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北京 100859)
傳統主流媒體在事實信息報道中,已經失去了獨家報道、第一時間等資源優勢,在大量同質化報道中,難以取得突出的效果。主流媒體在意見信息報道方面,差異化競爭發展空間、主流聲音傳播渠道優勢等仍比較明顯。在新媒體環境下,意見傳播具有不同的特點,應將單向傳播思維打破,對新媒體傳播規律加以掌握,使意見傳播效果強化,主流媒體公信力、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得到提升。
意見傳播指的是根據讀者需求,結合媒體自身優劣勢,在一定深度和廣度上,對新聞或事件相關內容進行解讀和評論,同時向讀者傳達一定的價值取向。意見傳播的媒介可以是網絡、廣播、電視、報紙、書籍等,而當前意見傳播的主流是網絡。在新媒體的應用下,人人都能夠參與意見傳播,對典型問題、新聞事件等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速度、內容表達豐富等方面,要明顯優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各類碎片意見的不斷沖突、碰撞、融合,形成了新媒體平臺中的具體意見。
在新媒體環境下,由于分散的注意力,也打破了原有集中的社會議題,在多樣化視角下,更加多元的解讀信息。在新媒體平臺中,很多意見和事實都是碎片化的表達,因而受眾認識往往也達不到整體化和系統化,使得意見信息環境更為復雜。在大眾媒體信息傳播中,并不是直接對受眾產生作用,而是通過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等產生影響。而在新媒體環境下,這種意見信息層層衰減的情況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在新媒體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更加便利,能兼容多種傳播渠道。在新媒體的發展之下,擁有了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因而受眾注意力分散,在意見傳播當中,選擇性將更高,因而群體意見分化趨勢也更加明顯。
在傳播主體不斷豐富的情況下,也進一步增強了受眾主體,在新媒體意見傳播中,運用了更加貼近時代和生活的語言,靈活運用各種媒體元素豐富表現手段,對受眾意見信息需求變化加以滿足。在發起議題的過程中,新媒體的敏銳性和反應性也十分理想。例如在2018年世界杯期間,脫口秀演員黃西發表了一篇建議解散國足的微博,迅速引起了熱議。盡管這條微博發布之后短短幾個小時就刪除,但是仍然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閱讀習慣也呈現出碎片化的轉變,因而信息深度挖掘不足,意見傳播可能發生偏離或反轉。例如2018年8月的“女醫生游泳池打人”事件,一名男孩在游泳時碰到女醫生,隨后女醫生丈夫打了男孩。事件爆出后,網絡輿論對女醫生一邊倒的聲討,女醫生不堪重壓自殺。隨后,又爆出男孩故意冒犯女醫生、男孩母親鬧事等細節,輿論發生了反轉。
傳統媒體意見傳播的影響力,受到朋友圈、微信群、微波大V等層層衰減,受到了較大的限制,意見領袖作用發揮極致也更為復雜。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社交網絡對于意見傳播效果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于削弱了傳統媒體意見傳播影響力,新媒體在議題設置和走向方面,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網絡環境下,地域影響不會對群體形成產生太大的作用,而是在結構、知識、觀念、興趣等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穩定性更強的群體,內部也具有更深層次和高頻率的信息互動,提高了意見傳播效率。在意見傳播分化中,群體相對封閉會產生情緒化意見表達,在群體成員交流中,彼此情緒容易產生影響,進而發生群體極化現象。在群體交流中,意見信息的既有傾向會進一步強化,群體會更為排斥異質信息。
主流媒體應對意見傳播時宜性加以把握,確保理性客觀的內容表達和清晰嚴密的邏輯說理。針對熱點問題要保持冷靜,追求實事求是,做出正確的輿論和價值引導,取得公眾的信賴。在新媒體環境下,盡管意見傳播渠道更豐富,但在主流意見傳播方面,新聞媒體渠道優勢仍比較明顯。主流媒體應當對自身形象良好塑造,將意見傳播效果提升,強化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力、認同感。例如2018年7月的疫苗造價事件,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第一時間發表評論文章,及時做出了表態,并針對問題做出了深刻的分析,滿足了公眾對疫苗問題的關注需求,使得主流媒體責任意識、問題意識得到體現。
受眾發布意見信息,可提供很多有價值的議題,各方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構成了觀點論證,受眾的信息反饋為改進調整傳播策略也發揮了作用。意見傳播具有交互性的特點,在新媒體環境下,意見傳播能夠實現實時互動,解決了傳統媒體意見交流不足的問題。對新媒體意見傳播渠道加以引用,需要提升多元傳播主體在意見交流中的參與,對公眾的想法和意見充分了解,從而使意見傳播的引導性和針對性更強。在意見信息傳播當中,對信息流通渠道要保持暢通,對新媒體互動功能加強開發利用,建立不同群體觀點思想交流平臺,使受眾歸屬感、認同感、存在感、參與感更強。
以新媒體傳播規律為基礎,加工處理意見信息形式內容,使其與新媒體傳播需求更加滿足。例如,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中,發過《十句土味情話,不如一句真情告白》《博客要涼,你的博文存檔了嗎?》《為什么我們的朋友圈總是“撞臉”》等文章。這些文章在標題語言選擇上,運用了比較流行的網絡用語,與新媒體下受眾閱讀習慣相符,因而閱讀量和點贊量很多。在新媒體環境中,為了使信息接收率、到達率得到提升,不但要傳統媒體渠道進行鞏固,對于受眾接收信息和閱讀習慣的改變,也要積極適應,對新媒體渠道加以拓展。
對受眾意識要進行強化,根據不同群體信息偏好,對意見信息產品進行細分,進而提供給受眾更多樣的選擇和更豐富的內容,給予不同領域分眾傳播,對完整的意見傳播網絡加以構建,實現全覆蓋的意見傳播范圍。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議程設置能力降低,主流媒體應當對意見傳播渠道進行有效整合。充分發揮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渠道的力量,持續供給同質化信息,對全面立體的意見傳播格局加以建立,進而對受眾產生更大的影響。在新媒體環境下,對于議程設置研究,不單單以傳播者為主,還應綜合受眾方面,在整體社會環境下進行分析。
在新媒體環境下,由于受眾注意力分散、短暫的特點,在意見傳播當中,受到熱點事件的較大影響,對于社會話題缺少謹慎、持續、深入挖掘。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流媒體應當將權威信源的作用更加充分發揮,設置穩定議題,對社會話題加以掌握,進而在理性對話中,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主流媒體應結合新媒體環境下的意見傳播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意見傳播進行優化,因而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