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沁洋
【摘要】新聞播音作為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與傳統的紙質傳播、新興的網絡傳播都有所區別。新聞播音的風格應注重講究個性化、真實性等特征,把握播音的藝術有助于更好的傳播信息,引導社會輿論趨向。該文主要介紹了播音藝術的風格特征,以期為新聞播音藝術的發展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新聞播音 藝術 風格取向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對新聞事實的需求越來越大。電視已成為大眾獲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尤其是電視新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除了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外,播音員角色的期望值也在不斷增加。由于在渠道的增加,人們往往比較各平臺的新聞播音員,那個廣播出色、廣播人員氣質好等。作為黨和國家的喉舌,新聞的水平代表著電視臺的整體水平,無疑對新聞播音員的專業水平更高。作為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要具備形象、氣質、聲音、普通話等基本條件,在新的形勢下,必須改變傳統的廣播方式,以愛感人,不斷提高廣播藝術的水平,以跟上時代的發展,適應受眾的需要。
一、電視新聞播音的個性化技巧
播音風格個性化是電視新聞節目縮短群眾與節目心理距離的重要傳播手段。個性化的播音風格會使傳播更有親切感、更有人情味。但是,電視新聞的個性化風格也需要正確的定位和合理的運用。一般來說,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可以通過主持人所關注的話題、立意、角度、材料組織、語言方式、表達特點表現出來。而優秀新聞播音員富于個性的語言,往往與他們的經歷、性格、知識背景、情感體驗、文學修養有關。
1、用心播音,以情動人
用心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只有熱愛新聞宣傳和播音工作,我們才能熱愛新聞稿中所反映的真實生活。只有熱愛播音,我們才能熱情地為觀眾服務。也就是說,只有熱愛廣播音工作,才能用真摯的感情深入研究稿件中角色的細節,才能把我們的思想傳遞給聽眾,使之感動。
做到以情動人,關鍵是播音員要對稿件充分理解及挖掘感情。電視新聞主持人要從稿件內容出發,深刻把握稿件中心思想。聲音只是播音的外殼,而感情才是它的真正靈魂。一般來說,越是普通的稿件越平淡越要深刻理解,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才能把貌似平淡無味的稿件讀出新意。
2、始終保持最佳的播音狀態
良好的播音狀態是提高電視新聞廣播音質的關鍵。只有保持積極的播音狀態,新聞稿件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作用。感情和氣息運用自如,以達到良好的觀賞效果。在這一點上,精心準備是保持良好狀態的必要條件。準備廣播稿時間越充分,出現錯誤時間就越少,缺乏理解和把握稿件內容,很容易出現斷句不當的語言流問題。
3、“用事實說話,新鮮感人”是電視新聞播音的主要特點。電視新聞要給人以真實感,不僅可聽,而且可信。所以,積極的播音狀態還體現在播音員的用聲技巧和播音儀態等方面。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時,眼里要有群眾,腦里要有事物、有情景,讓自己和觀眾交流,以“講說”的方式,把新聞告訴觀眾朋友。
電視新聞播音員的屏幕形象以端莊大方、親切自然為基礎。新聞播音員在強烈的燈光下播音,所以應化淡妝,使臉部輪廓有層次,增強觀眾的信任感。而不恰當的濃妝艷抹、夸張的服飾,只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甚至引起觀眾的反感。
二、客觀性的播音藝術風格
任何新聞報道都客觀真實,這是新聞界最基本的行業要求。這就要求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時,播音的語言有別于普通的語言,要能夠使觀眾對新聞可信任、可理解,感受到新聞是真實的。播音藝術對客觀美的要求較高,需要播音員能夠結合自身情感加深對新聞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在播音時將自己的內心感受真誠的表達出來,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卓越的語言表達能力。播音所報道的新聞是一個個真實的事件、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人,只是照本宣科將新聞稿讀出來是難以傳播新聞的正能量的。在播報新聞時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最真實的情緒和適當的語氣進行表達,才能有效的將這種情感“傳染”給觀眾,增強觀眾對新聞內容的認同感,相信新聞的真實性。
三、語言親和性的播音藝術風格
人們靠視覺和聽覺來接受電視新聞,通過聲音,媒體和觀眾之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語境。播音員是電視語言的集中體現者,他們的語言水平往往代表著電視語言的水平。新聞類欄目通常是一個電視臺的宣傳窗口。新聞節目的制作水平常能直接反映一個電視臺整體素質的高低。所以,電視新聞播音員在播音時要特別注意使用規范語言,語音標準,吐字清晰,努力將最標準、最規范、最完美的語言展現在觀眾面前。尤其要避免出現錯別字、方言土語和語病錯句。
聲音的傳播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為了能準確地獲得信息,電視新聞語言在表達方式上與書面語的朗讀和一般隨意性的說話明顯不同。它是經過加工的一種精練的口語,符合人們的聽覺習慣。電視新聞播音時要避免使用書面語色彩強的詞語。在不影響文意的情況下,多用短句、單句,少用關聯詞、人稱代詞和單音節詞語。播音語言要盡量口語化,以免使群眾產生歧義。這樣,播音員播起來不費勁,群眾也更容易理解。
四、結束語
新聞播音是語言藝術創作,會因為歷史關系和國情的不同而變化,但不管什么時候,新聞播音都應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質量為目標,保持特有的思想情感。由于各個不同時期的社會心理關系及人們對媒體接受要求是有所變化的,新聞播音為傳播新聞的橋梁和紐帶,站在傳播的最前沿,只有善于發現變化,抓住變化,才能適應變化,從而創造出適應時代需求,符合受眾心理的新聞播音風格,以及符合中國社會發展自身特色的新聞播音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