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五”時期,積石山縣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此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促進農業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該文結合積石山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進行分析,明確提出了下一步發展方向,以期可以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推進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積石山縣
李永軍. 甘肅積石山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層思考[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2):4.
新時期,積石山縣全面加強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視,并且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嘗試和探索,整體發展水平顯著提高,部分農民借助科學技術手段實現了脫貧致富,收入更為穩定,并且對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進行挖掘和培植,促使農業供給側結果性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一、積石山縣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的嘗試
針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需求,積石山縣在全面把握本縣資源占有情況和特色農業情況的基礎上做出了一定的嘗試,對地區經濟建設活動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能夠促進特色產業的發展和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真正發揮出地區優勢,促進農民群眾的脫貧致富。
對積石山縣當前農業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積石山縣緊緊把握省級政府部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對全縣產業優勢進行分析,并探索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措施,在縣域范圍內加強對中藥材、脫毒馬鈴薯、雜交油菜、草食畜牧、林果育苗、文化旅游、勞務輸出以及民風民俗特色產業的開發,為農業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動力支持。
基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際要求,還對種植和養殖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向農戶傳播先進技術,引導貧困戶參與到能繁母畜養殖和蜜蜂養殖項目中,增加貧困戶收入。
全面推進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培訓結合教育活動,在縣域范圍內加大對青貯玉米品種的推廣種植,積極推廣玉米秸稈青貯和揉絲打包技術,加強對玉米秸的有效利用,促進地區農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此外也針對特色林果培育工作進行研究和分析,引入了核桃嫁接技術、扶持興辦花椒、馬鈴薯、中藥材、百合等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對產業鏈條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在旅游開發方面,構建了“沿山、順水”兩個重要的旅游帶,并加強對大墩峽、大山莊峽、“保安三莊”鄉村旅游景點的開發,有效促進了地區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也促進積石山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呈現出新的發展狀態。
二、新時期積石山縣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新時期積石山縣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在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還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發展高效種植業和養殖業,實現對地區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而構建更為更為全面的農業經濟發展體系,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其二,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促進農業標準化戰略的貫徹落實,爭取在農業生產中融入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理念,凸顯農產品質量,為農產品營銷創造良好的條件。
其三,對農業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引導農民群眾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節本增效的生產技術,探索科學生產模式,并且從多角度實現對農業生產成本的有效控制,推動農業機械化和規模化建設,加快地區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
其四,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生產體系進行全面優化,以期可以突破農業生產瓶頸,借助農業經濟結的調整解決農民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為農業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其五,全面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生產、鄉村旅游和農產品加工的有機結合,加強對休閑農業生產模式的構建,以期可以實現產業的融合互補,實現現代農業園建設。
其六,對農業發展過程中對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強化,借助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等構建生態循環型農業,促進農業經濟呈現出新的發展狀態。只有這樣,新時期積石山縣發展農業經濟過程中才能夠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優化發展的基本目標。
三、積石山縣下一步發展規劃
基于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需求,積石山縣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該注意有效落實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和協調發展的理念,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重點突出結構調整、品質提升、成本控制、彌補不足、促進融合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任務,進而從政策支持、資金扶持、人才保證和技術支撐等多種角度加強新型農業經濟建設,促進重點工作任務的全面貫徹落實,確保積石山縣農業經濟建設進入到新的發展局面,實現農民群眾的增產增收。
沿積石山麓一帶利用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建成10萬畝雜交油菜生產基地,通過舉辦油菜花節帶動雙低雜交油菜相關產品開發;利用豐富的天然草場建成千頭牛、萬只羊養殖基地,在積石山縣最南部的別藏鎮建成甘肅省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場,并上馬牛羊肉生產加工及冷凍生產線;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建成25萬畝旱作農業生產基地,通過青貯氨化和柔絲打包技術,為圈養提供充足的飼料;利用退耕還林等措施建成20萬畝花椒和10萬畝蛋皮核桃生產基地,以此帶動合作社和相關加工企業的興起;在沿黃一帶利用沿黃快速通道建設盡快上馬水上旅游項目,以此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三二家串椒、小紅棗、黃河梨、大河家蛋皮核桃、西甜瓜、冬果梨等和保安腰刀、黃河奇石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積石山縣的發展過程中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取得顯著的成果,對地區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積石山縣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全面加強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視,以此為核心為農業經濟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