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文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能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使用,并發揮它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小學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能讓他們更加順利地進行下階段的學習。情境教學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把課堂教學知識點作為基礎進行情境的創建,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理解知識點時候的難度,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創建需要教師花費時間進行細致的考慮,保證學生能得到學習上的提升,同時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建教學情境仍然困擾著大部分的學生,下文筆者結合經驗提出幾點策略。
一、情景教學概述
情景教學法也稱情境教學法,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在1960年之前創立。之后,各國教育工作者不斷吸納新技術,豐富其體系,使得情景教學法在全球范圍內得以盛行。
情景教學法內涵:為激起學生的態度體驗,教師將教材內容與社會和生活進行融合、提煉,有目的的設置一定場景,以使學生以充分主動的心理態勢去接受新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
二、情景教學優勢分析
為了更加堅定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情景教學,有必要對該種方式的優勢作深入分析。
1.能夠極大活躍課堂氣氛。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是老師逐段講解,輔之以個別提問。顯然,這種方式一方面過分依賴于老師的經驗和學識,另一方面不利于情緒的調動。而在情景教學模式下,基于老師的情境設計,小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來增強代入感,并在潛移默化中將個體思維與課堂知識相結合,課堂氣氛也出現活躍化變革。
2.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于實驗性科目(即以手工制作、科學實驗為主的科目),語文教學的枯燥性是比較明顯的。要長期維持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困難。但通過靈活的情景設置,將使高度單一化的教學實踐轉化為生動活潑、充分互動的師生活動,從而有利于實時消除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累的疲勞感,有利于學習興趣的逐步增長。
3.能夠夯筑小學生的文學審美功底。雖然當前圉于國情,應試教育的指揮大棒暫時不會消亡,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或多或少會參雜應試因素。但從長遠來看,小學生應培育一定的文學審美能力,以利其今后人生的發展。情景教學借助形象化手段縮小了小學生對抽象事物的認知距離,并由此形成合理的審美標準。
三、情景教學的應用策略
情景教學的優勢是明顯的,但要將該種教學模式成功運用,需要佐以各種科學的策略。
1.借助課堂地理環境周邊資源實踐情景教學。小學語文課程在選材上一般比較契合生活實際,因此可方便而靈活地運用存在于課堂或周邊的實物進行情景構造。下面舉幾個例子進行輔助說明。
(1)講授《陽光》時,老師可事先制造神秘場景:將教室窗簾拉上,將燈關上。然后老師提問“同學們看看,現在什么是最需要的啊?”。肯定會有各種答案,如“燈”、“手機”、“陽光”等。當“陽光”一詞出現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追問“哪里有陽光呢?”,這就將小學生的思維做了合理導向。接下來,小學生必然會去拉窗簾以“引進”陽光。通過以上教學,小學生增加了對課文的理解。
(2)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可針對不同的課題選擇不同的天氣。如牽涉風的描寫,老師可在風大的日子讓學生站在通風廊道上去感受清風拂耳的感覺,或者觀察風吹動樹葉或池水的景象。
2.借助科學的音樂資源來實踐情景教學。音樂富含情感,是小學生鐘愛的藝術類型。將音樂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能顯著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1)在講授《夏夜多美》時,老師可以以靜謐的輕音樂為背景,選擇展現夏夜之美的圖片為輔助。這樣,小學生可以在欣賞音樂與圖片的過程中感受到課本文字內容的力量,以達成準確理解之目的。
(2)在朗誦《窮人》第七、八兩小節時,可配之悲情的音樂,以生動展現桑娜推開門后所見到的情景,并豐富小學生關于“悲”的情感體驗。
3.借助豐富多彩的教學語言實踐情景教學。小學生限于年齡(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力比較有限。老師可根據課文內容以不同語氣進行思維引導。
4.借助信息化技術實踐情景教學。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技術越來越全面和豐富,其中,多媒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它對于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新鮮感作用巨大。
(1)在講授《山雨》時,有的小學生會因生活閱歷的缺乏而無法理解。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對教學內容(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景象)作情景設計,然后在課堂上播放。
(2)學到《荷葉圓圓》時,老師可以用相關的動畫片來生動演繹小青蛙、小蜻蜓、小魚兒在荷葉間玩耍的情景,必要時還可讓學生飾演這些小動物。
多媒體“聲情并茂”,對于加深小學生對課文的印象作用巨大,應該在情景教學中著重推廣。
5.借助微型實物實踐情景教學。有些課文牽涉的內容沒辦法展現實物,或者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則考慮用微型實物(即對原始實物作微縮制作)輔助教學。
在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情境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幫助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使得學習效果從本質上得到提升。總而言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情境幫助學生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15(2):105-106.
[2]趙艷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3,24(8):62-62.
[3]肖鳳英.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情景教學方法[J].商情,2013,22(2):145.
[4]傅道春.教學行為的原理與技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5]林顏.小學語文情景教學初探[J].讀寫算,2014,20(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