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萍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一向是十分重要的,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后數學的學習。但是由于現在應試教育普遍存在,所以往往會出現學生懂數學卻并不會運用的情況。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篇文章主要就是討論生活化教學法的運用,希望能夠為教師們的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小學數學
所謂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立足于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將教材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從而使枯燥深奧的課本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生活環境的視角出發,將學生生活與小學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一、利用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或熟悉的故事引入新的知識,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更重要的是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積極尋找身邊的數學,把教學歸樸于實踐,歸樸于生活,那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而且能較好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迅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那么,如何給學生一雙“慧眼”去觀察讀懂這個世界的數學就尤為重要了。
例如:我在一年級新學期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時,我就問我的學生:今天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坐在教室里,你知道我們的教室是什么形狀的嗎?你知道它總共能裝多少人嗎?你知道現在我們共有多少人嗎?全校共有多少人嗎?當教師提出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時,我想同學們對這些問題充滿興趣,都在猜想著答案,然后再告訴學生,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大家有信心學好它嗎?很自然地把學生帶進數學的學習之中。學生通過這些喜聞樂見的故事和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學習的一開始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創建生活場景助知識理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書本上的訓練是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訓練要求的。數學不是被動地吸收知識,而是應該積極地儲備知識,并且在儲備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舉一反三,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所以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以生活為基礎,不斷地去探究新的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適合學生的生活信息,將其改造成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知識,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挖掘出新的知識。
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疏通書本上的基礎理論知識,然后根據這些理論收集生活信息,其次是選擇適合學生學齡段的信息,然后例舉出一個事例。
如在上平均數的時候,可以將課程設計為:學校“環保周種盆花”活動,前3天平均每天種114盆,后4天共種750盆。“環保周”內平均每天栽種盆花多少盆?這個題目來源于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買賣活動,將枯燥的教材理論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使教材知識變得更加的靈活,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教學,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探索數學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好知識。
三、充分發揮老師的指引作用,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
小學生處于接受知識的初級階段,所以,老師的指引作用就會顯得格外的重要。在將小學課堂生活化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發揮老師的指引作用,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們而言,都具有好動性,是最坐不住的學生群體。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實際的生活中接受知識要比只是在課堂中學習理論知識,效果強很多。老師們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通過實際的生活來增強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其實,數學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數學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同學們應該在老師的指引下,尋找隱藏在我們身邊的數學知識,提升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四、數學作業生活化,讓學生靈活掌握知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知道“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進而讓學生從小就養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好習慣。
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后,我就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家庭作業:假如你是小小設計師,我們學校操場旁邊打算設計一個近似三角形的花壇,要求面積是12平方米,看你能設計出幾種方案?哪種設計方案比較美觀?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學生不僅鞏固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還從中加深理解了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比直接布置幾道求三角形面積的應用題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師通過這些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能更加深刻地認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喜歡數學這門學科。
五、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把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又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參考文獻
[1]閆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品牌,2014(07).
[2]李道博.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