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


摘要:不同氮肥總量對黃瓜經濟性狀和產量有不同影響。優化施氮處理有利于促進黃瓜的生長,能改善黃瓜經濟性狀,增產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優化施氮處理產量為4372.9 kg/畝,分別比70%優化氮區、130%優化氮區增產201.4、181.9 kg/畝,增產率分別為4.83%、4.34%,施氮肥投產比1:9.0,經濟效益最好。結果,當與該試驗地地力水平相近時,黃瓜施純N量以21 kg/畝為宜。
關鍵詞:黃瓜;2+X;氮肥總量控制;肥效試驗
曾 志. 黃瓜2+X氮肥總量控制肥效試驗研究[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2):20.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興寧市刁坊鎮橫江嶺村進行,試驗地地勢平坦,肥力均等,土質為粘壤土,試驗前取土壤測定土壤養分。土壤養分檢測結果:有機質36.1 g/kg,全氮2.02 g/kg,全磷1.0 g/kg,全鉀23.6 g/kg,堿解氮252 mg/kg,有效磷30.4 mg/kg,速效鉀107.7 mg/kg,pH值5.24[1]。供試作物為黃瓜,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粵秀三號。試驗于2017年4月24日播種,5月6日移栽,6月6日第1次采收,7月10日收獲結束。
2 試驗設計與方法
2.1 試驗設計
采用2+X設計,4個處理:試驗處理設計方案詳見表1。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2],小區面積25 m2。
2.2 栽培管理
小區之間采用塑料膜隔開,防止肥水相互滲透。畦寬(包溝)2.0 m,株距0.3 m,種植規格為2000株/畝。肥料采用46%尿素、12%過磷酸鈣、50%硫酸鉀,施肥方法:氮、鉀肥30%作基肥,20%于根瓜收后作第1次追肥,以后每間隔8天施一次,每次施肥10%,共追肥6次;磷肥100%作基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一致。采收時各小區單獨稱重,計算各小區產量。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處理對黃瓜經濟性狀的影響詳見表2
3.2 不同處理對黃瓜產量的影響
表2中,處理3的產量最高,為4372.9 kg/畝,比處理1增加586.0 kg/畝,增產率為15.47%;比處理2增加201.4 kg/畝,增產率為4.83%;比處理4增加181.9 kg/畝,增產率為4.34%。經LSD法差異顯著性分析,處理3與處理1增產效果達極顯著水平。
3.3 不同處理對黃瓜經濟效益的影響
表3中,處理3的經濟效益最好。處理3產量為4372.9 kg/畝,比處理1增產586.0 kg/畝,黃瓜按當地市場價格1.4元/kg計算,增加產值820.3元/畝,減去施氮肥料成本91.3元/畝,施氮利潤729.0元/畝,投產比1:9.0;處理2比處理1增產384.6 kg/畝,增加產值538.4元/畝,減去施氮肥料成本63.9元/畝,施氮利潤474.5元/畝,投產比1:8.4;處理4比處理1增產404.1 kg/畝,增加產值565.8元/畝,減去施氮肥料成本147.0元/畝,施氮利潤418.8元/畝,投產比1:3.9。不同處理對黃瓜經濟效益的影響詳見表3。
4 結論
處理3的優化施氮處理能促進黃瓜生長,改善黃瓜經濟性狀,增產明顯,提高經濟效益。處理3的優化施氮處理產量為4372.9 kg/畝,分別比處理2的70%優化氮區、處理4的130%優化氮區增產201.4、181.9 kg/畝,增產率分別為4.83%、4.34%,經LSD法差異顯著性分析,處理3與處理1增產效果達極顯著水平。處理3的優化施氮處理投產比1:9.0,經濟效益最好。結果,當與該試驗地地力水平相近時,黃瓜施用純N量以21 kg/畝為宜。
參考文獻
[1] 張道勇,王鶴平. 中國實用肥料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 周志宏,李 鋒. 生物有機肥在黃瓜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14(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