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海南 海口 570100)
社交化媒體主要是以各類社交網站、微博、微信、QQ等形式體現,其能夠為使用者帶來極大的實時參與感,其本身所具有的在線交流特性,使得使用者能夠自發形成類似社區環境下的主動交流模式,在此模式下各參與者可以公開的表達自己觀點,其對民眾智慧的充分開發和傳播效果顯著,使民眾能夠成為相應社交內容的生產者。而電視民生新聞則主要是以民本意識為主要價值取向來開展作業的,其緊密貼近群眾的特性是民生新聞的核心特點。結合兩者特性來看,社交化媒體與電視民生新聞存在一定契合性,因此將社交化媒體的互動分享等特性與民生新聞節目做有效對接,不僅可以提升民生新聞品質,也為社交化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后續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結合社交媒體特點,當前社交媒體時代下電視民生新聞可通過合理運用社交媒體來確保自身新聞素材選擇的多元化。電視民生新聞核心是關注民生,為人民服務,其所具有的民本取向已經成為新聞素材選擇時的重要評判標準依據,民生新聞內容必須是指向普通民眾日常生活。從民眾生活中獲取新聞資源進行報道、呈現是民生新聞的本質;從現實角度出發,電視民生新聞要進行素材選擇和內容報道,必須“平民化”,節目組人員以及節目內容必須充分融入民眾生活中,以此才能充分反映“關注民生”的核心特點。社交化媒體本身所具有的信息傳播速度極為高效,隨著網路科技發展,其已經成為民眾傳播信息反映自身生活狀態的重要渠道,其進入門欄低的優勢,使得其使用者包含社會各個不同領域人群,整體群眾基礎極大;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社交化媒體已經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借助社交媒體平臺,電視新聞民生節目能夠確保對當前民眾生活狀態的實時掌控,以此分析民眾生活動向和需求點,更好的選取符合民眾所想的新聞素材。
社交化媒體時代下,民眾通過微博等各種社交媒體平臺能夠自由的發表自身觀點、看法,且其在使用期間所體現出自我表述意愿強烈的現象,可以看出其為民眾社會話語空間的提升效果顯著。因此借助社交化媒體讓群眾話語空間得到有效提升的特性,電視對民生新聞節目模式做實時的創新,也是確保電視新聞節目不會落后于時代發展的關鍵。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可以將社交化媒體作為自身獲取更多新聞素材的基本渠道,也可切實地以民眾需求為基本導向,改進以往的單一新聞報道模式。
(1)功能拓展。利用社交化媒體,全面提升電視民生新聞服務性。民生新聞本身便要具有為民眾提供服務的功能,民眾不僅需要民生新聞以生活觀察者、揭示者身份為其提供信息、反映其生活,還需要民生新聞以自身服務性為基礎,將功能告知拓展至實踐行動,以新聞報道對事件發展進程所產生影響,真正做到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2)輿論引導。社交化媒體時代下,言論自由和傳播高效性使得大部分新聞熱點受輿論引導較大,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在利用社交化媒體進行相應作業時,必須對社交媒體素材進行甄別,對虛假報道實時發揮澄清、辟謠功能,準確告知民眾什么可以信,什么不可以信,確保輿論引導方向準確性和可控性。與此同時對自身立場進行準確把控,維護民眾利益的同時不用自身權利干涉民眾生活,不以自身態度干預司法,以此引導民意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3)搭建“政府與民眾”交流平臺。而社交化多媒體則是保障電視民生新聞服務性功能得以有效展現和提升的關鍵,這個過程中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可按照促進民眾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溝通對話來實現對民眾之間公共問題的解決,而同時民眾又并不能直接實施相應方法,因此將這些方法建議向政府提供以保障其成為政府決策的有利參考依據,民生新聞節目利用社交化媒體在尊重民眾話語權基礎上,在政府和民眾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服務平臺的搭建,使民生新聞媒體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使其自身價值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以此確保民眾意見能夠積極表達,使民眾自身想法、要求等可以實現“向上層傳達”的模式,使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充分全面地了解到民生現狀,以此推動政府決策的準確性和實效性,最大限度提升區域民生問題的解決效率。由此可見社交化媒體時代下民生新聞發展,必須建立在符合民生本質的基礎上,從決策、模式、功能等多方面做實時拓展,來使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價值完全得以體現,以此為其后續綜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對社交化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發展探析,可以發現其對電視民生節目的持續創新性和功能服務多樣性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踐期間充分了解掌握社交化媒體,電視民生新聞兩者的特征和實質性聯系,根據實際情況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是電視民生新聞能夠高效、平穩、快速發展下去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