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翼
[摘要]微信“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它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擔心安裝太多應用占用空間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本文就微信“小程序”開發的系統實現及前景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信 小程序 程序開發 前景
一、微信“小程序”開發實現
(一)獲取微信“小程序”的AppID
由于微信的限制,開發商不能直接使用AppID服務號或訂閱號。登錄微信小程序開發的帳戶,可以在網站的“設置——開發者設置”中看到微信小程序的AppID。如果開發人員不使用注冊管理員的微信號,需要綁定開發人員,也就是說,在“用戶身份——開發者,模塊中,綁定需要體驗小程序的微信號。
(二)創建微信“小程序”項目
①網頁上安裝開發者工具,打開并使用微信掃碼登錄。②選擇創建項目,填入上文獲取到的AppID,設置一個本地項目的名稱,但這并是小程序的名稱,并選擇一個計算機本地的文件夾作為代碼存儲的目錄。③在創建過程中,如果選擇的本地文件夾是個空文件夾,開發者工具會提示是否需要創建一個quickstart項目,選擇“是”之后,開發者工具會在生成一個簡單的demo。④項目創建成功后,開發者就可以點擊該項目,進入并看到完整的開發者工具界面,點擊左側導航,在“編輯”里可以查看和編輯我們的代碼,在“調試”里可以測試代碼并模擬小程序在微信客戶端效果,在“項目”里可以發送到手機里預覽實際效果。
(三)編寫微信“小程序”代碼
點擊開發者工具左側導航的“編輯”,開發者可以看到這個項目,已經初始化并包含了一些簡單的代碼文件。最關鍵是app.js、app.json、app.WXSS這三個文件,其中,.js后綴的是腳本文件,.json后綴的文件是配置文件,.wxss后綴的是樣式表文件。
(四)創建微信“小程序”頁面
微信小程序開發的核心內容在pages目錄下包括index頁面和logs頁面,即歡迎頁和小程序啟動日志的展示頁。微信小程序中的每一個頁面的“路徑+頁面名”都需要寫在app.json的pages中,且pages中的第一個頁面是小程序的首頁。每一個小程序頁面是由同路徑下同名的四個不同后綴文件的組成,如:index.js、index.wxml、index.WXSS、index.json。.js后綴的文件是腳本文件,.json后綴的文件是配置文件,.WXSS后綴的是樣式表文件,.wxml后綴的文件是頁面結構文件。在logs的頁面結構中,logs頁面使用
二、微信小程序優勢
從程序開發者的角度看,由于原生APP在開發初始要考慮多平臺(iOS與Android)、多機型、多系統的差異,在推廣期間可能面臨下載高峰后的無人問津,還有后期巨大的運營成本。這些問題都給程序的開發帶來了極大的限制。由于小程序只在微信上運營,因此它能降低技術和成本的門檻。微信小程序對中小企業相對友好,能夠大大降低企業的開發成本和推廣成本。作為以微信為支撐的超級流量入口,小程序成本低廉,能做到免安裝服務即得,對中小應用廠商及開發者來說,能夠充分實現應用流量以及服務價值。
從用戶角度看,它能夠簡化安裝下載步驟,能夠降低技術和成本的門檻。微信小程序對中小企業相對友好,能夠大大降低企業的開發成本和推廣成本。小程序的關鍵價值在于對線下場景的融合,形成一個線上線下聯動。在此過程中,掃碼將成為小程序的一個重要入口,通過掃碼鏈接線上與線下,推動020發展。摩拜單車的“小程序化”是微信小程序打通線下的一次突破,也為其他開發團隊提供了經驗借鑒。
三、微信小程序自身存在的缺陷
(一)微信小程序存在一定程度的入口障礙
微信作為一個以強關系的人際傳播為主的平臺,分享與推送的限制極大程度上弱化了推廣范圍。同時,微信的功能設置與界面中并不會出現小程序選項,這導致了關于其最普遍的疑問,也即從哪里能夠使用小程序。事實上,只有之前訪問過小程序的用戶,才會在其微信的“發現”欄中出現所謂的入口,而小程序需要通過用戶在搜索欄進行關鍵詞的精準檢索才能夠被調用。
(二)小程序與微信主程序并行的問題
試著想想這樣的場景,當用戶打開一個小程序,此時微信收到信息需要查看,而小程序又不能關閉,這種并行問題如何解決?對于單獨的App可以通過操作系統的程序管理界面方便地切換App,微信需要建立小程序運行管理的相關緩存機制來解決,這對微信是個挑戰,它需要消耗很多資源,還不能影響到微信和小程序的用戶體驗效果。
(三)跨平臺兼容性問題
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主要是Andriod,IOS和Windows。在一個程序當中運行另外一個程序,這種行為會被蘋果的IOS系統視為十分危險的事情,可能會被禁止。由于IOS的市場占有率很高,應考慮相應對策保證小程序的安全性,從而實現微信小程序全面跨平臺。
四、微信小程序的前景
根據用戶對各類APP的日常使用情況,可以推測小程序的適用對象為日常使用頻次相對較少的應用。使用次數少并不意味著沒有使用需求,這些應用往往都是工具類的應用,在一些特定場景中起到特殊的輔助作用。而用戶平日使用次數較多或用戶體驗獨特的APP,小程序帶來的附加意義則不大,忠實用戶會更多地選擇相應的APP使用。
微信的崛起推動了二維碼的流行,這種識別碼改變了傳統條形碼單調、數據存放量小的不足,以獨特的便利性和美感快速成為信息分享的主流形式。小程序與二維碼也具有密切聯系,用戶可以通過二維碼找到和使用小程序,也可以使用二維碼發送和分享小程序。由于二維碼非常適合以固定物料的形式存在,所以小程序也以此渠道為依托,順利打通線上和線下。未來線下也將成為小程序的重點使用場景,亦即前文提到的“工具性”。
五、結語
綜合小程序的優勢和缺點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小程序確實是一種應用形態的新發展方向,即與社交平臺深度融合,以易得易用為宗旨,以輕量化和高便利分享度為特征。現在是小程序的起步期,相應的監管政策也正在摸索和研究,作為平臺方的微信應該做好把關工作,防止一些傳統APP中被嚴格管控的領域以新的形式出現在小程序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