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晨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維吾爾語語態是學習維吾爾語的一個難點,是維吾爾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時偏誤的多發地帶。維吾爾語的語態附加成分中,被動語態與自復態屬于比較難掌的一個知識點,兩者的附加成分相似,但是在用法上和在句子中表達的含義是不同的。為了深入了解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學習維吾爾語語態時針對這兩種語態出現的偏誤原因,通過對學習維吾爾語的學生進行容易混淆的被動態與自復態的使用情況調查,統計和分析了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對維吾爾語語態的掌握情況;再次統計歸納出了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學習維吾爾語語態時出現的偏誤類型,分析產生偏誤的原因;最后針對偏誤原因提出避免偏誤的建議。
語態是表示人或事物與各種行為動作之間關系的語法范疇,是動詞以一定的語法形式和手段表示各種語法意義的范疇之一。①到目前為止,許多語法著作給語態所下的定義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認為語態是動詞的一種語法形式,用來表示主語和謂語之間的關系。任何一種富于形態變化的語言中都存在語態范疇。某一種語義關系根據所表達的需要可以選擇不同的語法形式表達出來。
其中被動態與自復態(有些著作稱為自反態,中動態,反身態)在附加成分上相似,但是在句法上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例如:
(一)我打扮了自己。②
(二)路被修了。③
從以上的簡單例子可以看出在動詞不同的語態中,表示的動作與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不一樣的。維吾爾語是形態豐富的語言。在維吾爾語中,語態是動詞的一種語法范疇,是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或結構)表示主體與行為動作之間的各種關系。
(一)動詞的被動態與自復態的對比
1.被動態與自復態的相同點
根據語法表可以看出被動態與自復態詞綴的附加成分是相似的,在維吾爾語里,被動態的構成形式與自復態基本相同。
2.被動態與自復態的區別
在維吾爾語中,雖然動詞的被動態和自復態的詞綴附加形式基本相同,但是,自復態和被動態的意義及用法不同。我們還是可以在意思上和在動作語氣主客體之間的關系把他們區分出來。例如:
(1)你們準備好發言了嘛?(自復態)④
飯準備好了嘛?(被動態)⑤
(2)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復態)⑥
房間的窗戶敞開著。(被動態)⑦
第一組的兩個動詞的后綴詞相同,但是在句意上我們可以區別出來,第一個表示自復態,動作主體發生的動作,最后轉回到了主體自己,動作主體做主語。第二個句子表示被動態,客體承受主體發出的動作,在這里客體做主語。
自復態和被動態在語義上有區別,
①被動態是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自復態則是動作的發出者和承受者。
②自復態在動詞詞干后的綴加是有限的,不能加在所有的及物動詞后面,而被動態可以在所有的及物動詞后綴附加成分
③在句中自復態動詞可以以各種人稱形式出現,而被動態動詞的句子則是以第三人稱出現。
(二)被動態的意義和用法
維吾爾語中,通過動詞的被動態來表達被動關系,是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的其中一種。被動語態表示動作由主語承受,主語是受事者。被動態表示動作不是由主體發出的,而是承受著發出的動作。被動態中,主語和行為動作是被動關系。例如:
在維吾爾語中,只有及物動詞才有被動態。及物動詞成為被動態之后就變成了不及物動詞。
有些句子強調動作的承受者,在維吾爾語中沒有明顯的表達,或者難以找出動作的進行者時,會用到被動態,如:
今天的工作計劃又勝利地完成了。
魯迅的著作已經翻譯成多種語言。
紅旗被戰士插上山頂。
(三)自復態的意義和用法
自復態表示行為動作由主體發出,又返回主體本身。自復態中主體既是行為動作的發起者,又是行為動作的承受者。動詞詞干綴接自復態詞綴后及物動詞就變成不及物動詞。如:
我洗了澡
他經常自夸
另外,有一些自復態動詞沒有反身意義,這種詞綴表示主體自身的運動及其變化,如:
天變陰了
新的一年開始了

(一)產生偏誤的客觀原因
1.不同的語言類型
從語言形態上看,漢語和維吾爾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類型,維吾爾語屬粘著型語言,而漢語是分析型語言。粘著型語言是通過詞的詞綴來表示語法意義,從詞匯的形態變化來體現,而分析型語言的特點是有固定的語序由獨立的語法主次來表示,它是靠虛詞、詞序等手段來表示的。不是通過加詞綴或者單次變化表示的。漢語基本上沒有語法形態,而維吾爾語的形態變化很多,這種語言類型特點的差異就在句子結構上表示出來,造成維吾爾語和漢語不同的組合特征。維語語態的分類和其附加成分的復雜使得母語非維語的學習者在學習維吾爾語語態的過程中造成各種偏誤。
維吾爾語和漢語在類型學上的另一個差異是,維吾爾語的特點是要有顯著的主語語言,漢語則是強調主題顯著。維吾爾語中強調主語顯著性,主語是構成語言的必要成分;而漢語中對于主題顯著性強調,主語可以缺失。
2.母語的負遷移
對于學習維吾爾語的漢族學生而言,維吾爾語是目的語,漢語是母語。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負遷移。這種負遷移出現在語言的各個層面上。比如母語的有無標記就對母語非維語的學習者在學習維語語態的過程中,有著極明顯的影響。學習者在遇到不熟悉或在母語里明顯帶有被歸為哪一類語態句子的字標記時,往往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而選擇與母語形近或類似的語態。比如我們通過調查卷看出,當學生在使用第二種語言過程中,往往會用到母語的表達句法結構使用到第二語言當中。但是由于維吾爾語和漢語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會出現普遍的偏誤。
(二)產生偏誤的主觀原因
1.學生產生偏誤的原因
第一,學生掌握的不牢固。本調查針對學習維吾爾語的學生,在調查中會出現語態掌握的問題,可以通過統計表看出正在學習維吾爾語的學生對被動態和自復態的使用情況有混淆,大多數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學習是從零開始學起,學習初級階段時的艱辛,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學習比較被動;有些同學在學習專業的同時,沒有加強專業知識的訓練,使自己的維語學習掌握的不牢固;
其次是學生才開始對維吾爾語語態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對于新學到的語態知識沒有穩固性掌握。學習者在學習維吾爾語語態的過程中,由于維吾爾語語態的復雜和枯燥,學習者沒有及時的消化所學知識,課后沒有進行定時定量的復習和鞏固,也沒有針對性的對某一種語態進行分析和強化和實際運用,加之學習者長期沒有接觸專項語態學習的過程,造成了學習者在學習維語語態掌握不扎實。
(一)學習中加強實際操練
維吾爾語和漢語都各有特點,學習維語語態時要把握其語法特點,不能用母語的思維方式考慮維吾爾語。應該把握好語言對比知識,學過一段時間,進行漢語與維語對比,總結歸納,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加強記憶,這樣才對維語語法鞏固有著幫助。課下應就自己在維語語態方面的薄弱點多多練習。
(二)加強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
由于維吾爾語的語態過于繁雜,在漢語里無法找到一一對應的概念,因此學習者對母語無標記的都會有意識的回避和畏懼。進一步培養和加強學習者在維吾爾語語態方面的興趣,積極調動他們對維語語態的主動性。學習者在學習維吾爾語語態過程中,應經常對維語語態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有意識的將維語語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歸納到一起。
(三)增加專業課程,進行階段性考試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以及對學生訪問,學生希望能多增設相關專業課程。
合理的安排課程,在語法語態部分,重點突出的講解,有針對有計劃的進行專項訓練。開設的課程能涉及到利用語態語法知識點,在一邊學習過程中,一邊使用,加強語態語法知識點的運用。定時對學生所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階段性測試。通過課程學習,語法知識點的學習,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并且可以及時調整學習方向,正確引導學習方向。
綜上所述,在對母語非維吾爾語學生來說,掌握好語態的運用是很重要的。結合母語非維語的學習者在學習維語語態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從幾個方面給出了一些對策及建議,希望能通過這些對策及建議能減少或避免母語非維吾爾語學習者在學習維語語態過程中產生的偏誤。
本文以分析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在使用現代維吾爾語動詞的被動語態及自復態過程中產生的偏誤為目的,從偏誤分析和對比分析的角度對現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的兩個語態進行了描寫和談討。簡單地說明了現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中被動態和自復態的分類,以及構成方式,最后對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在習得現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過程中產生的偏誤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偏誤給出了一些避免偏誤產生的對策和建議。所以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多加鞏固所學習的知識,邊學邊運用對提高有幫助。
注 釋:
①楊承興,編.現代維吾爾語語法.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1.
②易坤琇,高士杰,著.維吾爾語語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③易坤琇,高士杰,著.維吾爾語語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④易坤琇,高士杰,著.維吾爾語語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⑤史震天,著.語言翻譯文化.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10.
⑥張玉萍,著.漢維語法對比.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12.
⑦易坤琇,高士杰,著.維吾爾語語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⑧易坤琇,高士杰,著.維吾爾語語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⑨楊承興,編.現代維吾爾語語法.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1.
⑩易坤琇,高士杰,著.維吾爾語語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1]劉珉.漢維共時對比語法[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2]易坤琇,高士杰.維吾爾語語法[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3]張玉萍,趙平,李永勝.漢維語法對比[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4]楊承興.現代維吾爾語語法[M].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
[5]史震天.語言翻譯文化[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5.10.
[6]曹春梅.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被動句習得偏誤及原因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
[7]吾買爾江·庫爾班.現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研究[J].
[8]曹春梅.維吾爾語被動語態與漢語被動句對比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