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海南 海口 570216)
隨著我國媒介時代不斷發展,新聞采集方式、表達方式和傳輸平臺不斷多元化和綜合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媒體新聞業務理念和工作方式,從而改變傳統內部組織機構和工作流程,從而對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要求做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高等學校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新聞策劃能力和綜合素養,在這種形勢下,高校新聞專業為學生講授新聞策劃理論知識,同時重點培養學生新聞策劃業務能力,針對全新時代新聞傳播進行創新,在教學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革探索,制定人才培養戰略。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改變傳統廣播方式,信息渠道多樣化。很多年輕聽眾轉移到車載終端和網絡收集,媒介受到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移動媒體的推動下,打破了傳統的傳播格局。各個媒體的融合,改變新聞采集的方式,媒體融合后需要兩個類型人才,一類是能夠在多媒體集團中對傳播策劃進行整合,另一種就是,能夠運用多種技術工作復合型人才。媒體全新的發展,新媒體對人才需求越來越高,需要在整個新聞編輯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新聞傳播業務平臺,媒體的記者、編輯、攝影和攝像等分工不同。然而隨著全媒體時代來臨融合發展的推進,打破不同媒介間的介質壁壘,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全媒體的重要性。在傳統媒介中,主要是通過綜合運用各種采編工作,熟練生產和對文字加工,之后通過不同介質媒體平臺傳送給公眾的全媒體素質采編人才。隨著媒介不斷發展,新聞行業的競爭中心逐漸向采編人員的全媒體新聞策劃能力轉移。
(1)全媒體平臺教學內容改革。全媒體背景時代下,需要對全媒體技術進行創新,對廣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節目整合和統一設計等的要求也在不斷地增加,最后把信息包裝成不同的媒介傳播形式,從而有效地實現傳播目的。通常在高等廣播學院新聞課程教學內容擴展到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平臺等。主要培養學生對全媒體網絡的應用,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傳統的音頻和視頻。教師也應該為學生提供全媒體平臺,主要對節目進行制作和策劃。廣播新聞在網絡、微博和微信平臺上進行多樣化設置,要求學生關注廣播網絡平臺,對內容進行碎片化,簡短形式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
(2)語言訓練教學模塊。在語言訓練教學的過程中,廣播對語言、聲音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在采訪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對本地方言進行訓練,口齒要清晰。提高學生口語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重點培養他們對新聞信息的梳理和整合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素質。
(3)小組創作教學模式。教師將廣播電視專業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采用這種方式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習交流。結合課程的進度和學生學習的現狀,制定科學的教學模式。采訪制作實驗完成之后,教師進行點評,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通常,學生在策劃、選題和采訪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要想落實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進行正確引導,對自我進行理論分析,從而讓學生在細節上認識自我,體會創新意識。
(4)體驗式教學模塊。結合網絡電視臺傳播方式,對案例教學和情景方式加強教學,通過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數字廣播的個性化制定方案。結合自身的條件建立自己廣播電臺,掌握數字廣播的運營狀態和模式。同時,還應該增加全媒體廣播新聞的采錄、編輯和節目制作,讓學生具有綜合處理音頻數字圖片數據和視頻的能力。強化學生對全媒體的認識,培養出復合型創新思維的記者和編輯。
(1)做好準備工作。媒體中心新聞采編的之前,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這是正式新聞采訪的基礎。在正式采訪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工作,在采訪的過程中,應該掌握主動權,這樣避免發生采訪中心偏離的現象,保證采訪工作的質量。通常在新聞采編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編輯者受到傳統方式的影響,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這樣就不會影響工作效率,相關人員應該及時整理相關的資料。在全面媒體時期,采編工作人員應該利用各種先進媒體,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2)需要合理提問。采編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還應該及時發展新聞事件中的應用價值,采編工作人員在采訪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合理的采訪技巧,引導采訪對象說出事情的真相。在采訪的過程中,采編人員應該作為傾聽者。通過合理提問以及非語言符號的合理利用能夠保證新聞采訪順利進行,并且保證采訪的真實性。
(3)合理選擇新聞采編方式。在融媒體發展愈發深入的形勢之下,建立媒體中心,各媒體間增強聯系是其進步的必然趨勢,但這樣一來媒體中心對新聞采編整體質量的要求也會提高,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要注重新理論、新技術的及時引進,結合實際情況將其應用到新聞采編的過程中,這是提升新聞采編效率與質量的重要保證。此外,新聞采編人員對于媒體報道的主要形式也必須熟練掌握,由開發新聞引發的服務增值產品,將新聞事件包含在內的議程話題,以及新聞產品注意力周期的延伸,如此能夠有效提升自身專業水平,促進新聞采編工作的整體提升。與此同時,新聞采編人員在成為全能型新聞采編工作者的道路上,還要掌握多媒體與視聽制作技術,進一步提升分析判斷以及時間管理能力也很重要。
(4)優化新聞節目形態。通常情況下優化過的新聞節目形態有以下兩種,一種是以傳統媒體節目為前提進行平移,而另一種則是與新媒體特征相結合,將新媒體獨特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實現對節目形式的合理創新。融媒體的新聞傳播中,特寫與近景鏡頭的有效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新聞的精確性非常有利,能夠使眾人群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5)運用云技術。科學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在新媒體技術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其也會被更加廣泛地應用于傳統電視臺中,尤其是現如今世界人民對以智能手機為例的移動終端依賴感極高,日常生活中對于新聞信息的獲取也基本上來自于智能手機,這也是云技術迅猛發展的重要契機。云技術不僅具備極強的存儲能力,信息交換能力以及計算能力也是當前科技領域中的佼佼者,這對于新聞采編方式的創新非常有幫助,也有利于新聞采編人員在網絡上收集不同的有效信息,進一步確保媒體中心新聞采編工作的整體質量。
總而言之,在全媒介時代,要關注做好準備工作、合理提問、合理選擇新聞采編方式、不斷優化新聞節目形態、運用云技術等事項。跟隨媒介時代步伐,在高校專業設置和教學中,需要緊跟社會發展需求,對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