并且由于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系,能夠促進讀者和圖書館之間的橋梁[3],將學生反饋的意見作為閱讀推廣方案的調整基礎,改善閱讀推廣的效果。
2.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推動
在大學生群體中,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通過不同的手段形成不同的活動形式,這取決于不同大學生群體的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并且,大學生群體能夠極快的掌握新技能,通過先進的技術開展閱讀推廣宣傳,有利于閱讀推廣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活動參與度。除此之外,閱讀推廣人的推廣對象也是學生,所以,學生之間能夠通過親和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的討論,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這一活動,提升閱讀活動的效果。
3.學生的從眾效應和群體效應
閱讀推廣如果通過合理的方式,會擴大推廣的輻射面積,讓學生群體之間通過相互溝通聯系,分享相互之間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對閱讀范圍的拓展,也有效的幫助了閱讀推廣的輻射范圍擴大,促進個人和個人之間、群體和群體之間的閱讀聯系。另外,大學生群體是在同齡的基礎上相互交流溝通,產生的影響能夠通過朋輩效應的推動[4],大范圍的推廣。所以,閱讀推廣在這樣的發展形式中,能夠得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之間只要產生積極的閱讀影響效果,就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連續不斷的傳遞閱讀的影響力。
一線圖書館館員可以通過閱讀交流會,或者相關的活動類型,同學生之間建立其聯系,并且推薦其感興趣的閱讀書目,對閱讀的方式方法中進行指導,全面性的培養有潛力的閱讀推廣人,逐步培養其閱讀興趣,而后還可以通過系統性的培訓,讓他們加入閱讀推廣人的行列中,參與推廣活動,從而促進閱讀推廣工作的進展。
學生推廣人的培養和社會中的潛在推廣人相比,缺乏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閱讀中的文章表達和情感的體現并不熟練,很多學生還會缺乏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所以,館員可以通過實踐和理論知識兩方面進行培養,切實的提升其閱讀技巧和溝通技巧,在完成有關培訓之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進行考核[5],聘請其參與閱讀推廣團隊。
閱讀推廣不僅需要個人的推廣,還需要團隊來運營,在實際建設中,不僅要將團隊中的運行制度和管理方式細致完善,還需要考慮經費的來源,這就需要和校方領導合理的溝通,向學校申請經費或者同外事部成員聯絡贊助商等等,從而實現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開展。
閱讀對于人們的自我提升以及社會整體的發展風向有著積極的影響,高校圖書館需要在不斷的創新中,完善培養學生閱讀推廣人的體系,從而促進閱讀推廣和學生成長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