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莉
徽商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 230000
英語作為公共基礎課,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滿足崗位的需要,提升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力。因此,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在教學中尤為重要,但目前,公共英語教學的發展還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何才能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一個長期研究的問題。本文就當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以賽促學理念下探討如何構建高職英語教學融合專業課程模式。
國內職業教育較之國外發展較慢,許多教師對于“職業教育”缺乏準確理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有偏差,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忽略了“實用”的關鍵環節,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目標是應付考試,而不是實際操作。二是,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高職英語教學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適應老師和教材。不研究學生和其所學專業,對所授內容一刀切,往往導致基礎好的學生覺得簡單枯燥,基礎差的學生厭學,無法激發學生持久學習動力。
近年來,職業技能競賽在全國范圍的中職高職院校中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這是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一大舉措。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參與賽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水平,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改變了之前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兩條線,逐漸產生了更多的交集,融合度更高。以賽促教理念下,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科學方式,如學生參與技能大賽及其優秀表現均折合成相應的學科成績。
以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為例,該專業是我院重點發展的一個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從事在專業報關行、國際貨運代理、船舶代理企業和大中型進出口企業從事進出口貨物的報關及相關事務。近年來,報關單數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報關從業人員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該專業人才的培養受到高度重視,其發展是我院高職英語與專業課融合模式成功的典范,成果顯著:《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報關與國際貨運教學團隊》均先后獲得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資助;在教學團隊的指導下,參賽隊伍于2017年和2018年在國際報關技能大賽中先后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在以賽促教理念指引下,英語教學與報關專業課融合應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
1.明確教學培養目標。要明確我們培養的人才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掌握國際貿易單證繕制、報關報檢及貨運所需的系統基礎知識和具備國際貿易結匯、貨物進出口報關報檢及貨運代理所需的系統動手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突出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實用性。教師要準確認識到不同專業對于學生英語能力運用和掌握的方向的不同,以此為出發點,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計劃。比如利用技能大賽為載體,對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進行訓練,進一步筑牢基礎,突出實用型,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專業基礎知識與實際運用能力相結合,突出英語學科的實踐性、專業性、可操作性。
3.借助外力提高專業素養。可以借助學生社團,來打造“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實踐平臺。全國國際報關技能大賽對英語口語要求較高,選拔和培養英語口語和專業技能強的學生,要全面、大力支持學生社團開展各項英語活動,讓每個比賽都很有趣,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而且培養出口語和專業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
英語教學只有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實現與社會發展和人的需求相適應。高職英語與專業內容相互結合是必經之路。高職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拓展思路,開拓創新,勇于改革,以學生學業為本,突出職業能力導向,不斷創新英語與專業結合的模式,促進高職英語教學上臺階,為經濟社會發展打牢基礎。