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智
江漢油田教育集團 湖北潛江 433121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心靈的自由參與,需要思想的碰撞,需要智慧的平等交流,需要情感的積極投注。生本教學正是符合學生的這一認知規律下提出的,它針對積弊,鮮明地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教師既可以少教,學生又可以多學。通過轉換教師角色,讓教學進度服從教學效果,注重課堂上讓學生有所得。課后反思及時進行,加強了教學經驗總結,從而提高了師生的能力,促進了課堂的有效性。這無疑給沉悶的語文課堂送來一縷陽光,直入了學生的心間。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于同一個文本,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情感體驗,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筆者在閱讀教學中嘗試組織積極有效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讀中想,想中讀,反復吟誦,要在眼前能呈現出文字所表達的具體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內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畫面,與同伴分享。這樣,朗讀時才能有感情,才能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之中。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在合作誦讀中,學生在組內邊歡快地吟誦,邊在腦中想象著一幅幅美景圖,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了課文當中,仿佛身臨其境。讓學生置身于情中,從而使這課堂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學生自讀后,在匯報自學效果的基礎上,教師激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大膽提出質疑,積極地思考探究。經過反復思考難以解決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合作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記得筆者上《五柳先生傳》時,把課堂還給學生,創設自由、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引導學生去質疑問難,呵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滿懷信心地發現問題。
通過實踐,證明了在閱讀教學中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構建陽光課堂,使學生在不斷的發現、解決質疑的喜悅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掌握方法。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是豐富想象的活素材。只有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聯系起來,啟發學生去觀察、思考、想象,才能培養學生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時,帶領同學們一起上了一堂室外課,同學們表現出了異常的興趣和熱情。我們一起來到郊外的一座古橋,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測量橋的各個部位,記下測量數據,一邊記下橋的形狀姿態。有時,同學們為找到一個合適的測量方法而各抒己見;有時,同學們為用什么詞語更好爭論不休……結果,這堂課的效果遠遠超出了課前的預想,也排除了老師課前的預想,也排除了老師課前的種種擔憂。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可見,閱讀教學必須重視閱讀實踐,要以讀為本。以讀為本,必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要充分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去讀書。讀是悟的基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對文本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在合作交流中,指導學生邊讀邊思,在閱讀中不斷思考,在閱讀中逐漸感悟。當學生的表達方式或內容有誤時,教師可以適時地點撥和啟發。
我們不必為學生讀書過雜而擔心,而要為他們自由漫步書林而創造條件,廣泛涉獵,是許多學有所成的人的成功經驗。只有給學生以自主閱讀的時空,合作分享的環境,才能構建陽光課堂,才能讓他們熱愛讀書、熱愛語文。
《課標》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因此,在教學實際中如何把握,如何正確理解、誠心地接受有效地實施則是擺在一位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個實實在在的課題。
筆者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中,首先,有意識地結合本地實際,自主開發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主題,豐富我們的語文課程資源。其次,應始終注重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自主意識,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尤其大力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學習活動和學習方式,使學生充分體驗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使綜合性學習活動充滿趣味與張力。最后,注重總結、交流、分享。每次主題學習的過程結束不能將成果放置一邊或束之高閣,還要總結交流、分享體會和成果。每個學生都要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收獲或存在的問題。同學之間可以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相互學習,互通有無。大家將學習成果以各種形式共同展示出來互相分享。構建陽光課堂,在合作分享中,學生學會理解的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學會敢于申辯、善于申辯。
走進生本教學,大膽嘗試,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舞臺還給學生,培養和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為教學提供了源頭活水,于是打造出一堂堂鮮活而成功的陽光課堂范例。
蘇格拉底有一句經典的教育語錄:“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要讓它發光。”充滿靈動感的課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光源”,使學生激情不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力求使陽光課堂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