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輝
摘 要:自學是一種很重要且有效的學習方式,而對于語文這一科目則更是一種可以培養綜合能力的學習方式。因為在對語文的自學中,可以鍛煉一個學生全方位的感官能力。語文成績如果想要學得好,就要靠自學能力的培養才能達到目的。本著學習能力要從小培養的教學思想,將就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的具體環節做出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
在整個基礎教育中,小學語文是具有工具性的一門重要學科,學生掌握了這個工具,不僅可以應用于日常交際,而且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而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具有自學語文的能力。葉圣陶老先生說得好:“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樣,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是有必要的,只有語文學好了,才能使學生不斷獲取新知識、新信息,適應將來的學習與生活,也能在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開展自學活動,豐富自己的知識,充實生活,達到讓學生不但愛學,而且會學的目的。
一、注重教師的執教能力,強調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師專業培養、名師工程建設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因而,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執教能力,并且通過聽課制度、評優制度等方式,來了解和掌握教師的執教能力,以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但是,由于這些手段使用的過于頻繁,使得聽課、評優等教學活動淪為一種形式。而且,受到教育部門減負指令的影響,部分學校取消了必要的學期學科考試或者畢業考試,致使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不扎實,給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新學期正式來臨之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語文教材,單純根據教材的編排,制定短期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重視某一篇文章的教學設計,忽視了整個單元、整個學期的整體安排,使得教學效果較差。同時,由于在授課之前,由于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制定專門的、科學的教學方案,隨意講解教材知識,任意增減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缺乏系統性,進而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問題,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讓學生自主預習,獨立思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語文教學不僅需要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需要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利用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跟誰借尾巴?”等問題,根據學生的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然后給予合適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四、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進行小組式學習
要教導學生立長志,而不能常立志,列出了計劃就要去實行。無論是什么科目都不可能一日成才,尤其是語文,語文是要通過長期積累的。思考之后能得出問題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發言的學生都是優秀的學生,無論答得是否正確,都是值得鼓勵的,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因為這有可能是學生繼續保持興趣的有力支撐。語文這門學科,進行大量的探討、思考是非常有好處的,因此,小組式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學習語文,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而且大家所思考的點不同,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對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使學生產生興趣。
五、利用自讀自主式教學,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練習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以讀為本”、“以生為本”是基本原則。只有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保證學生的參與興趣,變“講堂”為“學堂”,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布魯納認為:“發現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確切地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他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親身實踐,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自讀自主式教學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自讀自主式教學的流程應該體現在學生的獨立學習上。第一,獨立學習。在這個環節學生主要按“五步常規教學法”完成自學任務。即:一查,查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寫作風格等資料;二定,根據教師設計和課文前面的提示,明確學習目標;三找,找出課文中易錯的字、詞和問題;四釋,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五分,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初步劃分段落。第二,討論與交流。根據教學重點,安排學生有組織地進行討論,并請有關同學匯報學習情況,在群體交流中達到釋難、解疑、明理的目的。第三,評議歸納。評議歸納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對學習內容的評議歸納。教師應指導學生回顧課文的結構,明確課文的知識要點以及訓練的基本要求。二是對學習過程的評議歸納。教師應引導學生就自主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方法的運用進行總結、分析,并指出以后應注意的問題。第四,鞏固練習。根據課文要求,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練習,以鞏固學習成果。
總之,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有了自學能力,就能夠獨立地獲取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能夠終身受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為本,努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高漲地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知識,學生才能不斷獨立,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也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