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營
(佳木斯市廣播電視臺,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2016年是人工智能化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里,人工智能已經全方位滲透到傳媒行業的各個方面,并且促使傳媒行業從宏觀到微觀各個業務鏈的深刻變革和發展。在人工智能的前提背景下,用戶在獲取新聞信息時更加重視興趣的重要性,建立在用戶興趣上所形成的個性化新聞內容推送,也逐漸成為未來新聞業發展的方向之一。個性化新聞內容推送的實現原理是根據“用戶洞察”的個性化信息智能匹配,即通過發揮人工智能的先進技術,并且與個人相關的信息進行個性化聚合,并且以此對信息實現深層次地智能分析,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總而言之,就是新聞媒體為用戶找到其感興趣的、相匹配的內容;換句話說,也就是為這部分新聞內容找到感興趣的用戶。
現階段,個性化新聞推送主要是以具有聚合功能的新聞APP為主,它通過充分挖掘用戶的數據信息,并且對此進行深層次地聚類分析,找到用戶的個性需求。目前,國外有新聞個性化推送功能的應用主要是Facebook,而國內聚合類型新聞APP則主要是以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和天天快報為典型代表。我國聚合類型新聞APP最為鮮明的特色在于其滲透率高、用戶關聯度高等,從而受到用戶的歡迎并且有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目前,個性化新聞內容推送已經成為新聞市場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個性化新聞推送的推動和作用下,新聞行業的產業結構也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整個新聞業務鏈主要由新聞生產和用戶接收等多個環節構成,個性化新聞推送讓整個新聞業務鏈均面臨著重新塑造的局面,并且呈現出了以往未曾遇到過的新特色。
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主要是根據新聞生產者的豐富經驗進行生產的,具有規模化和依賴性等特點。但是,個性化新聞推送卻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是將新聞內容與數據化制導有機統一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產方式,具有精確性等特點。簡而言之,精確性主要是指特定用戶的數據引擎已經成為新聞內容的標準配置。傳統新聞生產者的特性由于個性化新聞推送生產方式的產生而開始逐漸瓦解和沒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用戶思維和數據思維已經開始崛起,并且開始逐步替代傳統新聞生產模式下的傳統思維。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無論是從深度或者廣度層面上均處于不斷擴大的狀態。新聞或者信息的個性化特征越明顯,則越能夠符合用戶的需求。對于新聞生產者而言,為了能夠實現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這個目標,首先從用戶的興趣點這個角度出發,將用戶的需求作為最后實現的目標,從而將用戶的興趣、閱讀習慣以及社會關系等作為挖掘需求的基礎和前提。在這樣的新聞生產過程中,新聞生產方式本質上已經具備了數據化生產的全部特征,新聞生產者利用數據驅動來推動新聞業務的不斷發展以及產品的開發,并且在新聞選題、策劃以及制作方式上均能夠符合用戶的口味。同時,在個性化新聞推送下,通過充分挖掘數據中所隱藏的信息,將原本那些不熱門的產品激活,滿足部分用戶的小眾化需求。
長期以來,新聞內容的分發方式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資源和渠道實現分發。新聞內容的生產環節與分發環節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由于新聞內容的生產方式已經轉變為數據式的新聞生產方式。因此,大量的新聞內容開始被挖掘,傳統的新聞分發方式已經無法有效解決這些海量信息與用戶個性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在這種情形下,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個性化內容推送分發平臺開始出現。充分發揮數據化引擎的作用,加強用戶與新聞內容之間的密切聯系,并且新聞生產環節與分發環節也可以較好地分離開來。
從“使用和滿足”的理論出發,更加關注大眾傳播的效果及帶來的價值。在該理論下,認為受眾在選擇媒介的時候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并且通過對具體服務的使用來獲得相應的滿足。個性化新聞推送使得用戶的身份和行為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用戶由傳統的從新聞媒介上主動去搜索獲得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轉換為應用平臺會根據用戶自己的興趣等相關信息智能化地推送相關的新聞,實現了所推送的新聞內容與用戶之間的雙向匹配。在這種形式下,用戶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選擇對于自己有利的新聞內容,并且也顯著提高了新聞信息分發的效率。總而言之,個性化新聞推送使得由原來的“傳播者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同時,當用戶獲得感興趣的新聞內容后,會將該內容繼續轉發至社交媒體上,從而實現下一輪的傳播。這一過程也促進了用戶社交需求和價值認同的相互對接。
信息繭房,主要是指由于受眾自身的信息需求并不是全面的,導致用戶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容易選擇那些自己所關注的或者感興趣的信息內容,長此以往,就會仿佛將自己置身于蠶蛹中。在個性化新聞推送的機制下,由于根據用戶的數據信息挖掘出用戶感興趣的新聞題材等內容并向其進行推送,這將會導致用戶所接觸的題材內容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久而久之,用戶的視野也將會越來越狹窄,甚至會出現興趣不同和關注方向不同的受眾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導致群體極化現象的出現。
為了有效避免“繭房效應”的出現,可以通過充分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來解決這一問題。因此,為了能夠實現滿足用戶潛在需求這個目標,可以通過用戶的社交數據以及場景化應用數據等,根據用戶的社交特征以及場景化特征等實現個性化數據的推送。場景化數據具有動態性的特征,對于用戶的需求能夠進行及時地反映。所以,從用戶的日常生活習慣等角度作為切入點,通過相應的技術方法對用戶的生活習慣及范圍等進行精準地獲取,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潛在的需求。
與物聯網技術充分融合所提供的信息增值服務是個性化新聞推送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由于傳感器技術的不斷普及以及智能終端數量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在這樣的環境下,基于數據算法實現的個性化新聞推送將會在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智能終端上呈現,讓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去掉時間和空間所帶來的束縛。當硬件條件得到滿足后,通過數據算法的不斷優化,可以構建一個個性化信息推送系統,從而能夠將人們所需要的各類信息高效率地提供給用戶,滿足用戶的不同個性化需求。在此情況下,用戶獲取的不僅僅只是新聞內容,而是一整套配套的信息服務。此時,信息獲取的平臺也轉變為一個具備精準服務功能的超內容社區。例如,目前今日頭條的精準定位技術已經實現可以精準發布尋人信息等。這僅僅只是初始階段,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種信息增值服務會有著更巨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