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文水縣主要農作物玉米栽培技術規程,引導農民轉變常規種植方式,減少農藥、化肥、種子、水資源的使用,提高水、肥、藥利用率,提高種植效益,強化農民對實施玉米綠色的高產高效創建的認識,提高農民科學種植理論水平及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實施質量。
關鍵詞: 農作物;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文水縣
韓建英. 山西文水縣玉米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2):48.
根據文水縣主要農作物玉米栽培技術規程,引導農民轉變常規種植方式,減少農藥、化肥、種子、水資源的使用,提高水、肥、藥利用率,提高種植效益,強化農民對實施玉米綠色的高產高效創建的認識,提高農民科學種植理論水平及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實施質量。結合全縣玉米生產實際,通過耐旱抗病高產品種選擇,精選種子及種子處理、精細整地、水分調控,合理密植,及時定苗,保證壯苗,科學施肥、田間管理及中耕除草,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田間技術措施,使全縣玉米生產區農田基本條件得到改善,土地綜合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土壤養分、水分得到充分利用,達到了節本增效的目標,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民可持續發展。
一、玉米種植的有利條件
1、自然條件優越
全縣的玉米種植面積40萬畝。平均無霜期183天,年平均溫度10.1℃,年平均日照時數2552 h,全縣以潮土、褐土為主,肥力較高,全縣近年來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21.7 g/kg、全氮平均含量為1.4 g/kg、有效磷平均含量為19.6 mg/kg、速效鉀平均含量為156.2 mg/kg,自然條件極有利于玉米生產。
2、農業基礎設施完善,渠、田、林、路相配套
目前,全縣有兩千多眼深井星點分布,與之相配的地下管道達6000余公里,汾河、文峪河兩大灌溉水系南北穿境而過,道路聯網、渠系配套,田網、路網、水網建設完善,成方連片、土地平整,為玉米的綠色高產高效栽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農業生產條件好,單產水平高
多年來全縣玉米單產一直高于其他糧食單產,居領先地位,且高于全省平均單產水平,在文水糧食總產量中玉米所占的比重特高。
4、配套技術完善
全縣玉米種植技術一直比較先進,近年來,配套有精選優種,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機械化一條龍耕作,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集成技術,更為全縣玉米種植奠定了技術基礎。
二、玉米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措施
1、玉米品種選擇
重點選擇耐旱抗病耐密型品種,且是單粒播種,主要有先玉335、大豐30、強盛388、強盛51、并單390、大民3307等品種。
2、平田整地
通過機械推刮、平整土地,削高填低,田面平整,土粒大小差不多,田面坡度1-3°,達到方便耕作,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質量。
3、集成高產高效技術
推廣運用技術措施,即良種覆蓋率,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機械耕種都達到百分之百,并分別培訓到位,使玉米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操作規程為農民所掌握。
(1)適時播種
地溫穩定在10-12℃時播種。播種時用種子量0.4%的20%粉銹寧乳油拌種,播種時間大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4月20日-5月10日,播種深度在5-6 cm。
(2)合理密植
文水玉米種植密度要求畝種植3800-4000株。
(3)增施農家肥,配方施肥
玉米高產高效區域要求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1500 kg,復合配方肥每畝50 kg,根據土壤化驗數據,由技術人員提供配方施肥方案,統一選擇配方肥料購進。
(4)加強管理,防治病蟲草害
分為藥劑除草、防治玉米螟、防治粘蟲、防治紅蜘蛛。
(5)開展專家技術指導
每個示范片確定一名技術人員蹲點進行技術指導,在播種、出苗、拔節、大喇叭口期、抽穗、灌漿等不同時期都開展了技術指導和培訓,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
(6)實施專業化服務
在全縣范圍內,按照技術服務要求,在切實做好苗情、肥情、蟲情、災情等監測與預報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扶持規模化生產經營模式下的農機、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大力推進機械統一作業和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開展代耕代種代防代治。力爭實現機械全程作業和病蟲害專業化防治。
三、取得的效益
高產高效栽培種植玉米后,將給全縣帶來巨大的綜合效益。
從經濟效益看,全縣玉米高產高效栽培產量平均畝產量達到750 kg以上,畝增產玉米108 kg,畝增收151.2元,40萬畝玉米共增收6048萬元。
從生態效益看,推廣應用綜合集成新技術,對節水、節肥及改良或防止土地鹽化都有積極作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
從社會效益看,集中打造一批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區域,輻射更大范圍,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
四、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盡管項目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項目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提高建設效益。雖然項目區廣大干部和農民實施項目的積極性很大,但是人們的科技意識和素質相對較低,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我們要在繼續鞏固項目實施成果的基礎上,認真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爭取農業土肥項目,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受益范圍,充分發揮項目實施的示范性和帶動性。
五、主要技術應用前景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使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得到基本改善,土、肥水資源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大大提升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質量,為生態環境建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項目實施將帶動全縣農業科技人員,種植農戶的科技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充分調動了項目區農民應用新技術、新肥料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新肥料、新配方等培肥技術的應用,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土壤理化性狀得到明顯改善、自凈能力和作物抗逆能力顯著增強。為全縣玉米農田樹立了樣板,技術較為成熟,節本增效以體現國家支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應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