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銀杏
摘 要:近來到多所幼兒園參與了許多的語言教學活動,讓筆者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在參觀中,筆者發現與前幾年的幼兒園教學相比,目前的幼兒教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幼兒教師們大都在不斷的努力嘗試新的教育模式,吸納新的教育理念,學習的欲望和進取心也比較強烈。單獨的從所看到的這些語言教學活動來說,也有很多值得我們肯定的方面,比如教師教育經驗大多比較豐富,對幼兒很有耐心,語言表達流暢,教學環節設計比較有序,基本能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應對策略
幼兒具備一定的語言素質、閱讀理解能力是幼兒學習其他領域學科知識的前提條件,是幼兒吸收知識、表達思想的重要途徑,是影響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的關鍵因素,這關系到幼兒社會化程度及一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與運用。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1.教育目標缺乏針對性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教師統一按教學大綱實施的,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沒有合理利用教學大綱,沒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總體水平等對教育目標進行適當調整,教育目標缺乏針對性,導致教學內容過易或過難,使幼兒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率降低。
2.教育內容不符合幼兒興趣
幼兒園語言教育要適應幼兒自身的語言發展水平,并兼顧發展幼兒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能力。但有的教師沒有對教學內容的文化背景和難易程度等進行仔細斟酌,忽略了幼兒自身的特點,不符合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再者,有些教師雖然選取了幼兒所感興趣的素材作為教學內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卻沒有根據這些內容,而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提問和講解,導致幼兒只將注意力放到了新奇好玩的事物上,而沒有從中學到應學的知識,這非常不利于幼兒的語言發展。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有效教學策略
1.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
教師首先要對幼兒的言語發展敏感期和言語最近發展區進行準確定位,然后再根據全班幼兒的年齡層次、語言發展水平及接受能力等來具體規劃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從而使教學目標的制訂分層化。其次,由于不同的幼兒有著不同的知識經驗,因此在縱向設計教學目標的同時,還應當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來進行橫向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分層化教學目標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從而有的放矢地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在對既定的教學大綱進行二次設計之時,應當懂得動態調控和靈活變換,要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與應變性。例如,如果在實際語言教育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某一故事情節或者人物格外感興趣,那么就應當及時根據其這份興趣而對該情節或者人物進行二次設計,從而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促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2.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在選擇語言教育內容之時,應當要從幼兒本位出發,充分調查幼兒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選擇幼兒所熟悉的和感興趣的內容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幼兒的理解和激發其學習熱情。只有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內容,或是比較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內容,才能夠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和思想上的貼合,繼而才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對此,教師需要時常對幼兒進行一些啟發性的提問,拓展幼兒的思維想象,刺激幼兒的表達欲望,從而敏銳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以便于進行教學內容設計。
3.優化教學組織形式
在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當盡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不要僅限于集體化教學這一種形式。例如,教師可以將語言活動貫穿于各種小游戲中、閱讀中、談話中等等,還可以讓幼兒自己進行分組交流討論,從而給予幼兒更大的語言發展空間。其次,教師還應當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發展環境,給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語言活動,例如定期舉辦親子活動、表演活動、戶外活動等等,從而讓幼兒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發展語言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針對一則小故事中描述的情景讓幼兒上臺進行表演,讓幼兒在娛樂中練習使用語言,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糾正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語言的掌握能力較弱,經常不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幼兒園教師要時常與幼兒進行交流,認真聆聽幼兒所說的內容,關注幼兒語言表達中存在的問題,以鼓勵為出發點評價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寬容的態度對幼兒語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在師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地與幼兒交流,不斷與幼兒進行鍛煉語言的交流,糾正語言表達方式。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幼兒之間的交流,讓他們互相幫助,發現彼此語言表達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四、提高幼兒語言教育有效性
語言活動是幼兒學習語言和提高語言能力的主要場所。語言活動的教學重點要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傾聽。小孩子都善于模仿,他們的模仿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剛學會說話的幼兒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模仿的大人的語言。他聽到了,所以就潛移默化的學會了。聽是語言教學的基礎,我們要注重對幼兒“聽”的能力的培養,除了要聽拼音、聽詞語、聽句子、聽簡短的故事之外,還要聽音樂、聽各種聲響。
第二方面,要讓幼兒的語言與思維能力協調發展。語言的表述來自于大腦的思維,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是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因此,語言的教育要滲透著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不妨采用“聽—想—說”的教學模式,用聽來啟迪幼兒的思維,用語言表達心中所想,把聽到的、想到的全部表述出來,逐步提高語言能力。
五、總結
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橋梁,語言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學前兒童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說,語言教學就顯得尤為的重要。而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卻也是教師需要在一線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的。
參考文獻
[1]王海金.如何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技巧[J].基礎教育,2011(9).
[2]管穎超,劉薇.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綜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