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芳
(新疆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給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帶來了影響。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新聞采訪和調查方法已然不能更好地適應新聞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尤其是互聯網使缺少新聞采訪資質的個人,甚至是一些網站都成為了新聞采訪的主體。互聯網對于新聞采訪和調查方法的重構作用不得不引起行業的重視。希望通過本文對新媒體環境新聞采訪及調查的新方法的研究對新聞行業的發展起到借鑒。
隨著互聯網在新聞行業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媒體傳播格局逐漸被網絡化取替,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個體、網站都擁有了采集信息和發布信息的能力,這對于傳統媒體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發展契機。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網站擁有了新聞信息收集和發布的能力,比如搜狐、騰訊等商業門戶網站都屬于二類資質網站。雖然他們不是新聞單位,但是在他們的網站中設置了專門提供新聞信息、公告服務的板塊。
公民記者也就是在公民新聞背景下從事專門新聞收集和報道的工作者,他們并不是職業的記者,而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漸變成公民記者。比如湖南80后打工仔周曙光已經成為新媒體背景下的“公民記者第一人”。但是不難發現,與傳統的媒體記者相比,公民記者只是通過收集熱點事件和人物成為了臨時的新聞采訪主體。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新聞采訪和調查主要是通過提問、觀察、攝像和文字記錄等形式。隨著政府信息化工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辦事窗口和政府網站開始建立,與此同時給新聞行業帶來了影響。
近年來,政府和企業都在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同時大數據技術不斷完善,這些都已經成為記者收集和采訪的重要輔助工具。首先,通過互聯網,記者可以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網上核實,與傳統的采訪形式相比效率更高。例如《楚天金報》記者饒純武調查某投資機構基金到期不能兌付的新聞事件。在2015年6月記者饒純武接到市民的反映,但是市民只能說明自己的損失情況,對企業的詳細情況并不知曉。在這種情況下,記者饒純武借助“企查查”APP對企業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對重要的信息進行了對比核實,從眾多數據中最終查到了該投資機構的信息。除了“企查查”APP以外,互聯網還提供很多可以核實信息的網站與平臺,為新聞記者采訪和調查工作帶來的諸多便利。
在新聞采訪中可能會涉及到交通工具的信息,比如宰客出租車、問題貨船的軌跡等。互聯網技術實現了交通信息的信息化,通過網絡記者可以進行實時跟蹤調查采訪。比如“寶船網”,是一款專門提供船舶位置和信息的平臺,可以實時查詢和軌跡回放,很受記者的青睞。比如在2015年8月,記者饒純武接到讀者的反映:有一艘貨船向長江里倒渣土。為了調查貨船活動軌跡,記者借助寶船網開始了調查和跟蹤。
傳統的新聞采訪和調查只能到事件發生的地方開展調查,并且工作效率不高,調查的環節復雜。但是互聯網對于傳統的新聞采訪和調查方法進行了重構和創新。傳統的新聞收集主要是記者自己遇到或者他人提供,而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成了記者,很多公共事件都是群眾自發在網絡爆料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明確一點就是新媒體與傳統的媒體之間是相互促進,并無沖突。新聞記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時候收集資料,再借助傳統采訪手段調查更多的詳細線索。另外,通過互聯網軟件、平臺、APP等都可以實現對新聞的采訪和跟蹤調查,大大提高了采訪的效率。這也將會是新聞采訪和調查發展的主流趨勢。
互聯網無疑給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與挑戰,一方面促進了傳統新聞媒體轉型,另一方面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的媒體記者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提升專業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新的發展趨勢。互聯網擁有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為新聞記者提供了更多專業的文獻資料,而且信息的種類也多種多樣。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使用這些資料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其真實性的辨別。
新媒體環境對于新聞采訪和調查起到了重構作用,傳統的新聞采訪方式已然適應不了社會快速發展的趨勢。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充分利用好網絡帶來的資源優勢,將傳統采訪和調查與新媒體融合,促進新聞行業向信息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