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素娜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和新《語文課程標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語文閱讀教學,各種新思想、新方法層出不窮,“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念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什么是個性化閱讀教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由此可知,閱讀本身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不同的學生,生活經歷不同、文化涵養各異、志趣愛好、認知程度也會千差萬別,再加上文本內容的豐富多彩,就注定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應是多元的。所以,在實際閱讀教學中老師應尊重學生的自主行為,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文本做出個性反應,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體驗,感悟鮮活的生命形象,從而獲得極大的審美享受,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創造行為。
一、激發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常言道:“萬事趣為先。”興趣是一種積極而活躍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種積極的認知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學生對閱讀對象是否感興趣,直接關系到閱讀活動的開展,關系到閱讀效果的高低。因此,閱讀教學必須以興趣為先導,強化教學環節設計,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必須放飛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動機,鼓勵他們大膽去思,去想,去創;必須“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讓他們真切體會文本中山光物態的多彩多姿,領悟人物的情懷,領略文章的意境,形成更多的富有個性化的見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針對孩子們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引入故事、游戲、表演、多媒體等形式和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預期。我們還可以利用語文教材語言生動形象、插圖色彩艷麗的特點,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從而喚起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轉變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既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平臺,又讓學生覺得自己有用武之地,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他們會學得主動、積極、自覺、輕松,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而不是無奈和痛苦,無形中會極大地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我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理解感悟課文內容和人物性格特點。學生有大聲朗讀的,有無聲默讀的,有快速瀏覽的,有標記閱讀的,有分角色朗讀的,有進行表演的,有查找資料的,也有請教探討的。這樣的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閱讀,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準確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畢竟學生年齡小,經歷淺,在個性化閱讀中,難免會有一些不正確的理解,甚至是荒謬,對于學生的這些體驗,教師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溝通,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
三、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要建構平等對話意識,使學生在自由和諧的氛圍中深入體驗,暢所欲言,發表見解,張揚個性。允許學生帶著個人情感去表達閱讀結果,讓學生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這樣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產生出新的閱讀創意,拓展出新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閱讀質量。比如教學《橋》一課時,引導學生感受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擊洪水的景象,既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景象,也可以換成別的交流方式試試,如口述、感情朗讀,或者根據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錄像資料設置一個情景,讓學生當一回解說員,或寫一首歌頌人民子弟兵的小詩,或訴說想對人民子弟兵傾訴的肺腑之言這些個性化的交流激活了學生各具色彩的智慧,他們選擇其一,自由演繹,盡情展現個性,從容釋放潛能。
四、動態監察,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所做出的評語必須是準確的、中肯的、激勵的和向上的。假若一味死摳“參考答案”,恪守“標準模式”,囿于條條框框,只能這樣,不能那樣,忽略或藐視個體感受和理解,無異于扼殺生命。因此,在個性閱讀評價中我們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評價,評價的內容要多方面通盤考慮,建立一種公正的、全面的、動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概括起來就是“三重”。
1.重歷程。在閱讀實踐中,只要學生認真閱讀分析了,大腦自然會得到鍛煉和激活,創新的火花就會迸發。結論的對與錯都無關緊要,“冷漠”和“棒殺”都應拋棄,閱讀后的收益和感動遠比單純某一個結論重要得多。
2.重激勵。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兒童,時時企盼的就是對閱讀價值的肯定,就好比幼苗急需陽光普照一樣。在激勵中品嘗果實的甘甜、在掌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輕易否定,猶如一聲斷喝,足以使天真活潑的孩子望而卻步。
3.重發展。“學生是發展著的個體。”這個時候的學生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甚至是錯誤,但換個問題換個時空或許會語出驚人。人言道:此一時,彼一時。人的發展潛能巨大,“蓋棺”尚能“定論”。個性化閱讀體驗是無法復制的體驗,它的珍貴就體現在“獨特”,所以不能靜止絕對地看問題,應看到孩子們正在前行。總之,個性化閱讀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會使我們的課堂生機無限、和諧融洽。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設情境,細心呵護學生的感受和體驗,給學生一方寬松、和諧、激勵的空間,讓學生乘著閱讀的小舟,張揚個性、彰顯靈性,放飛理想吧!
此文系許昌市研究課題《農村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YL2017G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