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情境對課堂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有效的教學情境呢?怎樣創設教學情境呢?
關鍵詞:情境;有效;創設;課堂
我個人覺得新穎、有趣、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思考的教學情境會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只顧熱鬧的、牽強的教學情境反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學情境會使學生們自主的參與到對新學知識的探索學習中。教學情境不是固定的模式,它可以出現在有效的導入部分,可以出現在課程中間突破重難點部分,更可以作為課程的主線貫穿全課。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情境”成為教師們經常討論的話題。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數學變的生動形象,饒有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巨大魅力。因此,“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為學生創設可以合作探究的情境。
我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改革的重心,大力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合作學習教學的主要方式得到普遍推廣。新課程觀仍是今天課堂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價值取向。其核心理念即是:學生不是被“教”會的,而是自己“學”會(建構)的——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建構)是自我意義的發現——探究學習;課堂的學習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合作學習。
為了響應以上要求我們鄉正在實施“四步八度”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合作能力,這種教學方法真正的受益者是學生,但很多老師把這種合作的模式流于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靈活的、是開放的,我們要為學生創設值得小組討論和交流的情境,小組合作學習不是整堂課的任務都要小組合作,要遵循學生能獨立解決的不合作,只有遇到有難度的,需要大家努力共同完成的問題在時才合作。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也讓學生懂得了分享知識的快樂。但這種效果的顯現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和教師平時的細致指導。要想創設出值得合作探究的情境對于老師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這樣的課堂更開放了,那么學生的預習就變得至關重要了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提前布置好預習的任務這樣學生才會有方向。課堂中及時的評價和指導會讓學生在展示時變得更加自信。評價語言的使用如果可以多樣化點學生的積極性會被調動的更高,一句說的真好,和一句你真有小老師的范。學生心理的重視程度和產生的效果會存在差距,課堂中很多細節的東西值得重視和思考。
“四步八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任務分工一定要明確,對于問題的措辭和問法都要進行斟酌,對學生的回答做好預設。同樣的意思表達方式不同展現出的效果就不同。小組合作時,人數一般以4~6人為宜,多了就會出現上述這種情況,少了又不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越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強調小組合作,否則學生將會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二、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脫離生活得教育是鳥籠的教育”。熟悉的事物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創設的教學情境是最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衫玫慕虒W情境素材來源于社會的各個角落。我們要做一個善于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老師,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真正的做到知識服務于生活。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課前我是這樣布置預習的,讓家長給學生準備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為家長和學生提供一起學習的機會,讓家長有機會感受學生的成長。課堂上學生對人民幣的面值、顏色、圖案,甚至有的連防偽標志都有了認識。所以等我講授新知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都愿意去展示自己學到的知識。課后又開展了“小小商店”模擬活動,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
三、為學生創設現代化的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是我們每個教師必備的教學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會讓小學課堂變的更加豐富和更加神秘。尤其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更為重要,低年級學生對動畫、聲音等特別敏感,這也是課堂上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好方法,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多項感官,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恰當的創設競爭與開放拓展情境,可以增強小學生的榮譽感,而且還能夠培養和發展與人合作的意識。
四、合理使用教材提供的教學情境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首先要研究和分析教材,理解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新教材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學生日常生活抽象為數學知識,對于教材提供的情境我們要合理運用,但也不是絕對必須使用,依據本班情況有更好的情境可以對教材進行創新性的使用。
如果我們發現教材教學情境不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把實際情況作為教學情境引入課堂,這樣可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如在教學《面積》一課時,我們可以用學生常見的物體來舉例子,如黑板、教室的門窗,課桌等等。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每一位學生來說都不陌生。有利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從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更好的理解知識。又如;我在教學《位置與方向》時,主題圖是其他城市學校的方位圖,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我以自己學校為例子讓學生來給我們的學校建一個圖書館和游泳館,看看建在什么位置合適這樣的一個情境,讓學生來掌握方位,學生充滿了自豪感。這就是適當的加工、調整教材產生的效果。
有效的教學情境是整堂課的主線,只有主線得到學生的肯定,學生才會積極的參與到其中。才能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引發他們的思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一切的教學情境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