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5)
在新媒體時代之下,信息的獲取及發布已經呈現出快速、自由、交互、海量等多方面的特點,這在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提供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在此種發展背景之下,高校應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新媒體,促使相關的理念及技術都能夠良好地服務于思政教育工作。
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限制:
第一點,高校新媒體思政教育體系不健全。這方面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高校在教育工作的展開之中,往往都是以實際的課堂教育及教學為主,而為能夠在思政教育網站、教學平臺及相應的宣傳工作上提升重視,造成教育體系不健全的問題。
第二點,信息多樣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帶來不良影響,因信息傳播本身便具有多樣性,其中必然會包含影響到學生成長及思想政治的網絡輿論,長此以往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及觀念便會受到影響,進而為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挑戰。
第三點,高校教師在新媒體思政教育方面的水平較低,因教師在教育及學術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多,使之無法隨時的關注及學習傳媒理念及新媒體技術,使之在工作之中未能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及職能,進而對思政教育的成效產生影響。
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之下,新聞信息的傳播早已經由傳統媒體背景之下的單方面、限制性,轉變為當今的多方面、交互性,使之形成了一種萬物皆媒的環境,且其包含了現今存在的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無論是數字化的傳統媒體,還是網絡、移動端媒體及數字電視都包含在新媒體之內,可以稱之為數字化新媒體。而在這一萬物皆媒的環境之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應充分融入當今的傳媒理念,積極強化高校新媒體思政教育體系的建設工作,此時需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點,高校應積極開展針對教師的宣傳及教育工作,使之能夠充分了解傳媒的核心價值,明確新媒體于當前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性,進而能夠將其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之中,為高校新媒體思政教育體系的建設打好基礎。
第二點,在當前階段的教育領域發展之中,對于現代化技術及理念的應用已經受到了較高的重視,加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建設一直以來都是黨與國家高度重視的內容,這就使得各個高?;径紦碛凶陨淼乃颊逃W站,但其在實際的應用之中,有許多都未能良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此時可將傳媒理念融入其中,發揮傳媒所具有的服務于公眾信息需求的職能,借助新媒體構建出符合高校自身思政教育標準及需求的思政教育網站。
第三點,在高校思政教育網站構建完成之后,為充分發揮其在傳媒方面的職能,則高校領導層應展開針對網站管理的隊伍及部門的建立工作,安排專門的人員定期對網站的內容進行整理、發布及更新,切實發揮思政教育網站對學生的宣傳教育職能。第四點,在新媒體思政教育網站及相關的工作隊伍、職責部門建立完成之后,應面向廣大學生開展宣傳工作,促使學生也能夠對網站的作用、職能、價值等方面擁有較為明確的認知,進而能夠提升認識,以新媒體所具有的吸引力,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政學習之中。
在當今的發展階段,新媒體早已成為了傳媒領域之中的主流媒體,這也就推動了傳媒領域的發展,使之創辦了各種與自身相關的信息渠道,也就是當今所說的信息平臺,而通過信息平臺的創建,能夠進一步實現對新媒體穩定發展史的推動,進而營造出了良性發展環境。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之中,應充分融入傳媒理念,結合自身的建設及發展需求,強化對新媒體技術的利用,構建出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實用性的高校思政教育平臺,進而以此來創造出適合高校思政教育發展及壯大的環境,促進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一點,在高校思政教育新媒體平臺的建立之中,高校應將之與學校的相關教育教學體系相融合,將之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并對其中的內容、責任等方面的細節進行劃分,進而為各個模塊安排專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導,且還應建立相應的思政信息資源庫,其中應積極吸納當今在思想政治領域較為優秀的教育教學視頻、教育家理論研究等多方面的內容,以便于為學生隨時解決思想政治學習之中的不明確之處,這不僅僅能夠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新媒體平臺的教育交互性得到有效提升,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還能夠以突破時間及空間的傳媒方式,促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點,即便是在新媒體時代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也不是對傳統教育形式、方式方法及傳媒方法上的完全替代,而是將之作為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基礎,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開展更加多元化,進而在提升學生思政學習興趣的同時,深化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削減其對于傳統教育方式的依賴性,使之獲得更高的自主性,此時便可將高校思政新媒體教育平臺的信息傳播媒介的職能充分發揮,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手機、電腦、平板等智能終端,自行下載相關的資料,開展思政知識的學習工作,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新媒體時代之下,因社會整體信息呈現出海量化的現象,致使信息環境極為復雜,而新媒體在新聞信息的傳播方面與傳統媒體有所不同,其自由度更高、約束力更小,而當今互聯網的應用已經得到了普及,傳統的交流方式早已被新媒體的網絡傳播所取代,此時高校思政教師作為學生思想政治的主要教育者及引導者,其本身的工作任務巨大,若未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良好認知傳媒理念及新媒體技術,充分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則必然會造成高校學生思政教育成效的降低,于教師、學生及思政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而言都極為不利。
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之下,應從高校思政教師入手,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點,加大對思政教師的培訓力度。在此方面工作的開展之中,不是簡單地對教師進行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及方式方法上的培訓,其主要應注重對當今的新媒體發展及相關技術的應用知識、技能、傳媒理念、傳媒職能及價值,甚至包括計算機的應用、思政教育新媒體網站及網絡平臺的運營等多方面內容的培訓,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高校依據時代的發展,不停歇地對教育工作者的各個方面進行更新及完善。
第二點,加大思政教育人才的引入力度。因高校教師本身還肩負著教書育人及學術研究的重任,使之難以全面地對自身素質及能力加以更新,此時應建立起完善的思政教育人才引入制度,積極為思政教育工作注入具備現代化知識積極技能的專業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以此來實現對高效思政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及能力的提升。第三點,督促高校思政教師強化對學生的了解。高效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主要的對象是學生,這便需要教師在工作之中能夠充分與學生進行溝通及交流,積極應用當今發展之中學生接觸較多的新媒體軟件,如微博、微信、QQ等等,并可通過這些軟件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實現在思想政治資源方面的良好共享,并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和心理問題,以此來實現對教師與新媒體作用的充分發揮。
總而言之,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則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強對新媒體的重視及應用,做好加強高校新媒體思政教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構建高校思政教育平臺、強化對高校教師綜合素質及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的工作,為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持續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