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芹
摘 要:人文情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重視學生人文情懷與心理情感的發展,重視學生心理與知識學習之間的發展關系,在教學中為學生重現中華文化建立以及發展過程,喚醒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激起強烈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情感;民族自豪;發揚文化
語文教育的主要意義就是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通過課文讓學生從中體會其中蘊含的各種情感與認知,通過體驗讓學生形成成熟的情感心理。通過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讓學生形成成熟獨立的學習心理,促進學生健康的情感及心理發展,讓學生更加“知事明理”。了解語文的發展史;了解自己的國家;了解歷史文化,為文化發揚做出貢獻。可見,人文教學對學生個人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的。
一、向語文教學中加入人文情感的教學意義
在現今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中越來越不重視學生的人文情感發展,在教學經常忽略學生的學習心理,也不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情感體驗,只注重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人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一個長期教學工作,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充分的耐心、信心與學生相處,關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讓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能所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推行人文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軟化學生尖銳個性
在高中階段,學生不管是哪一科的學習上都背負著極大的學習壓力,來自家人的、來自老師的、來自同班或者同校同學的壓力讓學生如負重擔。學生在極大的壓力之下容易變得偏激,遇見困難時極易崩潰。在教學時重視人文教學,通過人文教學來緩沖學生承受的壓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喘口氣。俗話說勞逸結合不是沒有道理的,教師一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試過后總看學生的成績是考的差了還是考的好了,忽略了學生在考試中的心理變化。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本身處于極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加上年紀較小,教師逼得越緊越容易引起反彈,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甚至產生師生矛盾。
(二)了解經典,延續文化傳承
語文是我國璀璨文化在長久發展中沉淀下來的文化瑰寶,其中不僅包含了基礎的字詞含義,還包含了詩詞歌賦文章等深內涵的經典文化。通過人文性教學為學生展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了解經典,弘揚中華文化。讓學生在學習中正確掌握人與文化,人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及聯系;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態度對待知識,對待學習;讓人文教學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研究的熱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弘揚人文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民族的自豪感并賦予他們將中華文化不斷傳承下去的責任感。中華文學是我國的瑰寶,要將文學不斷地傳承下去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努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文學經典,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文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是學生將感性與詩詞歌賦結合共鳴,進而不斷將文化發揚傳承下去。
(三)深化文學內涵
教師重視學生在書面試卷上的成績,而忽略學生對人文教學的了解以及個人綜合思想發展,導致學生對于許多知識只知其形式而不得用。教師通過人文性教學深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能力,深化文學內涵,讓學生學而有用,能夠將知識的作用展現出來。通過人文教學的潛移默化,使學生正確運用人與文化,人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充實自身。語文是最能表達出人文性的學科,在教學中加入人文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對課文中作者更深一層的感受與之引起共鳴。將高中語文教學變得不僅只是書面知識上的教學,更是對學生人生體驗、人生閱歷的教學,學生擁有的人文內涵將會對以后的人生經歷產生重大影響。讓學生學會深層看世界,深度看事物。
二、人文性教學的建立
介紹了人文性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之后,以下將簡單談論如何在教學中建立人文性教學。
(一)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要進行人文教學首先要改變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主動灌輸語文知識的思想,直接將字詞詩歌含義告訴學生,讓學生記憶。學生在學習中直接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走的都是老師走過的路,根本不會獨立思考、獨立學習,也不能自主進行知識應用,在學習中無法進行新知識、新的學習方法的創造。這樣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卷面成績,但是在教學中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當遇見新的問題,就無法自行解決。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教師在教學時要將“灌輸”觀念轉變為人文觀念,才能順利展開下一步的人文教學。在人文教學中,教師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的中心主體,在教學中善用知識的探索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的人文化。
(二)增加多種教學方式
多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將人文文化在教學中充分展現出來,使教學更加人性化。在教學時,可以運用一定的生活中的現象作為教材實例,比如:在講解到字詞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要對容易混淆的字詞發音、字義等進行強調,使用生活中使用錯誤的例子來建立真實的、正確的實例來對知識體系。例如“首當其沖”這個詞,許多學生特別容易看詞生義,將它的意思理解成“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做某事”,但是首當其沖的含義卻不是這個意思。在教學中教師增加多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正確認知能力,避免在學習中發生模棱兩可的錯誤。多種教學方式完全遵循了人文教學的原則,為了實現將課堂的建立更加具備人性化這一目的,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減少學生壓力,加強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總之,人文情感在高中語文的運用對教學有重要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隨時秉承人文理念,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學習體系。通過人文教學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了解中華文化并發揚傳承中華文化的學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